甘薯長喙殼菌

甘薯長喙殼菌又稱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疤病,屬於長喙殼科,病薯病苗是傳播的主要途徑,帶菌土壤、肥料、流水、農具及鼠類、昆蟲等都可傳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甘薯長喙殼菌
  • 拉丁學名: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
  • 別稱: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疤病
  • :植物界
  • :真菌門
  • 亞門:子囊菌亞門
  • :核菌綱
  • :球殼目
  • :長喙殼科
  • :長喙殼屬
基本信息,為害特點,形態特徵,生物學特徵,控制方法,

基本信息

記錄號:IO00016;
英文名:Sweet potato black rot;
拉丁學名: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
原產地:1890年首先發現於美國;
入侵情況:於1937年傳入我國遼寧省,中國各甘薯產區均受威脅。
病菌解釋圖病菌解釋圖

為害特點

是甘薯的主要病害,從育苗期、大田生長期以及收穫貯藏期都能發生,引起死苗、爛床、爛窖,損失嚴重,嚴重時可使窖藏種薯的損失高達60%~70%。該病菌危害薯苗、薯塊,以薯塊受害嚴重。薯塊發病產生圓形或近圓形的黑褐色病斑,病部中央稍凹陷,病界分明,輪廓明顯。
上生灰色霉層,在濕度適宜時,病部長出黑色的刺毛狀物。病菌侵入薯肉的下層,使薯肉變為墨綠色。薯苗發病,一般在幼苗基部白嫩部分產生梭形或長圓形的黑色病斑。嚴重時種薯和幼莖部變黑腐爛,造成爛床死苗,濕度大時,發病部位長出黑色刺毛狀物。病苗插入大田後,葉片往往發黃脫落 生育期或貯藏期均可能發生,主要侵害薯苗、薯塊,不為害綠色部位。薯苗染病,莖基白色部位產生黑色近圓形稍凹陷斑,後莖腐爛,植株枯死,病部產生煤層。
薯塊染病,初呈黑色小圓斑,擴大後呈不規則形輪廓明顯略凹陷的黑綠色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狀物,後生黑色刺毛狀物,病薯具苦味,貯藏期可繼續蔓延,造成爛窖。

形態特徵

菌絲體初無色透明,老熟後深褐色或黑褐色,寄生於寄主細胞間或偶有分枝伸入細胞內。直徑3~5μm。分生孢子梗由菌絲頂端或側枝上形成,鞘狀,內生分生孢子,成熟後孢子由分生孢子鞘內依次推出,又稱內生孢子。無性繁殖產生內生分生孢子和內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無色,單胞,圓筒形或棍棒形,大小為(9.3~50.6)μm×(2.8~5.6)μm。孢子可隨時萌發生出芽管,芽管頂端再串生次生內生孢子,可連續產生2~3次,然後生成菌絲,也可在萌發後形成內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暗褐色,球形或橢圓形,具厚壁,大小為(10.3~18.9)μm×(6.7~10.3)μm;大量產生於病薯皮下,有較強的抵抗逆境的能力,需經一段時間休眠後才可萌發。有性生殖產生子囊殼,子囊殼呈長頸燒瓶狀,基部球形,直徑105~140μm;頸部極長,稱殼喙,長度為350~800μm.子囊梨形或卵圓形,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壁薄,成熟後自溶,子囊孢子散生在子囊殼內,潮濕時,子囊殼吸水產生膨壓,將子囊孢子排出孔口,聚集成黃白色蠟狀物。子囊孢子無色,單胞,鋼盔形,(5.6~7.9)μm×(3.4~5.6)μm。子囊孢子形成不經休眠即可萌發,在病害的傳播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學特徵

菌絲生長最適溫度為23.0℃~28.5℃,最高34.5℃~36℃,最低9℃~10℃。菌絲及三種孢子的致死溫度為51℃~53℃。菌絲在pH值3.7~9.2之間均可以生長,最適pH為6.6。分生孢子抗逆力較差,成活時間短,子囊孢子及厚壁孢子對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自然情況下,土壤表層的病菌經一年後仍可以存活,而埋在土層7~8cm處的病菌卻能存活34個月。
主要以卵孢子的形式存活於土壤中的作物殘體內,在春季卵孢子萌發,主要是形成孢子囊。漫灌和大雨後孢子囊釋放出孢囊孢子。孢囊孢子在土壤的水中移動,被寄主的根圍所吸附,萌發且不形成附著胞直接侵入根部。遊動孢子遊動緩慢,從運動到形成休眠孢子可持續數天,休眠孢子萌發直接產生芽管,當接觸固體表面時芽管腫大形成附著孢,不久從附著孢長出菌絲。休眠孢子有時萌發再形成遊動孢子,留下休眠孢子膜。有時少數孢囊在頂端形成芽管。在幼苗期毛根被破壞並且整個植株可能致死。較老的植株受害較慢,病菌從根尖擴展到莖到低的枝條。

控制方法

1 、建立無病留種地,培育無病種苗,杜絕染病秧苗向大田轉移。嚴格要求土壤、糞肥、灌水不帶菌;精選種薯並消毒;高溫育苗、高溫剪苗、藥劑浸苗。有報導表明,以浸薯入窖為最佳施藥方法,且防治甘薯黑斑病以國光牌甘薯保鮮劑的效果最好,托布津次之,也可採用複合殺蟲劑,即多菌靈+甲基托布津。選用抗病良種。
2、加強栽培管理。重病區實行水旱輪作和旱地3年以上輪作。合理施肥用水,防止薯塊開裂。適時收穫,精收細挖。甘薯是喜溫作物,因此要在霜凍到來之前收完。一般在立冬前後掌握在12℃~13℃挖薯為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