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屬

甘草屬

甘草屬(學名:Glycyrrhiza Linn.)是蝶形花科下的一個屬,為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常有刺毛狀或鱗片狀腺體;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多數,稀3-5片,全緣或有微齒,無小托葉;花組成腋生的總狀花序穗狀花序萼片近相等或上面2枚較短且基部合生;旗瓣狹卵形或長圓形,直,龍骨瓣急尖或鈍頭;雄蕊 10,二體(9+1),藥室於頂端聯合,花葯不等大,其中有5枚較小;子房無柄,有胚珠2至多顆,花柱絲狀或稍粗,先端內彎;莢果卵形、長圓形或線形,腫脹或扁平,不開裂或遲2瓣裂,果瓣有刺毛狀腺體或小疣狀凸起,稀平滑。甘草屬共有30種。中國有6種,產西南、西北至東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甘草屬
  • 拉丁學名:Glycyrrhiza Lin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豆目
  • 蝶形花科
  • :甘草屬
  • :30種
  • 分布區域: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 命名者及年代:Linn. , 1754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該屬物種,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甘草屬主要是: 花菩5裂 , 上2齒比下3齒短 ; 花葯大小不等 ( 5 大 5 小 ) , 藥室頂端聯合, 花絲長短不一; 地上部分不同程度的被有腺體、腺毛、剛毛、纖毛、粘膠狀物或沈狀凸起; 多種地下部的根及根莖味甜。需要補充的特徵 : 有的莢果為念珠狀, 胚珠1一1.1枚。根和根莖味甜者含甘草甜素 ( 又稱甘草酸 ) , 味不甜者有的種含 甘草次酸或甘草次酸類化合物, 有的種 以上物質均不含。
多年生草本,根和根狀莖極發達,部分種類含甘草甜素 (Glycyrrhizin)。莖直立,多分枝。基部常木質,全體被鱗片狀腺點或刺狀腺體。葉為奇數羽狀複葉托葉2枚,分離,早落或宿存;小葉 (3) 5-17枚,全緣或具刺毛狀的細齒。總狀花序腋生;苞片早落;花萼鐘狀或筒狀,膨脹或否,基部偏斜,萼齒5枚,上部的2齒部分連合;花冠白色、黃色、紫色、紫紅色、旗瓣具短爪,翼瓣短於旗瓣,龍骨瓣連合;雄蕊 (9+1) 二體,花絲長短交錯,花葯2型,藥室頂端連合;子房1室,無柄;含2-10個胚珠莢果圓形,卵圓形、矩圓形至線形,少有念珠狀,直或彎曲呈鐮刀狀至環狀,扁或膨脹,被鱗片狀腺點、刺毛狀腺體、瘤狀突起或硬刺,極少光滑,不裂或成熟後開裂。種子腎形。

分布範圍

甘草屬約20種,分布遍全球各大洲,以歐亞大陸為多,又以亞洲中部的分布最為集中。中國有8種,主要分布於黃河流域以北各省區,個別種見於雲南西北部。

該屬物種

甘草
甘草屬
脹果甘草

栽培技術

甘草為豆科植物,主要類型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脹果甘草,以乾燥根及根狀莖入藥,生藥稱甘草。它具有補脾益氣、止咳祛痰、清熱解毒、緩急定痛和調和藥性之功效。現將甘草的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土壤選擇甘草是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發達,入土深,宜旱作,耐鹽鹼,強陽性,喜鈣,怕澇,生命力很強。栽培甘草應選擇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條件良好,土層厚度大於2米,內無板結層,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質土壤較好。翻地最好是秋翻,若來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須保證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則會影響全苗壯苗
2、品種選用及種子處理良種是奪取甘草高產的內在因素。在我縣一般選用烏拉爾甘草和脹果甘草為當家品種。採用種子做播種材料者,播前種子用電動碾米機進行碾磨,或將種子稱重置於陶瓷罐內,按1千克種子加80%的濃硫酸30毫升進行拌種,用光滑木棒反覆攪拌,在20℃溫度下經過7小時的悶種,然後用清水多次沖洗後晾乾備用,發芽率可達90%以上。
3、播種甘草在春、夏、秋三個季節均可播種,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種為最好,此時氣溫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較長的生長期。播前施用優質農家肥每畝4000千克、磷二銨每畝35千克做基肥,若用種子播種,播種方法可採用條播或穴播較好,播種量每畝2-2.50千克,行距30-40厘米,株距15厘米,播深2.50-3厘米,每穴3-5粒,播後覆土耙耱保墒。
4、田間管理
4.1施肥: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發前追施磷二銨每畝25千克。並開溝施於行側10厘米深處,溝深15厘米,施肥後覆土。
4.2灌水:播種當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畝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後1個月左右進行,以後每隔1個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漸減少灌水次數。
4.3間苗:當甘草秧苗長到15厘米高時可進行間苗,株距15厘米,每畝保苗約2萬株左右。
4.4中耕除草:播種當年一般中耕3-4次,以後可適當減少中耕次數,結合中耕主要消滅菟絲子等田間雜草。
4.5病蟲害防治:我縣的甘草病蟲害主要有鏽病、白粉病、紅蜘蛛等。對於鏽病,可用石硫合劑進行防治;對於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進行防治;對於紅蜘蛛,可用樂果進行防治。
4.6採種:若採用人工栽培時必須年年採種,在開花結莢期摘除靠近分枝梢部的花與果,即可獲得大而飽滿的種子。採種應在莢果內種子由青變褐時,即進行定漿中期最好,此時種子硬實率低,處理簡單,出苗率高。採種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播種後影響種子的發芽率,造成缺苗斷壟,導致產量低下,經濟效益欠佳。
5、收穫
甘草一般生長4-6年收穫經濟效益比較好。收穫前可先割去莖葉,沿行兩側進行深挖,待根莖露出地面40餘厘米後,用力拔出,拔出的根莖要切去蘆頭、根尾、側根,直立根莖稱為“棒草”,橫生根莖稱為“條草”,側生根莖稱為“毛草”。“棒草”再分級、分等,長短理順後。捆成小捆,晾至半乾再捆成大捆,待風乾後上市銷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