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1963年至1968年為甘肅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1968年至1983年恢復原稱,1983年12月更名為甘肅省文物工作隊。1986年3月,經省委、省政府批准,更名為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縣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2007年1月起加掛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牌子。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文物法律法規,執行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文物調查、保護、發掘、研究和宣傳等工作任務,同時對各市、州、縣文物考古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全省唯一具有團體領隊資格的考古發掘單位,內設簡牘保護中心、行政辦公室、基本建設項目辦公室、史前研究室、歷史研究室、技術保護室、圖書資料室和監控室。核定編制53名,現有正式在職職工52人,其中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17人,初級職稱17人,具有考古發掘領隊資格的領隊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成立時間:1952年
  • 地點甘肅省
  • 類型:研究所
團隊成員,研究所歷史,藏品情況,組織架構,

團隊成員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是全省唯一具有團體領隊資格的考古發掘單位。是甘肅文博系統9個事業單位之一。下設行政辦公室、基本建設項目辦公室、史前研究室、歷史研究室、簡牘研究室、圖書資料室6個科室。核定編制45人,現有在冊職工43人,80?為大專以上文博、考古專業人員,現有研究員3人、副研究員8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11人,行政管理及工勤人員10人,全所有10人取得了考古發掘領隊資格。退休職工12人。職工年齡結構呈年輕化趨勢,平均年齡為35.6歲。

研究所歷史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年至2005年7月辦公地點在甘肅省博物館院內,2005年7月19日搬遷到蘭州市城關區和平路165號,占地面計11.785畝,建築面積7838平方米。與2007年成立的甘肅省簡牘保護與研究中心合署辦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以來,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嚴格履行對全省不可移動文物進行調查、發掘、搶救、研究、保護和對市州縣文博部門的文保工作幫助指導的職責。曾完成劉家峽水庫、蘭新鐵路、寶中鐵路、等建設工程前的文物保護調查和西峰北石窟、武山水簾洞石窟的調查。對秦安大地灣遺址、敦煌馬圈灣遺址、天水放馬灘遺址、敦煌懸泉置遺址、武威白塔寺遺址、靈台百草坡西周墓群、崇信於家灣先周墓群、敦煌祁家灣墓群、敦煌佛爺廟灣墓群、安西旱湖垴墓葬群和窯址、武山西旱坪墓葬、禮縣大堡子山、圓頂山秦公墓及貴族墓地、河西疏勒河流域漢晉墓群、玉門花海畢家灘晉墓群等重大遺址和墓葬的發掘,以及對省內漢長城烽燧的調查工作,其中懸泉置遺址的發掘曾被評為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和八五期間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此外,還在國家和我省的公路、鐵路、水利、機場、西氣東輸等基建工程項目中,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工作。
莫高窟莫高窟

藏品情況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年來除結合田野考古發掘工作,展開了對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秦、漢簡牘和長城以及佛教考古的研究。至今已發表出版考古發掘報告和有關研究論著等30多部,有數百篇論文等在全國及省內外報刊發表。研究所現藏有價值35萬多元的圖書15萬多冊,共有文物藏品63131件,其中一級品921件(組),二級品3520件(組),三級品28056件(組),一般文物30634件。

組織架構

●領導班子分工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現領導班子成員3人,分工如下:
副所長:陳國科同志主持全面工作,主管辦公室、歷史研究室。主要分管人事、職稱、財務、制度建設及相關的學科、課題的管理與研究。
書 記、副所長:楊喜林同志分管黨務工作,協助所長管理內部事務工作。主要職責:黨員發展及教育、紀檢工作、共青婦工作、政治理論學習、職工培訓、安全工作。
副所長、支 委:張德芳同志分管簡牘研究室、技術資料室。主要職責:簡牘學的整理與研究、相關學科的建立與管理、考古發掘資料管理、文物庫房管理、技術資料室管理、簡牘研究中心的籌建。
科室及負責人:
●行政辦公室
主 任:潘玉靈
●基本建設項目辦公室:
主 任:岳曉東 副研究員
●史前研究室
主 任:謝炎 副研究員
●歷史研究室
主 任:趙雪野 副研究員
副主任:毛瑞林 副研究員
●圖書資料室
副主任:魏美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