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泗淇

甘泗淇

甘泗淇(1903年—1964年),原名姜鳳威,別名姜炳坤。湖南省寧鄉縣十都月山楠竹山(今黃材鎮八渡水村)人。中國人民的革命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歷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八路軍一二零師、晉綏軍區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

抗美援朝中,他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結合志願軍實際,對政治工作中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作認真的探討。其中關於政治工作要“鑽進去,冒出來”等重要論述,對全軍政治工作具有指導作用。志願軍回國後,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並被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4年2月,甘泗淇病逝於北京,終年6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泗淇
  • 外文名:Gan Siqi
  • 別名:姜鳳威,姜炳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寧鄉縣溈山區南竹山村
  • 出生日期:1904年12月21日
  • 逝世日期:1964年2月5日
  • 職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
  • 畢業院校:長沙長郡中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 軍銜:上將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之後,榮譽成就,人物軼事,夫妻將星,政績卓著,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04年12月21日生於湖南省寧鄉縣溈山區南竹山村。幼年在家鄉國小讀書。
甘泗淇甘泗淇
1924年在寧鄉雲山中學畢業後,考入長沙的湖南師專(後改為湖南大學)讀書。其間參加過反帝反封建的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春,甘泗淇赴蘇聯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後改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

土地革命

1930年回國後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秘書處搞文字翻譯工作。
甘泗淇甘泗淇
1931年,甘泗淇離開上海到湘贛蘇區,擔任中共湘贛省委宣傳部部長。同年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獨立一師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對入侵蘇區的國民黨公秉藩師的反擊,接著,又轉戰贛南,接連打了一些勝仗,擴大了部隊。
1932年,甘泗淇任湘贛軍區政治委員兼湘贛省委宣傳部部長。當時的湘贛省委,被王明“左”領導指責為“右傾機會主義”,並無端逮捕不執行“左”傾路線的領導,甘泗淇堅決抵制。
1933年,因拒絕揭發王首道、張啟龍所謂“右傾錯誤”,被指責為肅清AB團不積極,撤銷了在紅軍中的職務,調到地方任湘贛省委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部長兼國民經濟部部長。
1933年下半年,甘泗淇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政治部主任。
1934年8月,任紅六軍團十八師政治委員,率部從湘贛根據地出發,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征。10月,調任第二軍團政治部主任。在困難處境中,他努力搞好部隊的思想教育,加強黨團組織建設,健全政治工作制度,消除王明“左”傾錯誤路線造成的影響。
1936年初,甘泗淇任第二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7月任政治部主任。在此期間,甘泗淇和賀龍關向應一起,參加創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打破了國民黨軍對根據地的圍剿,參與指揮了反“圍剿”的主要戰鬥。紅二、六軍團長徵到達甘孜後,甘泗淇在軍委分會的領導下,同張國燾反黨反中央的罪行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積極找幹部談話,教育大家提高警惕,站穩立場,並組織幹部收繳張國燾散發的反黨反中央的小冊子,同時又為加強紅二方面軍的政治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抗日戰爭

1937年9月,第一二0師東渡黃河,開闢晉綏敵後抗日根據地。為適應部隊不斷發展壯大的新形勢,甘泗淇積極組織舉辦各級教導隊,培養了大批新幹部。
1940年,甘泗淇調任晉綏軍區政治部主任,並任晉綏軍區黨委委員、中共晉綏分局黨委委員。
1942年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副主任,後為主任。甘泗淇協助賀龍、關向應組織指揮了百團大戰,並和部隊一起在駐地南泥灣地區,開展大生產運動。從1941年開始,在日本侵略者的“掃蕩”、“蠶食”和“治安強化運動”的緊逼下,晉西北抗日根據地進入極端困難時期。甘泗淇積極配合賀龍、關向應,貫徹執行中共中央提出的精兵簡政政策,精簡編制,調整機關,同時,開展了整風、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在此期間,甘泗淇做了大量的具體的工作。

解放戰爭

1945年8月,晉綏軍區向日偽軍展開大反攻。甘泗淇協助賀龍、李井泉指揮部隊,經連續作戰,收復了離石、中陽、文水、交城、陶林、武川等許多城鎮,鞏固和發展了晉綏抗日根據地,並協同晉察冀軍區部隊開闢恆山區,加強平西區,鞏固冀中區
甘泗淇甘泗淇
1946年甘泗淇重新擔任晉綏軍區政治部主任。
1947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兼前委委員。當時,由於部隊整編,人員變化較大,尤其補進大批解放戰士。1947年,部隊第二次攻打榆林未克,不少幹部有怨氣。面對這些問題,甘泗淇作了大量工作。這時,第一縱隊的三五八旅創造了“訴苦三查”的經驗,立即引起甘泗淇的重視。他在彭德懷的支持下,很快推廣到各縱隊。1947年冬至1948年春,西北野戰軍開展了以“訴苦”(訴舊社會和反動派所給予勞動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階級、查工作、查鬥志)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民眾性大練兵,對提高部隊的政治覺悟和戰術、技術水平起了重大作用。
1948年春,西北野戰軍在宜川西南瓦子街戰役中一舉殲滅胡宗南部隊近3萬人。作戰部隊打得頑強,特別是經過新式整軍的部隊更是英勇作戰,戰績卓著,毛澤東聽到瓦子街大捷的訊息後,當即以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名義,發表了《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讚揚西北野戰軍新式整軍搞得好,並要求在全軍推廣。1948年下半年,甘泗淇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
1949年2月,西北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參加指揮了扶眉、蘭州、寧夏、河西等戰役。

建國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甘泗淇任西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協助彭德懷指揮部隊征戰大西北,先後解放了西北5省,之後,即轉入清剿殘匪,屯墾戍邊,一部分兵力參加了進軍西藏。
甘泗淇甘泗淇
1951年8月,甘泗淇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為部隊政治工作在保證部隊英勇作戰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績。
1952年6月,他組織召開了第一屆志願軍政治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當前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務。同年12月,甘泗淇從朝鮮回國,出席全軍參謀長、主任聯席會議。會上,他從總結志願軍政治工作經驗入手,探討了政治工作中帶有根本性的幾個問題,受到與會者的重視。
1953年,甘泗淇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6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1959年,彭德懷被批判後,由於甘泗淇和彭德懷在一起工作的時間比較長,而且配合得很好,為此遭到林彪的打擊,被戴上右傾的帽子。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任勞任怨,積極工作。
1964年2月5日,甘泗淇在辦公室工作時,被猝然暴發的心臟病奪去了生命。終年60歲。

榮譽成就

1949年11月任第一野戰軍暨西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協助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習仲勛,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清剿土匪的指示精神和實行“軍事打擊、政治瓦解、發動民眾三者相結合”的方針,組織指揮部隊肅清了西北境內的匪患,同時參與組織邊防軍保衛西北邊防,並派出大批幹部、戰士協助地方政府積極參加各項建設工作。
甘泗淇甘泗淇
1951年8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與組織指揮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和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
1953年回國後,任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曾總結志願軍政治工作經驗,對於政治工作既起領導作用又起保證作用、政治工作與軍事業務相結合、政治工作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對指導全軍政治工作起了積極作用。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1955年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人物軼事

夫妻將星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在首次授銜的將帥中,有一對夫妻特別引人注目,他們是甘泗淇上將和李貞少將。“夫妻將星”令人稱道,而他們在長征路上生死與共、相濡以沫的傳奇故事,更令人感動。
1934年11月的一天,風塵僕僕的李貞剛從外面回到家中,陳琮英就跟了進來。陳琮英任弼時的愛人,和李貞是老相識。李貞一邊請陳琮英坐下,一邊忙著倒水。談了一會兒工作,陳琮英突然話鋒一轉:“妹妹,瞧你一個人怪孤單的,我給你介紹個人怎么樣?”
“誰?”李貞好奇地問。“甘主任,你認識的!”陳琮英微笑著說。
“他?甘泗淇?”李貞感到有些意外。
對於甘泗淇,李貞非但認識,還很熟悉。1930年前後,甘泗淇任湘贛省委宣傳部長期間,她恰好也調到湘贛省委工作。李貞對甘泗淇印象一直很好,認為他是一位心胸開闊、平易近人、有知識有才華的戰將,但要和他談婚論嫁,自己卻從來都沒想過。
“恐怕不行吧。”李貞低著頭,一下子沒了剛才談論工作時的興奮勁兒:“人家是到蘇聯留過學的,我卻是個童養媳出身的人,沒文化,不般配。”
“那有什麼,我當年不也是個童養媳?再說了,他文化高,你文化低,正好可以幫你嘛!”陳琮英說得很認真。進而她又透露說:“我聽弼時講,甘主任對你印象不錯,說你潑辣能幹,作風紮實,是個了不起的女同志。”
聽到甘泗淇對自己有如此評價,李貞感到非常欣慰,臉也不由自主地紅了。
1935年元旦,由任弼時主婚,李貞和甘泗淇舉行了簡樸而又熱烈的結婚儀式。
1935年11月,紅二、紅六軍團共1.8萬餘人,從桑植出發開始長征。1936年7月,他們在甘孜合編為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此時,甘泗淇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李貞任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並已懷有數月的身孕。
長征途中,兩個人常常把自己的騾馬讓給小戰士騎。遇到有的小戰士患病,他們總是不惜把自己也少得可憐的糧食拿出來救急,而他們則靠吃野菜和草根充飢。兩個人的宿營帳篷也幾乎成了劉月生、羅洪標、顏金生等小紅軍的專用帳篷。等他們睡著了,李貞就給他們縫補破舊的衣服。每當看到燈光里穿針引線的妻子,甘泗淇都會油然升起一股敬意,同時也不免有些擔心尚在她腹中的孩子。他多么希望妻子能多補充些營養,多休息一會兒。7月中旬,部隊進入茫茫草地,不幸的厄運降臨到他們頭上。由於草地氣候惡劣,沒有淨水,也沒有給養,他們又終日在遍布陷阱的泥潭沼澤跋涉,過度勞累,加之營養不良,懷孕7個月的李貞早產了。沒有充飢之糧,李貞又缺少奶水,孩子餓得哇哇直哭。熱心的戰友們送來了破衣服作尿布,送來了他們自己也捨不得吃的青稞面作營養品,但這畢竟非常有限,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還沒走出草地,這個可憐的小生命便夭折了。
甘泗淇甘泗淇
孩子夭折,產後虛脫,疾患侵襲,重重打擊,使李貞倒下了,她常常昏迷不醒。甘泗淇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她不能喝冷水,他就把水壺揣在懷裡焐熱;她不能騎騾馬,他就背著她走。同志們做了副擔架,才使甘泗淇從背上放下李貞來。但甘泗淇堅持自己抬擔架的一頭,以儘可能減少其他同志的負擔。
看著丈夫抬著擔架小心翼翼、步履維艱的樣子,李貞的視線模糊了。她對甘泗淇說:“泗淇,你那么喜歡孩子,可,泗淇,我對不起你”
甘泗淇知道現在是李貞最為脆弱的時候,她只有多保存一點體力,才會多一分安全走出草地的可能。他連忙制止住妻子:“小貞,你不要難過。我們還年輕,以後會有孩子的。”解放以後,有些老同志每每憶及此事,都感到惋惜。
長征勝利後,賀龍稱讚甘泗淇、李貞夫婦,說他們是“兩個模範幹部,一對革命夫妻”。這對革命夫妻,一生沒有一個親生子女,但他們卻收養了20多位烈士的遺孤,李貞,湖南省瀏陽縣人,1908年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9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攻克瀏陽,李貞立即參加了瀏東遊擊隊。抗日戰爭時期,李貞擔任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以後歷任120師教導團組織科科長、師直屬政治處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晉綏軍區政治部秘書長、西北野戰軍政治部直屬政治部主任、西北軍區政治部秘書長。1951年,李貞與丈夫甘泗淇將軍並肩入朝作戰,任志願軍政治部秘書長。
1955年9月,周恩來親自把上將軍銜授予甘泗淇,把少將軍銜授予李貞。周總理握著李貞的手,親切地說道:“祝賀你啊,李貞同志,你是我們中國第一位女將軍!”1964年2月5日,60歲剛過的甘泗淇便因積勞成疾,不幸離開了人世,離開了相濡以沫30餘年的妻子,離開了他們共同撫養的20多個烈士遺孤。1990年3月11日,李貞因病在北京逝世,人類歷史上難得的“雙子將星”的另一半也隕落了……

政績卓著

長徵到達甘孜時,張國燾採取分化、拉攏、威逼等卑劣手段,企圖壓服紅二方面軍。他對張國燾的反黨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的鬥爭,找幹部談話,教育大家提高警覺,站穩革命立場,還組織收繳張國燾散發的反黨反中央的小冊子。長征途中,不僅自己吃苦耐勞、衝鋒陷陣、處處做表率,而且注重部隊的政治工作,採取各種形式開展宣傳鼓動工作,同時注意培養和發展新黨員,使黨員人數在紅軍不斷減員的情況下保持占全軍人數30%的比例。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一二O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晉綏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毛澤東的建軍思想,在師部開辦教導團,各旅、團及支隊開辦教學營,有計畫有步驟地培訓骨幹,使不少新參軍的工農戰士和青年學生很快成長起來。抗戰勝利後,歷任晉綏野戰軍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等職。轉戰於華北、西北各地。1947年8月第二次榆林戰役失利,不少幹部怨聲載道,他及時發現第一縱隊三五八旅創造的“訴苦三查”民眾性整軍經驗,在前委及彭德懷的支持下,迅速推廣到全軍各縱隊,掀起民眾性的政治整軍熱潮。大大提高了全軍官兵的政治素質和戰鬥力,在宜川瓦子街戰役中,一舉殲滅國民黨胡宗南部3萬人,受到毛澤東的高度讚許。
甘泗淇甘泗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0年韓戰爆發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明確提出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務,應放在克服官僚主義、提高部隊的生活、千方百計的保證部隊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提高等方面,特別要關心那些冒著槍林彈雨晝夜同敵人戰鬥的前沿部隊。所主持的部隊政治工作,對保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起了很大作用。從朝鮮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認真總結抗美援朝戰爭的政治工作經驗,提出政治工作是領導又是保證,政治工作必須和軍事業務相結合,政治工作者必須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等一些帶根本性的原則,對全軍政治工作的健康發展起了重要指導作用。

人物評價

甘泗淇是個忠誠的同志,善於團結同志。(任弼時)
甘泗淇軍旅一生,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他從年輕時代開始,就把自己的命運與革命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和軍隊高級將領。(湖南日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