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賦

《甘泉賦》是漢代文學家揚雄創作的一篇賦,是漢代宮殿賦的代表作之一,始見於《漢書·揚雄傳》,後被《文選》收錄。此賦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詳細地描述了漢成帝郊祀甘泉泰畤的全部過程,把天子郊祀的盛況鋪張得恍若遨遊仙境,並頌揚劉氏王朝地久天長,同時貫串著諷諫之意。全賦選擇具有特徵性的物象,運用以虛概實的手法,鋪陳誇張,想像豐富,氣魄宏偉,文辭流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甘泉賦
  • 創作年代西漢
  • 作品體裁:賦
  • 作者:揚雄
  • 作品出處:《漢書
  • 作品題材:宮殿賦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甘泉賦
孝成帝時1,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2,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陰后土3,以求繼嗣4,召雄待詔承明之庭5。正月,從上甘泉還,奏甘泉賦以風6。其辭曰:
惟漢十世7,將郊上玄8,定泰畤9,雍神休10,尊明號11,同符三皇12,錄功五帝13,恤胤錫羨14,拓跡開統15。於是乃命群僚,歷吉日16,協靈辰17,星陳而天行18。詔招搖與太陰兮,伏鉤陳使當兵19。屬堪輿以壁壘兮,捎夔魖而抶獝狂20。八神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軍裝21。蚩尤之倫帶干將而秉玉戚兮22,飛蒙茸而走陸梁23。齊緫緫以撙撙,其相膠轕兮,猋駭雲迅,奮以方攘24。駢羅列布,鱗以雜沓兮,柴虒參差,魚頡而鳥䀪25。翕赫曶霍,霧集而蒙合兮,半散昭爛,粲以成章26
於是乘輿乃登夫鳳皇兮而翳華芝,駟蒼螭兮六素虬,蠖略蕤綏,漓虖幓纚27。帥爾陰閉,霅然陽開28。騰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29!流星旄以電爥兮,鹹翠蓋而鸞旗30。敦萬騎於中營兮,方玉車之千乘31。聲駍隱以陸離兮,輕先疾雷而馺遺風32。凌高衍之嵱嵸兮,超紆譎之清澄33。登椽欒而羾天門兮,馳閶闔而入凌兢34
是時未轃夫甘泉也,乃望通天之繹繹35。下陰潛以慘廩兮,上洪紛而相錯36。直嶢嶢以造天兮,厥高慶而不可乎彌度37。平原唐其壇曼兮,列新雉於林薄38。攢並閭與茇䒷兮,紛被麗其亡鄂39。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溝嶔岩而為谷40。往往離宮般以相爥兮,封巒石關施靡乎延屬41
於是大廈雲譎波詭,嶊嶉而成觀42。仰撟首以高視兮,目冥眴而亡見43。正瀏濫以弘惝兮,指東西之漫漫44。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亂45。據軨軒而周流兮,忽軮軋而亡垠46。翠玉樹之青蔥兮,璧馬犀之瞵㻞47。金人仡仡其承鍾虡兮,嵌岩岩其龍鱗48。揚光曜之燎爥兮,垂景炎之炘炘49。配帝居之縣圃兮,象泰壹之威神50。洪台崛其獨出兮,㨖北極之嶟嶟51。列宿乃施於上榮兮,日月才經於柍桭52。雷鬱律於岩窔兮,電儵忽於牆藩53。鬼魅不能自逮兮,半長途而下㒹54。歷倒景而絕飛梁兮,浮蠛蠓而撇天55
左欃槍而右玄冥兮,前熛闕而後應門56。蔭西海與幽都兮,涌醴汩以生川57。蛟龍連蜷於東厓兮,白虎敦圉乎崑崙58。覽樛流於高光兮,溶方皇於西清59。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60。炕浮柱之飛榱兮,神莫莫而扶傾61。閌閬閬其寥廓兮,似紫宮之崢嶸62。駢交錯而曼衍兮,㟎𡽁隗乎其相嬰63。乘雲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掍成64。曳紅采之流離兮,揚翠氣之宛延65。襲琁室與傾宮兮,若登高眇遠,亡國肅虖臨淵66
回猋肆其碭駭兮,翍桂椒而郁杼楊67。香芬茀以穹隆兮,擊薄櫨而將榮68。薌呹肸以棍批兮,聲駍隱而歷鍾69。排玉戶而揚金鋪兮,發蘭蕙與𦲄藭70。帷弸彋其拂汨兮,稍暗暗而靚深71。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調琴72。般倕棄其剞劂兮,王爾投其鉤繩73。雖方征僑與偓佺兮,猶彷佛其若夢74
於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75。蓋天子穆然,珍台閒館,琁題玉英,蜵蜎蠖濩之中76。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儲精垂恩,感動天地,逆厘三神者77;乃搜逑索偶皋伊之徒,冠倫魁能78,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79,相與齊乎陽靈之宮80。靡薜荔而為席兮,折瓊枝以為芳81。吸清雲之流瑕兮,飲若木之露英82。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83。建光耀之長旓兮,昭華覆之威威84。攀琁璣而下視兮,行游目乎三危85。陳眾車於東阬兮,肆玉釱而下馳86。漂龍淵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87。風傱傱而扶轄兮,鸞鳳紛其銜蕤88。梁弱水之濎溁兮,躡不周之逶蛇89。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壽兮,屏玉女而卻宓妃90。玉女亡所眺其清矑兮,宓妃曾不得施其蛾眉91。方攬道德之精剛兮,侔神明與之為資92
於是欽柴宗祈93,燎薰皇天94,皋搖泰壹95。舉洪頤96,樹靈旗。樵蒸昆上,配藜四施97。東爥滄海,西耀流沙,北熿幽都,南煬丹厓98。玄瓚觩䚧,秬鬯泔淡99。肸蠁豐融,懿懿芬芬100。炎感黃龍兮,熛訛碩麟101。選巫鹹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群神102。儐暗藹兮降清壇,瑞穰穰兮委如山103
於是事畢功弘,回車而歸,度三巒兮偈棠黎104。天閫決兮地垠開,八荒協兮萬國諧105。登長平兮雷鼓磕,天聲起兮勇士厲106。雲飛揚兮雨滂沛,於胥德兮麗萬世107
亂曰108:崇崇圜丘,隆隱天兮109;登降峛崺,單埢垣兮110;增宮㠁差,駢嵯峨兮111;嶺巆嶙峋,洞無厓兮112;上天之縡,杳旭卉兮113;聖皇穆穆,信厥對兮114;徠祇郊禋,神所依兮115;徘徊招搖,靈遲迉兮116;光輝眩耀,降厥福兮117;子子孫孫,長無極兮118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孝成帝:漢成帝劉驁
2.相如:司馬相如。這句謂當時有人向成帝推薦揚雄,說他的文章和司馬相如的文章相似。
3.上:指漢成帝。郊:指祭天。祠:猶祀,指祭地。甘泉:指甘泉宮。秦始皇建甘泉前殿。漢武帝擴建,增通天、高光、迎風諸殿。位於今陝西省淳化縣西北甘泉山。泰畤(zhì):天子祭天之處。汾陰:地名,以在汾水之南而得名。在今山西省萬榮縣境內。漢武帝時曾在此得寶鼎。后土:指當時天子祭地之處,設在汾陰。
4.繼嗣:指皇子。
5.承明庭:即未央宮的承明殿,在當時長安故城內西南角。
6.風:通“諷”。
7.十世:成帝為西漢第十世皇帝。
8.上玄:指天。
9.定泰畤:成帝於建始元年(前32)罷甘泉、汾陰之祠。二年,始祭天於長安南郊,祭后土於北郊。後因無子嗣,於永始三年(前14)冬詔恢復甘泉泰畤、汾陰后土之祭。故謂“定泰畤”。定,定祭。
10.雍:和順。休:美。漢武帝以下皆郊天於甘泉泰畤,成帝即位罷甘泉、祭南郊、史謂神不福助,頻降災眚,是逆神之意。今又定祭泰畤,是和順神之美祥。
11.尊:尊顯、尊祀。明號:明神之號。
12.符:符瑞,即天所賜之祥瑞。三皇:謂伏羲、神農、黃帝。這句謂希望能與三皇同符瑞。
13.錄:總有。五帝:謂少昊、顓頊、高辛、堯、舜。
14.恤:憂。胤:子嗣。錫:同“賜”。羨:饒,多。
15.拓:推廣。統:統緒。當時成帝憂無子嗣,故重又定祭泰畤、后土,希求神明賜福,多生皇子,擴廣基業,開啟統緒。以上九句說明漢成帝定祭泰畤的目的和希望。
16.歷:選。
17.協:合。靈辰:善時。
18.“星陳”句:比喻天子之行,其儀仗佇列,如同星的陳列和天的運行。
19.招搖:北斗第七星。泰陰:星名,指歲後三辰。鉤陳:星名。在紫微垣內,又謂之極星。當:阻擋。這兩句謂詔告招搖與泰陰二星宿,讓服使鉤陳星阻擋不測之兵。
20.屬(zhǔ):委託。堪輿:造圖宅書之神。壁壘:軍營圍牆。這裡指障礙物。梢、抶(chì):都是擊打、驅趕的意思。夔(kuí):木石之怪。魖(xū):耗費財物的鬼。獝(yù)狂:惡鬼。這兩句謂委託堪輿負責設定障礙物,驅趕各種鬼怪。
21.八神:八方之神。警蹕(bì):帝王出行時清道,禁止行人來往。振:振奮。殷轔(lín):盛大的樣子。軍裝:謂作軍事裝飾。
22.蚩尤:古九黎族部落酋長,以兇悍著名。倫:輩。這裡以“蚩尤之倫”比喻負責保衛任務的武士。干將:指利劍。秉:持。玉戚;以玉飾柄的斧形武器。
23.飛蒙茸而走陸梁:飛者蒙茸而亂,走者陸梁而跳。形容猛士的勇武捷健。蒙茸,紊亂。陸梁,跳躍的樣子。
24.緫(zǒng)緫:眾多聚合的樣子。撙(zǔn)撙:聚集。膠葛:交錯。猋(biāo)駭雲訊:如猋風駭起,如雲浪奮迅。方攘:奔離分散。這四句描寫人群的聚合離散。
25.駢:並。柴虒(zhì)、參差(cēn cī):高低、長短不齊之貌。頡䀪(háng):通“頡頏”,忽上忽下之貌。這四句描寫隊伍的排列變化。
26.翕(xī)赫曶(hū)霍:開合之貌。霧集蒙合:如霧之集,如氣之合。蒙:謂天氣下漸。半散:即泮散,分布之狀。照爛:光明。章:彩。這四句描寫整個出行隊伍聲勢浩大,光輝燦爛。從“於是”至“成章”,敘寫出行前各種事項的準備情況。
27.乘輿:皇帝所乘的車。這裡代指皇帝。鳳皇:指飾以鳳凰的車子。皇:同“凰”。翳:隱蔽。華芝:華蓋,即車上所建的華傘。螭(chī):傳說中的一種龍。虬(qiú):傳說中的一種無角龍。駟、六:都表示一車所駕之數。駕車的實際是馬,這裡用鋪張想像的寫法,非謂真的以龍駕車。蠖(huò)略蕤(ruí)綏:龍行之貌。漓(lí)虖(hū)幓(sēn)纚(xǐ):車飾之貌。這四句鋪張描寫天子的車乘。
28.帥爾:猶倏忽、忽而。霅(sǎ)然:猶颯然。這兩句形容眾多的旗幟忽而聚合在一起,仿佛天陰了一樣;颯然飄散,又仿佛天晴了一樣。
29.騰:升。清霄:天之高處。軼:閃過。浮景:流影。旟(yú):畫有鳥隼的旗。旐(zhào):畫有龜蛇的旗。這裡以旟旐代指各種旗幟。郅偈(zhì jié):形容旗桿之狀。旖柅(yǐ nǐ):形容旗上飄帶的擺動。這兩句描寫旗幟升騰在高空,閃著流影,旗桿如林,彩帶拂動。
30.旄:桿頂斾有旄牛尾的旗。旗幅窄而長,上有星圖,隨風拂動,則有如星之流、如電之照的景象。翠蓋:飾以翠羽的華蓋。鸞旗:上繡鸞鳥而編以羽毛的旗。天子出,載在車上先行。
31.敦:與“屯”同,聚意。方:並。玉車:以玉斾車。
32.駍(pēng)隱:形容車聲大而盛。陸離:參差錯綜。輕:快。馺(sà):指接連不斷。遺風:餘響。
33.陵:登上。高衍:高廣之地。嵱嵸(yǒng sǒng):山峰眾多之貌。超:過。紆譎:曲折。這兩句寫車駕登上高原,在曲折清澄的大道上行進。
34.椽欒:甘泉南山。羾(gòng):至。天門:形容其地勢極高。閶闔:天門名。凌兢:指高險而令人恐懼之地。這兩句描寫車駕在高險的椽欒山上行進的情況。
35.轃(zhēn):與“臻”同,至的意思。通天:台名。繹繹:相連。這兩句謂當時雖未到達甘泉,但已遙遙望見甘泉宮的通天台。
36.陰潛:陰深。慘廩:寒涼。洪紛:大而亂雜。這兩句描寫從遠處下瞧和上望通天台所見的情景。
37.嶢(yáo)嶢:高。造:至。慶(qiāng):語助詞。疆:同“強”。這兩句謂通天台高入雲天,不可度量。
38.唐:形容廣大。壇曼:無邊之意。新雉:即辛夷,一種大樹,枝葉都有香味。雉:同“薙”。薄:草叢生處。
39.攢:聚。並閭:棕櫚樹。茇䒷(bá kuò):草名。被麗:披散。亡鄂:無邊。這四句描寫平原上的景色。
40.崇:高。駊騀(pǒ wǒ):高大。嶔(qīn)岩:深險。這兩句描寫丘陵和山谷。
41.往往:處處。離宮:古代帝王於正式宮殿之外別築的宮室,以供隨時游處。般(pán):連線。相燭:相照,相映。封巒、石關:均為宮名。施(yí)靡:相及。屬:連。
42.大夏:即大廈。雲譎波詭:形容廈屋結構奇巧多變。嶊嶉(zuǐ zuī):高大雄偉之貌。觀:觀闕。這兩句概述甘宮泉的外觀。
43.撟:舉。冥眴(xuàn):看不清。這兩句寫宮殿的高峻。
44.瀏濫:即瀏覽。弘惝(chǎng):高大。漫漫:形容其長。這兩句寫其長大。
45.回回、徨徨:都形容宮殿裡頭的空廓。眇眇:形容其深幽。這兩句謂宮殿裡頭空廓深博,使人感到神魂迷亂。
46.軨(líng)軒:格欞欄桿。周流:周視。忽:隱隱忽忽。軮(yǎng)軋:廣大。這兩句寫憑欄仔細觀覽,目不暇接。
47.玉樹:武帝時集眾寶所作之樹,以玉為葉,植於前庭。壁:同“璧”。壁馬犀:用璧玉飾作的馬和犀。瞵㻞(lín bīn):紋理光潔。
48.仡(yǐ)仡:勇健。鍾虡(jù):懸掛編鐘的架子。嵌岩岩:開張。龍鱗:似龍之鱗。言其鱗甲開張,像真龍之形。
49.燎燭:樹於庭中的大燭。乘:升。景:大。炘炘(xīn)炘:光明。這兩句謂庭中的大燭揚著光曜,火炎升騰,光明燦爛。
50.縣(xuán)圃:神仙所居之境。也是庭中模擬所建。泰壹:天帝。
51.洪台:高台。掘:特出。㨖(zhì):至。嶟(zūn)嶟:竦峭。
52.列宿:模製的天上群星。施:延。榮:屋檐兩端上翹的部分,即飛檐。經:經行。柍桭(yāng chén):屋檐中部。
53.鬱律:雷聲。倏忽:疾。
54.“鬼魅”兩句:謂庭內高深,雖鬼魅也不能至其極而返,故於長途之半而顛墜。
55.倒景:即倒影。飛梁:浮道之橋。絕:度。蠛(miè)蠓:浮氣。撇:拂。這兩句復極言庭中之高深。以上18句全寫據軨軒周流之所見。
56.欃(chán)槍:彗星的別名。玄冥:水神。熛(piāo)闕:赤色之闕。闕:門樓。應門:正門。應門在熛闕之內。這兩句寫宮門及其繪飾。
57.西海、幽都:指西方、北方絕遠之地。這句誇張闕高,謂其能夠蔭映西海及幽都。“涌醴”句:謂醴泉汩汩湧出,流成河。
58.連蜷:捲曲。敦圉(yǔ):盛怒。這兩句描寫甘泉宮中的形勢有蛟龍、白虎及崑崙山之象。
59.樛(jiū)流:屈折。高光:宮名。溶然:閒暇。方皇:猶彷徨。西清:西廂清閒之處。這兩句寫漫遊高光宮。
60.崔巍:高峻。和氏瓏玲:黃金壁帶中含有和氏璧,色澤鮮明玲瓏然。
61.炕:同“抗”,舉意。言舉立浮柱而駕飛榱,其形危竦,若有神暗中扶持,故不傾。
62.閌閬閬(kāng làng làng):門高的樣子。紫宮:天帝之宮。崢嶸:形容深邃。
63.曼衍:分布。㟎(tuǐ):山高。𡽁隗(zuì wéi):猶崔巍。嬰:同“纓”,繞意。這兩句謂宮室台觀相連不絕。
64.乘:登。雲閣:高閣。蒙籠:交葛。掍(hún)成:謂自然。
65.冤延:猶蜿蜒。這兩句謂宮觀高大,曳揚著紅翠之氣,流轉蜿蜒。
66.襲:繼。琁(xuán)室:夏桀所建。傾宮:商紂所造。臨淵:若臨深淵,有危懼之感。登高遠望,當以亡國為戒,故以此微諫。
67.回猋:旋風。肆:恣肆。碭(dàng)駭:搖撼。翍(pī):同“披”。郁:聚。栘(yí):郁李樹。這兩句謂旋風亂起,撼動眾樹。桂椒披散,栘楊聚攏。
68.薄櫨(lú):柱頂端方木。這兩句謂桂椒香氣穹隆而起,衝擊大柱上方木和屋檐。
69.薌:同“響”,回猋之響。呹肸(yí xī):疾過。這兩句謂聲響振起,眾樹根合,駍隱而盛,歷入殿上之鐘。
70.鋪:門鋪首。以銅為獸面,銜環著於門上。𦲄藭(xiōng qióng):也作“穹窮”,香草名。這兩句謂風之所至,排門揚鋪,迴旋入宮,吹動眾多芳草。
71.弸彋(pēng hóng):風吹帷帳之聲。拂汩(gǔ):鼓動之貌。暗暗:深空。靚:同“靜”。這兩句謂風一直吹入深宮,拂動帷帳,漸深漸靜。
72.穆:古之變音。羽:古之正音。夔:舜時樂官。牙:古代著名琴師。這兩句總謂宮中風聲有如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就像夔和伯牙彈琴一樣。
73.般:公輸般。倕(chuí):共工。都是古代的巧匠。剞(jī):曲刀。劂(jué):曲鑿。王爾:也是古代巧匠。投:扔。這兩句謂宮殿的土木之功窮極巧麗,可令般、錘之徒棄其常法。
74.方:並行。征僑、偓佺(wú quán)都是仙人名。這兩句謂宮觀高峻巧麗,雖使仙人行其上,恐一下難識其究竟,仿佛若夢。
75.目駭耳回:言驚人視聽。
76.穆然:肅敬。旋題玉英:榱椽之頭全以玉飾,英華相照。題:頭。蜵蜎蠖濩(yuān yuān huò huō):形容屋中深廣。這句謂此時成帝靜坐於具有旋題玉英而廣博幽深的珍台閒館之中。
77.逆:迎。釐(xī):福。三神:天、地、人之神。這四句謂成帝潔精以待,祈神降福。
78.逑(qiú):匹。索:求。偶:對。皋:皋陶,堯帝之臣。伊:伊尹,商湯之臣。這兩句謂選擇賢臣,可匹耦於古代名臣皋陶、伊尹之類者,使做其群輩的魁首。
79.甘棠之惠:指西周邵公奭施惠於治內百姓。東征之意:指周公旦大義滅親。
80.陽靈之宮:祭天處。這句謂同集於此。
81.靡:密織。薜荔:香草。瓊枝:玉樹之枝。這兩句謂坐香草之席,帶美玉之佩。
82.噏:通“吸”。瑕:通“霞”。若木:傳說中長在日入之處的一種樹木。露英:華上之露。這兩句謂齋戒自新,居處飲食都芳潔。
83.禮神:謂祭天。頌祇:謂祭地。這兩句為互文,天神也頌,地神也禮。
84.旓(sháo):指旗。華覆:華蓋。威威:形容華蓋明麗之貌。
85.琁(xuán)璣:代指北斗星。三危:山名。這兩句構想登天週遊,下視塵世。
86.阬(gāng):山陵。肆:放。釱(tài):車轄。
87.龍淵:龍潭。還:與“旋”同。九垠:九重。這兩句寫入地底而返。
88.傱(sǒng)傱:疾。御:乘。蕤:車之垂飾。這兩句構想在週遊升降於天上地下之時,風吹而扶車,瑞鳥紛紛相隨。
89.梁:架橋而過。弱水:水名,相傳在崑崙之東。濎溁(dǐng yíng):小水。不周:山名。逶蛇(yí):曲折的樣子。這兩句謂渡過小小的弱水,走過彎彎曲曲的不周山。
90.西王母:傳說中居於西方的女神。玉女、虙(fú)妃:都是神女。這兩句構想成王及其隨從神遊到了西方極遠之處,故想到西王母,並欣然為她祝壽,卻屏除神女不見。
91.盧:同“矑”,眼珠子。蛾眉:比喻女子長而好的眉毛。這兩句謂由於成帝不見神女,所以神女無法舞弄她們動人的眼珠和眉毛。
92.方:方能。攬:總有。精剛:精微剛強。侔神明:與天地齊等。資:資質。後六句微諫,告誡成帝:只有清心寡欲,不好色,方能保持道德的精微剛強,增壽廣嗣,等天地之忖量。
93.欽:敬。祡:同“柴”,積柴燎而祭天。宗:尊。祈:求福。
94.燎熏:謂置牲體、玉幣於柴上,燎而熏祭。
95.皋繇:一作“招搖”。如淳曰:“皋:挈皋也。積柴於挈皋頭,置牲玉於其上,舉而燒之,欲進天也。”
96.洪頤:一種旗名。
97.憔:木柴。蒸:麻稈。焜(hùn):火。配藜:披離。這兩句謂燃燒木柴和麻稈,火炎上沖,披離四出。
98.燭、耀、熿(huǎng)、煬(yàng):都是照耀的意思。倉海、流沙、幽都、丹厓:分別代指東、西、北、南四方極遠之處。
99.玄瓚:以玄玉為飾的一種勺形祭器,用來盛酒祭祀。觩䚧(qiú liú):形容玄瓚的樣子。秬鬯(jù chàng):祭祀用的一種香酒。泔(gān)淡:滿。
100.肸(xī)向:散布、瀰漫之意。這兩句謂秬鬯芬芳盛美。
101.訛:化。碩:大。這兩句謂光炎熛盛,感動神物。
102.巫鹹:古神巫名。閽:門。延:請。這兩句構想令巫祝叫呼天門,使打開天庭延請群神。
103.儐:贊禮者。暗藹:形影。穰穰:多。委:積。這兩句構想天庭中的舞禮者執行贊導,群神降臨,所賜祥瑞堆積如山。
104.度:過。三巒:封巒觀。偈(qì):與“憩”同,休息之意。棠梨:宮名。謂歸途中經過封巒觀,又在棠梨宮休息。
105.天閫(kǔn):天之門限。決:開。垠:界限。八荒:八方極遠之處。這兩句謂天地所賜德澤無極,故使八方萬國都和諧。
106.長平:坡名。雷鼓:祭天時所用的八面大鼓。磕:擊鼓聲。天聲:如天之聲。厲:奮發。
107.胥:皆,都。麗:華美。這兩句言恩澤廣博,如雲行雨施,君臣皆有聖德,故華美至於萬世。
108.亂:賦的結尾部分。其作用在於概括全篇意義。
109.崇崇:高。圜丘:祭天之壇,即後世所稱天壇。圜(yuán):同“圓”。隆隱:形容圜丘之貌。
110.登降:上下。峛崺(lǐ yǐ):曲折。單(chán):周。埢(quán)垣:圓。
111.增:重。嵾差(cēn cī):不齊。嵯峨:高峻。
112.嶺巆(yíng):深邃。嶙峋:節級。洞無厓:深無極。
113.縡(zài):事。杳:高遠。旭卉:幽昧。
114.聖皇:指成帝。穆穆:肅敬。信:誠。厥:其,指天地。對:配,謂能與天地相配。
115.倈:同“來”。郊禋:祭天。言來祭天,甚為恭敬,故為神祇中憑依。
116.招搖:彷徨。遲迉(zhī):游息。這兩句言神久留游息。
117.“光輝”兩句:謂輝光炫耀,福祥隆盛。
118.長無極:永無窮盡。指成帝祭於甘泉以求子孫永續不斷。

白話譯文

漢成帝時代,有位賓客以我的文章近似司馬相如而把我舉薦給朝廷。皇上將要到甘泉宮南的泰壹祠和汾陰睢上的后土祠舉行祭祀天地的儀式,以求有子繼承皇位。我當時正奉召在承明殿等候皇帝的任職詔命。永始四年正月,跟隨皇帝從甘泉宮歸來,就獻上了這篇《甘泉賦》,加以諷喻。那賦辭說:
有漢十世,將祀上天,恢復泰壹神祠,祈求天神賜福,以皇帝的名號尊地祈禱於天神。上天賜予的符契同於三皇,樹立的功勳囊括五帝。優慮無子,望天神賜福,以擴大偉業;使皇統延續。於是命令百官,選吉日,合良辰,百官排列如群星,運行像天體。命令北斗招搖與太陰呵,讓鉤陳星從命去掌管兵事。把軍壘囑託給神靈堪輿呵,讓它們消滅那作孽多短的精怪惡鬼。八方之神賓士而來清道護衛呵,個個奮然前行,接踵而上,身著嚴整的軍裝。那些蚩尤一樣勇武的壯士,佩帶干將利劍,手持玉柄大斧阿,跳躍起來亂亂紛紛,奔跑起來腳底生風。部伍集中,密密層層,行列嚴整呵,隊形散開,錯綜交雜,風起雲湧,奮然前行。整隊布陣,魚蜂錯雜呵,參參差差,魚躍鳥飛。集合靠攏,迅疾異常,行陣密布,如雲似霧呵,突然散開,盔甲弓箭,光輝閃爍,燦爛多彩。
於是天子登上鳳凰之車呵,上覆華芝傘蓋,車駕駿馬有黃有白呵,龍騰虎躍,鬃毛飄灑。眾神侍衛緊隨乘輿賓士,忽而如烏雲聚攏,忽而若陽光四散。乘輿升騰清霄越過浮雲呵,那圖象裝飾的旗幡隨風飄揚,何其輕盈柔順!飾有星文的旗子在上空飛揚有如閃電划過,電光之下翠羽之蓋鸞鳥之旗全然清晰可見。上萬的騎卒駐紮於中營呵,玉飾的兵車有千輛並列。車聲隆隆,前後相接呵,輕快賓士超過迅雷,勝過疾風。凌越高原與群峰呵,跨過彎路與坦程。登上椽巒山就可到達天門呵,馳過閶闔就進入上蒼的高寒之境。
這時,還未達甘泉之宮,眺望於高入雲宵的通天之台。台下陰陰森森,頓生寒冷之感呵,台上宏偉錯綜,光輝燦爛。直立高聳以達天穹,那高度最終無法測量得清。平原廣闊無垠呵,辛夷遍生林莽之間。棕櫚薄荷叢聚而生,繁茂分披,無邊無際。高高的丘陂險而且陡呵,深深的溝壑化為峽谷。離官別館遍布四方交相輝映呵,封巒觀石英觀彼此相連,蜿蜒不斷。
於懸大廈雲譎波詭,變幻莫測,巍峨奇巧,嘆為奇觀。高高舉首而仰望呵,令人眼花繚亂,不見頂端。正四周瀏覽而感到寬敞豁亮呵,指東劃西而漫漫無邊。只是徘徊憂思,心魂恍惚而且昏亂。憑欄而遠眺呵,突然呈現一片山野,崎嶇不平而廣大無邊。甘泉宮翠樹青蔥碧綠呵,璧玉雕塑的馬犀光彩璘璘。雄偉的金人身負著編鐘木架呵,渾身金光閃閃,好似龍鱗開張。放出光輝恰如火炬照耀呵,日光輻射更顯出火焰熾熱。甘泉宮觀可與天神居處的懸圃比美呵,同泰壹的威嚴神明恰好相像。洪台拔地而出呵,沖天峭立,直抵北斗。列星觸到它翹起的檐頭呵,日月也正經過它的星宇。雷聲於宮殿深處低沉轟響呵,電光猝然於牆垣之上閃亮。鬼魅無法攀登呵,爬到半途就得墜落。樓台高出於日月上方的倒影,超越於懸空架起的飛梁呵,上浮於騰空的塵氣,直拂於無際的天穹。
左慧星,右水神呵,前赤宮,後正門。蛟龍蜷曲於東呵,白虎雄踞於西。在高光宮觀覽週遊呵,在清淨的西廂悠閒徘徊。前殿巍然高聳,璧玉雕飾殿堂何其玲瓏。樑柱把飛椽高高支撐呵,好似神靈奮力扶持而免於頹傾。高門空闊呵,好似紫微宮那樣深邃。樓台交錯而連綿不斷呵,巍然屹立而相互環繞。登上凌雲高閣,樓閣與山嶺高下相隨呵,紛然交錯,渾然天成。樓閣高聳,光彩輝映,飄起紅彩連綿呵,揚起翠氣漫漫。夏桀修琁室,殷紂築傾宮呵,甘泉官闕先後承襲,若登高遠眺呵,想到亡國危機,如臨深淵。
旋風勁吹,激盪草木呵,桂樹椒樹散亂分披,唐棣白楊陰陰鬱郁。香氣濃郁而升騰呵,拍擊樑柱而飄向檐頭。旋風聲響與桂椒芬香渾然合一呵,風聲樹香砰然鳴響,相諧人耳暗合音律。吹開玉戶而飄動金鋪呵,催發蘭惠與江藭,吐露醉人香氣。羅帷鼓動窸窣作響呵,又由低微而沉靜。風聲樹香激盪殿閣,陰陽清濁音律諧和呵,好似夔牙撫琴彈奏。樓台殿廂巧奪天工呵,羞得般倕拋棄斧鑿,王爾扔掉鉤繩。即使仙人征僑與偓佺呵,置身甘泉也朦朦朧朧,似在夢中。
於是事變物化,耳疑目惑。天子處身珍台閒館,雕梁玉柱,委委曲曲,光彩眩目之中,大概在默然思索。他想到那用以淨化心靈,儲聚精神,祈求垂恩,感天動地,迎相於三神的舉措,就去尋求志同道合的皋陶伊尹之徒,超群多能之輩!他要懷著《詩經·甘棠》所頌揚的邵伯那樣的仁愛之心,抱著《詩經·東山》所歌贊的周公建立勳業之意,與賢能之臣共同齋戒於陽靈之宮。偃壓薛荔以為席呵,折下瓊枝以為飾。吮吸清雲與流霞呵,暢飲神木上的英露。匯集於祭祀天神的苑囿,登入歌頌地神的殿堂。高舉起旗幡迎風招展呵,支撐起華蓋鮮艷耀眼。攀援北斗而俯瞰大地呵,目力所及看到了三危之山。陳列眾車於東方的高丘呵,任隨玉車往下賓士。漂浮龍淵而迴旋於九重之下呵,窺探了大地的底蘊而返回。風颯颯來扶轂呵,鸞鳳紛飛來銜車飾。橫渡弱水如同小溪呵,踏過不周山好比走曲徑。他想到美麗的西王母而欣然祝壽呵,又迴避玉女離卻宓妃。玉女無從送其秋波呵,宓妃不得舒展娥眉。將掌握道德的精髓宏旨呵,取法神靈而以為諮詢。
於是恭敬地焚柴尊祟地求福,牲玉在柴上焚燒,香菸升騰於皇天,懸柴的契皋遙對著泰壹天神。高舉洪頤之精,樹起神靈之旗,薪柴細木火焰同升,霹靂作響,火光四射。東照滄海,西熅流沙,北映幽都,南熱丹涯。玉制的禮器曲柄如角,傾注美酒,一片芬芳。香氣瀰漫,濃郁不散。火焰感召黃龍,熾熱觸動碩麟。使令神巫呵,叫開天帝之門,天庭敞開呵,延請眾神。眾神嘉賓紛然而至呵,降臨清淨祠壇。祥瑞累累時,委積如山。
於是事畢功成,回車而歸,經過封巒觀呵,休憩於棠黎館。天門敞開呵,地限泯滅。八方合諧呵,萬國融恰。登上長平坂呵,六面鼓聲震。如同雷聲起呵,激勵勇土奮。雲飛揚呵,雨滂沛。君臣皆仁德呵,皇業光萬代。
結尾說:高高圓壇,直入雲天呵;登降路徑,盤盤旋旋呵;宮觀參差,遍布高聳呵;殿閣嶙峋,深邃無涯呵;上天之事,深奧莫測呵;聖皇威嚴,確無倫比呵;虔誠禋祀,眾神來歸呵;徘徊往來,神靈棲息呵;光輝照耀,福祉來臨呵;子子孫孫,永無窮盡呵。

創作背景

此賦前有小序,交待了作賦原委及目的。漢成帝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正月揚雄扈從漢成帝游甘泉宮,回長安後作此賦,意在諷諫成帝的郊遊之舉。《漢書·揚雄傳》載:“甘泉本因秦離宮,既奢泰,而武帝復增通天、高光、迎風。宮外近則洪厓、旁皇、儲胥、弩阹,遠則石關、封巒、枝鵲、露寒、棠梨、師得,游觀屈奇瑰瑋,非木摩而不雕,牆塗而不畫,周宣所考,般庚所遷,夏卑宮室,唐虞棌椽三等之制也。且為其已久矣,非成帝所造,欲諫則非時,欲默則不能已,故遂推而隆之,乃上比於帝室紫宮,若曰此非人力之所能為,黨鬼神可也。又是時趙昭儀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從,在屬車間豹尾中。故雄聊盛言車騎之眾,參麗之駕,非所以感動天地,逆厘三神。又言‘屏玉女,卻虙妃’,以微戒齊肅之事。賦成奏之,天子異焉。”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賦極力鋪寫天子郊祀甘泉宮的盛況與甘泉宮建築之豪華。全篇採用順敘的寫法,可分為十段。第一段揭明成帝定祭泰畤的目的和希望,並敘寫出行前各種事項的準備情況。第二段描寫天子登乘,車駕上路及行進的情況。第三段描寫通天台的遠景和沿途所見平原、丘陵、山谷的形勢及離宮別館的連綿相映。第四段鋪寫到達甘泉宮之後所見其宮室的高峻、長大、深博,並詳細鋪寫了憑欄周流所見大庭內的種種奇異景象。第五段描寫漫遊高光宮之所見,極陳宮殿的高大富麗,接著以臨淵處危微諫。第六段描寫大風在宮中颳起時所產生的種種音響變動,繼而讚嘆宮觀建築的精巧美麗。第七段描寫成帝與其賢能之臣會集於陽靈宮,齋戒自新,潔祀天地,並構想他們周流曠遠,升降天地,廣通神明。隨後告誡成帝清心寡欲,屏退女色,方能保持天性,增壽廣嗣。第八段描寫柴祭皇天的經過,構想天神賜福甚多。第九段描寫歸途中的情形,並歌功頌德。第十段總括全篇意義,謂成帝恭肅祭天,神祇憑依,廣賜福祥,子孫相繼無極,並與文章開頭相呼應。全篇有如觀覽長卷畫幅,徐徐展示,一一顯明,凡君臣衛侍、車馬旗斧、山川草木、雷電風雨、宮殿觀闕、天上地下、神仙鬼怪乃至金人玉樹、燎燭景炎、玄瓚秬鬯等,無不畢陳。
這篇賦和眾多漢賦一樣,用了不小的篇幅花了很大的力氣,只是鋪張描寫了一次天子郊天的過程,現實意義不很大;勉強點綴上去的幾句微諫之辭,也如滄海一滴,被大量極力鋪陳誇飾的東西所淹沒,諷勸作用很小。但在客觀上它卻反映了那個時代及以前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燦爛的物質文化的一些面影。特別值得指出的還在於這篇賦是見於記載的最早的一篇描寫郊祀的賦。關於郊祀之儀,史籍所載雖多,但大都語焉而不詳。這篇賦則專寫郊祀,從準備出發一直到事畢回車,對郊天之全過程逐一作了詳細的描述。儘管使用的是文筆而不是史筆,但通過那些誇誕的詞語仍能辨別出漢時天子郊天儀式的真實面貌。也就是說,在這方面,《甘泉賦》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獻價值。
在藝術上,此賦鋪陳誇張,想像豐富,氣魄宏偉,文辭流麗。甘泉宮觀,豪華奇偉,無從實寫。賦家則是發揮了賦體的特性,以虛概實,誇張變形,選擇幾種特徵性的物象,潑灑筆墨,盡力誇張,予人以不即不離,似是而非的感黨。此正是後世繪畫的寫意手法,而最初運用當推賦家。但此賦屬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賦》,缺乏自己的特色。揚雄晚年認識到《甘泉賦》之類的作品,其效果與初衷適得其反,實際上是“勸百而諷一”。揚雄是首開模擬之風的漢賦作家,《甘泉賦》繼承和弘揚了司馬相如樹立的賦頌傳統,手法上同樣講究鋪陳誇張,文字上也力求辭藻華麗,乃致流於堆砌。總的說來,揚雄的《甘泉賦》可與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比肩,是漢賦的代表作品。

名家點評

漢代桓譚新論》:“始成,夢腸出,收而內之。明日遂卒。”
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自比諷諫,相如不死。”

作者簡介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一作“楊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漢成帝時為給事黃門郎,王莽時,校書天祿閣。後受他人牽累,即將被捕,於是墜閣自殺,未死。後召為太中大夫。為人口吃,不能劇談,一生悉心著述,以文章名世。曾仿《論語》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表述他對社會、政治、哲學等方面的思想。另有語言學著作《方言》等。明人輯有《揚子云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