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跳疽

環跳疽,中醫病名。環跳疽是指發生在髖關節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好發於兒童,局部漫腫疼痛,影響關節屈伸活動,全身症狀嚴重,潰膿後難以收斂,容易造成殘廢。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中醫有不同的名稱,如發生於膝關節的,稱疵疽;發於足踝關節的,稱足踝疽;生於肩關節的,叫肩中疽;生於肘關節者,叫肘疽;生於腕關節,叫兌疽。病名雖異,但其病因.,證治與環跳疽相似。本病相當於西醫的化膿性髖關節炎。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 環跳疽
  • 相關西醫疾病: 化膿性髖關節炎
  • 其他名稱: 股陰疽
  • 疾病分類: 外科—瘡瘍
  • 發病部位: 髖關節
  • 多發群體: 兒童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臨床診斷,診斷要點,鑑別診斷,辯證論治,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環跳疽是指發生在髖關節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好發於兒童,局部漫腫疼痛,影響關節屈伸活動,全身症狀嚴重,潰膿後難以收斂,容易造成殘廢。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本病相當於西醫的化膿性髖關節炎。

病因

疔瘡、癤、癰等發病後,或患麻疹、猩紅熱、傷寒等病後,治療不當,餘毒未清所致。也可由髖關節附近外傷感染毒邪或附骨疽直接蔓延至關節而引起。

病機

患者因肝腎不足,氣血兩虛,濕熱餘毒壅盛,深竄入里,留於筋骨,使經絡阻塞,氣血不和,血凝毒聚而為本病。或由於外來傷害,尤其是開放性骨折,局部骨骼損傷,復因感染邪毒,邪熱蘊蒸,以致經絡阻隔。血留筋骨為患。

臨床診斷

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初起即有惡寒、高熱、頭痛等全身症狀。髖部筋骨隱隱作痛,皮色不變,活動障礙。繼而疼痛加劇,呈半屈曲狀,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翻。成膿期皮膚掀熱,皮色微紅,疼痛劇烈,腫勢蔓延腰胯,下及大腿,關節呈半屈曲位;伴高熱、口渴、大便秘結,按之有波動感者,為內已成膿。化膿期約在發病後1—3個月。潰後流出黃稠膿液,後變稀薄,全身症狀減輕,而瘡口不易癒合。愈後常見關節畸形、僵硬、不能活動,或造成關節脫位或僵硬,而形成殘廢。
2、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增高。X線攝片在早期僅見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無骨質變化。後期可見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變窄,同時骨質有脫鈣現象。關節穿刺液可作細菌培養及細胞計數、分類。

鑑別診斷

1、臀部流注 病在肌肉;易腫,易膿,易潰,易斂;愈後不損傷筋骨。
2、髂窩流注 患肢不能伸直,大腿略向內翻;愈後不造成殘廢。
3、髖關節流痰 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狀不明顯;化膿需6個月至1年;潰後流出的稀薄膿液夾有敗絮樣物質。

辯證論治

治療原則

治療以清熱解毒、化濕和營為大法,分期辨證論治。外科要注意固定患處;膿熟宜及早切開引流;成漏須用腐蝕藥或手術治療;膿盡有空腔或瘡口深者,應加用墊棉法。必要時配合使用抗生素和支持療法。

證治分類

1、濕熱下注證
證候:髖部筋骨隱隱作痛,活動受限,皮色發紅,局部腫脹,疼痛較劇,屈曲不伸;伴惡寒,發熱,頭痛,口渴,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和營解毒。
方藥:五神湯加減。
常用藥:荊芥、蘇葉、生薑、蒼朮、黃柏。
2、氣虛血滯證
證候:後期全身熱病症狀已解除,關節疼痛,屈伸不利,或攣縮畸形,或僵硬不能活動,瘡口流膿稀薄,久不癒合;伴神疲乏力,納差;舌質暗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益氣活血。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
常用藥:赤芍、川芎、當歸尾、桃仁、紅花、地龍、黃芪、伸筋草、忍冬藤、雞血藤。

其他療法

1、外治法 初期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中期宜切開排膿;潰後期用八二丹、九一丹藥線引流。
2、抗生素根據患者病情給予足量有效抗生素。首選青黴素類藥物,然後根據血培養或病變部位穿刺液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體溫下降後仍須繼續用抗生素2周左右。
3、支持療法適當補充液體;補充多種維生素;根據病情需要可給予少量多次輸血,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4、手術治療對於竇道經久不愈,骨內膿腔形成,死骨或大或不能自行排出者,可選擇單純病灶清除術、蝶形手術、病灶清除後帶蒂肌辦填充骨腔術、帶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骨皮辦移植等;也可在病灶清除基礎上酌情選用閉合性持續沖洗——吸引療法。

預防調護

1、局部固定,初起則套用夾板或石膏托或皮牽引限制患肢活動,以減輕疼痛,防止畸形及病理性脫位。
2、加強功能鍛鍊,防止關節粘連。

文獻摘要

《外科大成》云:“環跳疽生環跳穴,漫腫隱痛,尺脈沉緊,腿不能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