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激素污染

環境激素污染是指由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的一類有害化學物質導致生物與人體的性激素分泌量及活性下降,並使生殖能力降低,後代的健康與成活率下降,同時還可能影響各種生物的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環境污染。

環境激素的污染問題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同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地球變暖以及厄爾尼諾現象等問題一樣,它正在嚴重地威脅著全球環境和人類健康,日益成為新世紀人類關注的全球性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境激素污染
  • 外文名:Environment hormone pollution
  • 影響範圍:人類、動物等
  • 嚴重度:全球性問題
簡介,環境影響,預防措施,

簡介

1997年,從事英國BBC廣播製作的D.卡布里推出的《雌性化的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社會各界逐漸達成共識,認為環境激素是繼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之後的又一全球性環境問題。環境激素,又可以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環境荷爾蒙或環境雌激素等,由人類的生產、生活而釋放到環境中的,影響人體和動物體內正常激素水平的外源性化學物質。環境激素分布廣且很難降解,最長的能在環境中保持幾十年至上百年,化學結構穩定,又不易生物降解,具有很高的環境滯留性。無論存在於空氣、水還是土壤中,都能吸附於顆粒上,藉助於食物鏈不斷富集,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環境激素具有高親脂性或脂溶性,通過食物鏈富集於動物和人類的脂肪和乳汁中,並可通過胎盤傳遞到胎兒或通過母乳傳遞到嬰兒。
環境激素的污染問題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同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地球變暖以及厄爾尼諾現象等問題一樣,它正在嚴重地威脅著全球環境和人類健康,日益成為新世紀人類關注的全球性問題。

環境影響

(1)對野生動物的危害
目前,主要研究環境激素對哺乳類、爬行類、魚類、兩棲類和鳥類等野生動物的危害。由於環境激素可以附著在土壤,隨著大氣循環和降水等因素,最終進入水環境,故環境激素對魚類的危害顯著。主要表現為魚類生殖能力的下降、性腺異常以及超雌化現象。L S]Per—Erik Olsson研究不同生長階段的斑馬魚暴露在多氯聯苯(PCBs)的水生環境中的影響時發現,有些斑馬魚實驗組在14天孵化後,成活率僅為6%,即使是成功孵化後,也會出現體弱或卵黃囊浮腫,並發現環境激素可以阻礙雄魚精巢的發育。p o 20世紀80年代,在英國城市污水廠發現了具有雌雄兩性的魚,引起了英國各界的廣泛關注。研究表明,這些現象可能是由於廣泛使用口服避孕藥炔雌醇而引起。北美五大湖在近兩個世紀一直受到工業“三廢”以及生活廢水的污染,出現一些魚類甲狀腺腫大和激素水平下降的現象,在魚體實驗中發現了許多環境激素類物質,特別是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DDT)和多氯聯苯(PCBs),有研究顯示,這兩種物質可能影響魚類生殖系統異常。
環境激素也會影響兩棲動物的生長發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青蛙畸形問題。首先是在1995年的美國明尼蘇達州,有研究人士發現了畸形青蛙,隨後陸續有報導稱該地區出現多次同類事件,引起了美國當時野生動物學家和環保學家的注意。研究認為環境激素是導致青蛙畸形的主要原因。
環境激素對爬行動物和鳥類的危害也有類似報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鱷魚生殖器異常,幼體的死亡率逐年升高,鱷魚卵存活能力逐年下降。科學家研究發現,鱷魚卵中環境激素類物質濃度很高,幼年鱷魚的體內脫氧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DDE)的濃度也很高。對於鳥類,雌雄比例異常、生殖器發育異常是環境激素的主要影響。
(2)對人類的危害
在全球範圍內,人類暴露於環境激素的主要途徑如圖所示。
人類暴露於環境激素的主要途徑人類暴露於環境激素的主要途徑
首先,在大氣中,最有可能進入人體的環境激素是二噁英類物質。大多數二噁英類物質是從垃圾焚燒爐排放出來的,還有是從煉鋼用的電爐、鋼鐵業燒結工序、回收鋅、造紙業等工廠中排出的,汽車尾氣、菸草的煙霧中也含有微量的二曙英類物質。
在水體中,由於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雌激素排放到水環境中,導致水體中環境激素超標。根據監測報導,環境激素廣泛存在於河流、湖泊等水體環境中。由於環境激素易於在水環境中匯集,故對各種水生動植物都存在較嚴重的威脅,人類食用會導致在人體中累積。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等農藥在環境激素中占2/3的比例,這些環境激素會少量轉移到種植的作物上,如果處理不當會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母乳中所含的二噁英類物質大約是牛奶的30倍,這是因為在乳腺細胞生物合成母乳時,體內所蓄積的二噁英類就會10倍地濃縮到母乳脂肪層中,結果就是母親體內的二噁英類物質近一半轉移到新生兒體內。人工合成的環境激素被用於口服避孕藥的製造,血液包、點滴設備、體內插管等醫療器械也都含有環境激素類物質二甲酸氫酯的塑化化聚乙烯。增加了人體暴露在環境激素中的威脅。環境激素對人體的危害主要包括對生殖系統的影響、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具有致癌作用。
①對生殖系統的影響。
環境激素對人類的生殖健康有顯著影響。對男性生殖系統來說,隨著環境雌激素在體內的累積,主要引起男性生殖系統的異常,包括滯留睪丸、尿道下裂和精子數的減少等,這些都導致生殖能力的降低。對女性生殖系統來說,可能導致女性青春期的提前、月經紊亂、子宮內膜症、子宮炎症等,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在男女發育的關鍵期,環境激素影響體內正常激素的分泌,可對發育中的生殖器官造成永久性的損害。
②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
環境激素是激素類物質,它可以通過與人體內激素的競爭,與激素受體結合,從而影響其表達,擾亂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改變體內激素水平。人如果長期處於內分泌紊亂的狀態,將會出現失眠頭痛、月經不調、皮膚衰老等症狀。
③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環境雌激素作用於神經系統可能直接影響神經系統,也可能通過首先影響內分泌系統,繼而使激素分泌異常,再反饋到神經系統中。可以引起人類行為、精神等異常,會出現學習障礙、記憶障礙等症狀。
④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環境雌激素能影響機體的免疫能力。當人體內激素水平為正常時,可以維持機體的免疫力,而當環境激素影響體內激素水平時,則可能增加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機率。有實驗證明,當小鼠經過注射雌激素處理後,淋巴器官中淋巴細胞減少,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
⑤致癌作用。
環境激素可以作用於細胞中的染色體,改變染色體DNA的數目和結構,抑制微管聚合,干擾細胞周期,使細胞生長異常,從而產生腫瘤。在過去的50年中,與激素有關的腫瘤發病率明顯上升,例如,睪丸癌的發病率是以前的4倍,乳腺癌的發病率是以前的3倍,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是以前的3倍。還有證據顯示孕期婦女攝入內分泌干擾物(EDCs)會引起其子代患生殖系統癌症的增多。

預防措施

由於環境激素目前在世界上幾乎無處不在,甚至連南極北極也出現了,而且含有環境激素的各種製品目前已經普遍套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了減少環境激素物質對人類的危害,我們應採取一些控制措施。
(1)促進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減少其排放量和焚燒量,並對需要焚燒的固體進行集中處理。
(2)加強固體廢物焚燒的管理,嚴格控制焚燒條件。
(3)強化煙塵淨化和飛塵的管理。
(4)減少人為向環境中釋放化學物質。
(5)提倡健康的烹調方式,減少燒、烤、煎、炸的烹調方式,或者在加工食品中加入預防丙烯醯胺產生的方式(如降低食品的pH值,加入促進丙烯醯胺分解的半胱氨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