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研究

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研究

《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研究》對環境影響評價的監督功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戰略環評監督機制、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機制和司法監督機制等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重點研究了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中的“區域限批”、專家責任、公眾參與、司法審查的標準和強度、環境公益訴訟及其證據等問題;並對建設項目的“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後評價制度、規劃環評的審查制度、跟蹤評價制度以及政策SEA等進行了探討。《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研究》可供從事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及技術工作人員參考。

基本介紹

  • 外文名:Study of Supervisory Mechanism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書名: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研究
  • 作者:吳滿昌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1115497,9787511115492 
  • 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頁數:310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研究》編輯推薦:環境影響評價作為我國現階段環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環境保護中實現源頭治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最重要的預防制度之一,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關注。《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研究》從環評的監督功能、中外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比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戰略環境評價監督機制、公眾參與和輿論監督機制、環評的司法救濟機制等方面對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進行研究。力求通過對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進行系統和完整的總結,對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監督存在的問題以及監督機制的構建進行研究,使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並且為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研究領域提供可供參考的中外環境影響評價在監督機制方面的資料及研究成果,將有助於提高環境監督和管理水平,貫徹和落實生態文明建設。

作者簡介

吳滿昌(1973—),男,福建永定人,工學博士,擁有國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和律師執業資格。現為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環境法研究中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環境資源法學會理事,雲南省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審專家庫專家。主要從事環境科學與環境法學的交叉學科研究,具體從事環境影響評價、環境污染防治、環境技術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環境法律與政策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1項,主持並參與其他課題8項。發表環境科學與技術、環境法律與政策方面的論文20餘篇。

圖書目錄

1緒論
1.1環境影響評價及其監督機制的概念
1.2環境影響評價及其監督機制的理論基礎
1.3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
1.4國內外研究現狀
1.5研究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的目的和意義
2中外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的比較
2.1美國的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
2.2加拿大的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
2.3荷蘭的環境檢驗制度
2.4韓國的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
2.5中國香港地區的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
2.6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的比較
3環境影響評價的監督功能
3.1環境影響評價監督功能的理論基礎
3.2戰略環境評價制度的發展與監督功能的完善
3.3環境影響評價“區域限批”制度
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監督機制
4.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分類管理和行政許可制度
4.2建設項目的“三同時”制度
4.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後評價制度
4.4環境風險評價機制
4.5建設項目環評主體的法律責任
4.6環境影響評價的專家責任探討
5戰略環境評價的監督機制
5.1戰略環境評價的監督功能
5.2戰略環境評價的審查與監督
5.3戰略環境評價的跟蹤評價制度
5.4戰略環境評價的法律責任
5.5戰略環境評價的有效性與監督
6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眾參與監督機制
6.1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機制的法理依據
6.2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機制的意義
6.3環境影響評價的信息公開制度
6.4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程式
6.5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
6.6環境影響評價的輿論監督機制芻議
7環境影響評價的司法監督機制
7.1環境影響評價司法監督機制概述
7.2環境影響評價行政許可的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機制
7.3環境公益訴訟與環境影響評價的司法監督
7.4環境影響評價司法監督機制中的證據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