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嘴鷗

環嘴鷗

環嘴鷗(學名:Larus delawarensis):是一種常見的鷗, 因嘴巴上的黑環而容易辨認。是中等規模的海鷗。雄鳥比雌鳥大,體長46-54厘米,體重400-700克(平均550克);雌鳥43-50厘米長(平均46.9厘米),體重300-600克(平均470克)。成鳥翼展大約127厘米。頭白色,頭頂、後頭沾灰,眼前緣及耳區具灰黑色斑,嘴黃色,喙先端有一段黑色,喙尖黃色。背部和肩膀都是藍灰色,翼前緣白色,具有明顯的白色斑點,腹部發白。腳和趾黃綠色。

這種海鳥跟其他海鷗一樣,喜歡在海洋和湖邊尋找魚、蚯蚓、昆蟲和小齧齒動物。它們在繁殖時喜歡數百隻聚集在一起。

主要分布於北美洲和歐洲西部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環嘴鷗是中等規模的海鷗。雄鳥比雌鳥大,體長46-54厘米,體重400-700克(平均550克);雌鳥43-50厘米長(平均46.9厘米),體重300-600克(平均470克)。成鳥翼展大約127厘米。
頭白色,頭頂、後頭沾灰,眼前緣及耳區具灰黑色斑,嘴黃色,喙先端有一段黑色,喙尖黃色。背部和肩膀都是藍灰色,翼前緣白色,具有明顯的白色斑點,腹部發白。腳和趾黃綠色,最顯著的特徵是鳥喙有清晰的黑色窄帶圍繞。
未成熟環嘴鷗有著不同成鳥的顏色。第一年的小鳥羽毛是白色帶褐色斑點,並有非常黑暗的翼梢和尾巴。第二年的鳥類都比較類似成年鳥,但有一個黑色的尾尖。小鳥的羽毛有兩種顏色的階段,有些是菸灰色的,而有些則是淺黃色,有黑點。

棲息環境

環嘴鷗頻繁出現在內河航道。可以與沙地,植被稀疏的地區發現,也可以在潮濕的草地岩石和卵石灘生活,偏愛開放區域,非常適合於城市和郊區,經常出現在大型的草地草坪、停車場和城市空地中,有時也出現於城市公園湖泊。在美國,環嘴鷗生活在西部地區,傾向於小城鎮和農業區,在半徑36公里內都可以找到。

生活習性

常3-5成群活動,在海上浮於水面或立於漂浮木或固定物上,或於其它海洋鳥類混群,在魚類上空盤旋飛行。常停棲於水面或陸地上,主要食物是魚,也吃昆蟲、蠕蟲;植物性食物,種子、穀物、堅果和水果。在海上時浮於水上或立於漂浮物或固定物上,或與其他海洋鳥類混群,在魚群上作燕鷗樣盤旋飛行。於陸地時,停棲於水面或地上。在有些城鎮相對溫馴,人們常給它們投食。常給它們投食。

分布範圍

原產地: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巴西、加拿大、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薩爾瓦多、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皮埃爾和密克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維京群島。
旅鳥: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丹麥、法羅群島、法國、德國、直布羅陀、格陵蘭、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牙買加、吉里巴斯、摩洛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塞內加爾、南非、西班牙、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瑞典、瑞士、英國。
產地不確定:聖馬丁(法屬)、聖馬丁島(荷蘭屬)。
環嘴鷗分布圖環嘴鷗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8月。常成小群在一起營巢。通常營巢於內陸湖泊、水塘、河流等水域岸邊或水中小島上。巢多置於岸邊草叢或蘆葦叢中,也置巢於水中飄浮的蘆葦堆或其它物體上,或者在沼澤中的土丘上和岸邊沙石灘上營巢。巢里淺琬狀,大小直徑為內徑16-20厘米,深2-5厘米。巢主要由枯草構成。每窩產卵通常2-44枚。卵的顏色為淡藍色,有綠色或棕色斑點。卵的大小為4.6-6.4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20-31天。雌雄共同孵蛋並哺育,數天后幼鳥開始離巢,並能在5周齡時飛行。
有研究表明,環嘴鷗69%返回自己出生的地方,90%返還原來的築巢地,用自己的舊巢繁殖。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