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怪

瑰怪

瑰怪,亦作“瓌怪”。 1.奇特,怪異。形容文字、言辭者。 (2).奇特,怪異。形容事物、景象者。 (3).奇特,怪異。形容人品、風度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瑰怪
  • 拼音:guī guài
  • 注音:ㄍㄨㄟ ㄍㄨㄞˋ
  • 解釋:奇特,怪異
詞語解釋
亦作“瓌怪”。
1.奇特怪異。形容文字言辭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詭異者,字型瓌怪者也。”
唐 韓愈 《上兵部李侍郎書》:“南行詩一卷,舒憂娛悲,雜以瓌怪之言,時俗之好,所以諷於口而聽於耳也。”
清 龔自珍 《語錄》:“先生曰:《穆天子傳》出 汲 冢,瑰怪奇麗,千古鴻寶。”
2.奇特,怪異。形容事物景象者。
唐 陸龜蒙 《記事》詩:“把筆強題詩,粗言瓌怪狀。”
《新唐書·儒學傳下·陳貞節》:“刑部尚書 王志愔 等僉謂:‘明堂瓌怪不法,天燼之餘,不容大享。’”
宋 王安石 《游褒禪山記》:“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者。”
3.奇特,怪異。形容人品風度者。
唐 韓愈 《送權秀才序》:“卓犖瓌怪之士,宜乎游於大人君子之門也。”
明 唐順之 《鄭君元化正典序》:“至於方外之士亦往往能俶儻瓌怪以露其奇。”
清 龔自珍 《海門先嗇陳君祠堂碑文》:“開國以降,奇傑之士,達節之民,挺瓌怪之姿,躬淳古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