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女(青島小青島公園雕塑)

琴女(青島小青島公園雕塑)

《琴女》一位身姿曼妙、婉約清麗的裸體少女站在青島著名旅遊景點小青島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琴女
  • 創作人:張白濤
  • 形象:裸體少女
  • 最初的名字:《風之歌》
作品內容,創作背景,琴女傳說,

作品內容

一位身姿曼妙、婉約清麗的裸體少女站在青島著名旅遊景點小青島上,她高舉箜篌,踮腳眺望大海,"奏響了大海的協奏和城市的律動"。

創作背景

開放小青島要放座雕塑
1988年,35歲的張白濤開始創作他心目中小青島的標誌雕塑。幾個月後,泥塑小稿一出,裸體少女的形象引起了軒然大波。上世紀80年代初,對外開放的春風吹進島城,越來越多的外賓來到青島,然而那時的旅遊景點十分單調,不過是乏味的"三點一線"。
有人曾說,青島的百年神韻,一半在棧橋,一半在小青島。二者代表了青島的人文底蘊和歷史文化。當時棧橋已經對外開放,然而小青島卻還在封閉中。
在張白濤的記憶中,那是1987年冬天,市里作出決定,要求園林局對小青島重新規劃建設,闢為公園向市民開放。
市里決定整體規劃改造小青島時,他已調入園林局下屬單位雕塑廠工作。那次整體規劃改造工程,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為小青島打造一座標誌雕塑。
"當時也沒有招標一說,打造雕塑的任務自然落到雕塑廠的肩上。"張白濤說。
1988年夏天,小青島經過整修改造後正式對外開放,但雕塑方案還遲遲沒有落定。
靈感來自美麗傳說
1986年,為魯迅公園打造了標誌雕塑《魯迅》的張白濤承擔起了小青島標誌雕塑的創作工作。
"琴島""琴女"等悽美傳說和故事給了張白濤最初的創作靈感,傳說故事中少女遲遲守候的場景不時在他腦中閃現。
究竟是用寫實還是符號來表現心中的構思?時年35歲的張白濤決定,採用人體語言來表現。
事實上,當時的裸體藝術在中國還是個禁區。那時,中國對外開放還沒多久,張白濤也考慮過社會和公眾的心理接受程度。"藝術要緊扣時代脈搏,而作品也要考慮它所代表的城市形象和傳達的城市精神和品格。"張白濤說,裸體少女代表的是一種純潔和美麗,通過健美肌肉的塑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也代表這座城市的活力和朝氣。同時青島又是一座音樂城市,結合傳說故事,少女拉琴的形象躍入腦海中。然而在琴的選擇上,張白濤頗費了一番心思:古琴過於死板,小提琴太過西洋化。後來他想到了中國古老樂器箜篌,具有歷史感又有文化底蘊。
很快,他就拿出了設計方案,泥塑小稿完成。作品起初的名字並不叫《琴女》,張白濤給它起名《風之歌》,取自聶耳創作的第一首曲子。後來不知怎么傳播演化,幾乎沒人記起這座雕塑最初的名字,人們給了它一個通俗而大眾化的名字《琴女》。
裸體琴女引起一場爭議
在20世紀30年代,著名畫家劉海粟使用人體模特招來風波。但到1979年,唐大禧的裸體雕塑《猛士》仍然驚世駭俗,被人斥為"下流"、"有傷風化",甚至有人要求查辦作者。1980年,袁運生為首都機場創作的大型壁畫《潑水節———生命的讚歌》,因含有傣族婦女裸體沐浴的部分,曾一度被覆蓋。
1989年,《琴女》出生,雖未招致罵聲,但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市政府為此前前後後開了三四次專門會議,人們對此看法不一。不少人擔心用裸女會對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有人甚至用"不健康""有傷風化"等詞眼來表達他們的擔憂,還有人對張白濤說了:"我不懂藝術,提一些意見別見怪,裸體少女看著是挺漂亮,但為了避免不良的社會影響,最好在塑造時用布或飄帶等元素擋一擋關鍵部位。"
就在雕塑方案爭論不休時,青島一家知名企業找到了張白濤。青島對外開放後,這家公司從起步中謀求發展,公司領導人頗具宣傳策略,希望將他們公司形象作成雕塑,豎立在小青島,占據這個有利地勢擴大公司宣傳。張白濤認為,在這個代表青島文化和歷史的公眾場合,絕對不能豎立商業廣告,一定是要代表青島形象和精神文化的雕塑。
張白濤堅持自己的設計方案和藝術設計理念,在不同的聲音中,張白濤也聽到了"和聲"。原市裡的一位老領導力挺這一方案,"雕塑作品作為一種藝術,體現了青島的青春和美麗,青島已經是開放城市了,如果連一座裸體雕像都不能接受,還談什麼開放。"張白濤還記得這位老領導曾經的話語。同時這位老領導表示,要尊重藝術,堅決不準掛任何布條。
歷時6個月後,也就是1989年11月,高達2.8米的鑄銅雕塑《琴女》豎立在小青島廣場中間。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些人擔心的不良影響並沒有出現,甚至連一句批評和質疑聲都沒有聽到,來小青島旅遊觀光的人給予的更多是讚美和欣賞。
人們沒有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評價,而是心平氣和地從藝術角度來欣賞這個藝術作品。

琴女傳說

傳說中,琴女是一位仙女的化身。很久以前,青島還是個小漁村,村裡有個小伙子,他心地善良、吃苦耐勞,每天日出打魚日落回家。琴女看在眼裡,漸漸地愛上了他,,於是偷偷下凡,與他相戀,並結為夫妻。每天傍晚,琴女都會站在海邊撫琴,有了琴聲,即便是在大霧天,丈夫也能聽著琴聲歸航。後來,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他颳起一陣颱風,將小伙子的船掀翻了。琴女撫著琴在海邊等啊等,第一天丈夫沒有回來,第二天還是沒有回來……最後,痴情的琴女也跟著殉情了。但此後仍然能聽到海邊傳來的琴聲,人們說,是琴女的魂魄和琴聲幻化成海浪拍岸的聲音,訴說著對丈夫的思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