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紅釉

琅紅釉

琅紅亦稱琅窯紅,系以清康熙時督陶官廷極的姓氏而命名。琅紅乃仿宣德祭紅釉;但較祭紅為鮮,且珍有一種強烈的玻璃光澤,色澤絢麗、光艷奪目,是我國名貴銅紅釉中色彩最鮮艷的一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琅紅釉
  • 別名:琅窯紅
  • 特點:色澤絢麗、光艷奪目
  • 地位:名貴銅紅釉中色彩最鮮艷的一種
琅紅釉的特點是釉汁厚,釉面除大片裂紋外,還有不規則的牛毛紋;器物底邊由於釉汁的流垂凝聚,而近於黑紅;器物口部露骨多呈粉白、淡青或淺紅色。世有"脫口垂足琅不流"之稱。
琅紅釉以銅為著色劑,用1300度以上的高火度還原焰燒成。傳統的琅紅釉對燒成的氣氛,溫度要求很嚴,燒制一件成功的產品非常困難,所以當時有民諺說:"若要窮,燒琅紅"。

窯變釉即器物在窯內燒成時,由於窯中含有多種呈色元素,經氧化或還原作用,出窯後呈現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於其出現出於偶然,形態特別,人們又不知其原理,只知於窯內焙燒過程變化而得,故稱之為“窯變”,俗語有“窯變無雙”,謂其變化莫測,獨一無二。
窯變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現。最初,窯中出現窯變曾被視為不祥,尤其是官窯中出現窯變,往往被砸碎。久之,反而發現其形態極美,或如燦爛雲霞,或如春花秋雲,或如大海怒濤,或如萬馬奔騰,因而被視為藝術瓷釉為人們所欣賞。如宋代河南禹縣鈞窯生產的銅紅窯變,可謂變化莫測,鬼斧神工。清以前景德鎮窯偶爾燒制的窯變釉瓷多被搗毀,至清時則作為著名色釉而專門生產,據《南窯筆記》載,清代生產的窯變釉,雖入火使釉流淌,顏色變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預定為某種色澤,但已經能人為配置釉料,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窯變的規律。著名的如康熙朝創燒的豇豆紅、蘋果綠等品種。
琅紅釉
舊社會的古董鋪有句話說:“鈞窯掛紅,價值連城。”這種現象,一般人稱為“窯變”。
其實窯變的現象不僅見於鈞窯,也見於其它窯口,窯變也不只表現在釉色上,還表現在其它方面。它的含義很多,範圍頗廣。燒造瓷器,凡在開窯後發現不是預期的形狀或釉色,以至於傳世瓷器有時發生特異的情況者,都可說是“窯變”。《稗史彙編》說:“瓷有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同是一色,遂成異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謂窯變。”總而言之,大致可分為變形、變色、變質等數種。
單色釉瓷器近來成為頗受藏界關注的品種,市場走勢也逐漸強勁起來。在五彩繽紛的顏色釉中,窯變釉瓷器顯得十分獨特和奇妙。近年來,窯變釉在市場上的價格也開始逐漸上漲,目前,成交價過百萬元的窯變釉瓷已達到12件。
窯變釉,顧名思義,是器物在燒成過程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它本出於偶然,由於形態特別,人們又不知其原理,稱為“窯變”。明代時,人們無法預測窯變的發生,因此窯變曾被認為是不祥的“怪胎”,尤其是官窯出現窯變,往往被砸碎。此後,隨著窯變的時常出現,人們開始發現其獨特的形態美,或如夕陽晚霞,或似秋雲春花,更有大海怒濤,萬馬奔騰,因而窯變釉被作為一種藝術瓷釉為人們欣賞,如鈞窯的窯變、康熙琅窯紅、豇豆紅、蘋果綠等。窯變的缺陷美也逐漸得到人們的喜愛,窯火給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後反而讓人回味無窮,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記”之類的美稱。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時期,窯變已被視為一種祥瑞。據《南窯筆記》記載,清代生產窯變釉,入火使釉流淌,顏色變化任其自然,並非有意預定為某一種色澤,但基本已掌握了窯變釉的規律。
2004年,在中國嘉德推出的“飛鴻閣藏瓷”單色釉專題拍賣中,一件清乾隆窯變釉蓮蓬口瓶獲價165萬元,是該專題拍賣成交價最高的一件。2005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一件高17.4厘米的清雍正窯變釉貼浮雕螭龍尊估價150萬至200萬港元,成交價達258.4萬港元,是目前窯變釉瓷器中的最高價。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清雍正窯變釉三犧瓶拍得224.8萬港元的高價。有關專家認為,隨著單色釉瓷器逐漸被藏家所看重,窯變釉這種獨特的單色釉瓷也具有極大的收藏投資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