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詞語解釋)

琅玕(詞語解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琅玕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仙樹,其實似珠。《山海經·海內西經》:“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琅玕
  • 語言:中文
  • 拼音:láng gān
  • 詞性:名詞
  • 解析:其一指美玉,其二指珠樹
基本資料,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基本資料

拼音:láng gān
注音:ㄌㄤˊ ㄍㄢ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1.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white carnetian]∶似玉的美石。
    美人贈我金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漢· 張衡《四愁詩
  2. [jade tree]∶傳說和神話中的仙樹,其實似珠;比喻珍貴、美好之物。
    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山海經》
  3. [green bamboo]∶翠竹的美稱。
    剖劈青琅玕,家家蓋牆屋。——唐· 白居易詩

引證解釋

亦作“琅玕”。
  1. 珠玉美石
    書·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 孔 傳:“琅玕,石而似玉。” 孔穎達 疏:“琅玕,石而似珠者。”
    三國 魏 曹植美女篇》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王旭 《離憂賦》:“佩琅玕而服明月兮,裁青霞以為裾;懷真符而欲獻兮,顧君門而躊躇。”
    清 孫枝蔚 《牛飢紀事二十二韻》:“獸醫歸部伍,柴藥貴琅玕。”
  2. 傳說和神話中的仙樹,其實似珠。
    《山海經·海內西經》:“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 郭璞 註:“琅玕子似珠。”
    葛洪《抱朴子·袪惑》:“﹝ 崑崙 ﹞有珠玉樹,沙棠、琅玕、碧瑰之樹。”
    唐 杜甫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琅玕日應長。”
    劉基江上曲》之四:“琅玕不是人間樹,何處朝陽有鳳凰。”
  3. 指仙樹之實。
    孫枝蔚 《壽李書雲都諫》詩:“阿閣亘中天,其上巢凰鳳。飽食惟琅玕,亮音聞高罔。”
  4. 比喻珍貴美好之物。比喻佳肴
    《文選·張衡<南都賦>》:“揖讓而升,宴於蘭堂,珍羞琅玕,充溢圓方。” 李周翰 註:“羞,飲食也。琅玕,玉名,飲食比之。”
    陳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序》:“列珍羞於綺席,珠翠琅玕;奏絲管於芳園, 秦 箏 趙 瑟。”
  5. 比喻珍貴、美好之物。比喻優美文辭
    韓愈《齪齪》詩:“排雲叫閶闔,披腹呈琅玕。”
    楊珽《龍膏記·旅況》:“裁錦字,吐琅玕,有才無命說應難。”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七九:“手捫千軸古琅玕,篤信男兒識字難。”
  6. 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
    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詩:“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青琅玕。”仇兆鰲 註:“青琅玕,比竹簟之蒼翠。”
    梅堯臣《和公儀龍圖新居栽竹》之二:“聞種琅玕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來。”
    清 吳偉業 《又題董君畫扇》詩之二:“ 湘君 浥淚染琅玕,骨細輕勻二八年。”
  7. 冰凌
    周邦彥紅林檎近》詞:“風雪驚初霽,水鄉增暮寒,樹杪墮飛羽,檐牙掛琅玕。”
    范成大雪後苦寒》詩:“旋融檐滴凍琅玕,風力如刀刮面寒。”
  8. 闌乾,縱橫散亂貌。
    《隸釋·漢成陽令唐扶頌》:“君臣流涕,道路琅玕。”
    張煌言 《感遇》詩:“多少雄心空對酒,能無清淚滴琅玕。”此形容淚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