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園林

現代園林

現代園林是植物和現代建築物相結合的產物。

經歷了恢復-改造-減慢-停頓-加快五個階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園林
  • 恢復時期:1949—1952年
  • 第一個五年:1953—1957年
  •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發展基礎,發展階段,學術研究,現代園林理論,書刊,專家,名作,陶然亭,上海大觀園,亞龍灣蝴蝶谷,

發展基礎

城市現代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導致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人們渴望保護環境、改善環境、親近和回歸自然的願望,促使園林事業得以迅速發展。我國現代園林在繼承和借鑑的基礎上,經歷了園林與城市建築和城市設施從混合到磨合到融合3個階段,逐漸達成了一些共識,孕育了大園林理論。

發展階段

(1)、1949—1952年,國民經濟處於恢復時期,全國各城市以恢復、整理舊有公園和改造、開放私園為主,很少新建新的園林景觀;
(2)、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全國各城市結合舊城改造、新城開發和市政工程建設,大量建造新公園;
(3)、1958—1965年期間,園林建設速度減慢,強調普遍綠化和園林結合生產,出現了公園農場化和林場化的傾向;
(4)、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各城市的園林建設陷於停頓;
(5)、從1977年特別是1979年開始,全國各城市的園林建設在原有基礎上重新起步,建設速度普遍加快。

學術研究

中國現代園林與北歐現代園林之比較
1、傳統文化之本土文化;
2、現代園林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3、北歐現代園林中的本土文化;
4、中國現代園林中的本土文化;
5、北歐現代園林中的中國文化;
6、地域景觀下的本土文化傳承。
園林藝術的現代性與民族性--對中國現代園林藝術創作走向的思考
試論中國現代園林的構建
現代城市環境設計理論與實踐_園林景觀論文
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的重大轉變與對策
談我國現代園林中材料的運用與發展

現代園林理論

大園林理論
新興的園林理論——大園林理論:
1 大園林理論的萌芽
城市現代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導致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人們渴望保護環境、改善環境、親近和回歸自然的願望,促使園林事業得以迅速發展。我國現代園林在繼承和借鑑的基礎上,經歷了園林與城市建築和城市設施從混合到磨合到融合3個階段,逐漸達成了一些共識,孕育了大園林理論。
1.1 傳統園林——園林與城市建築和城市設施的混合階段
傳統園林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由於人們的需要而專門建立的模仿自然,供人觀賞、遊憩的場所。這個時期,主要是借鑑古典園林的造園思想,在一個個獨立的地域內建造一些公園、花園和紀念園等。事實上,這個時期很多的園林就是古典園林經過簡易的改造後,對外開放而形成的。這時的園林雖然結束了園林為少數人服務的狹隘,打開了對外開放,為大眾服務的“園門”,但畢竟園林還只是一個個獨立的園子,與城市建築、街道等城市設施沒有形成相互的聯繫。園林、建築、城市設施都是城市建設中的獨立體,是一種簡單的混合,是園林發展的初級階段。園林的研究主要偏重於古典園林造型和園林的觀賞性方面。
1.2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園林與城市建築和城市設施的磨合階段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進一步發展,生態惡化導致人們對綠色植物的渴望,因此產生了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理論。該理論強調城市園林建設點、線、面的結合,主張城市園林綠地要呈網狀、放射狀等系統方式滲入城市中。此時的園林雖然注重了改善環境的生態功能,但仍以觀賞為主,缺少多重功能兼顧。這個時期,園林開始探索服務大眾、與城市結合的途徑,有了較大的發展。園林與城市建築和城市設施雖然還存在距離和區別,但已有了一定的聯繫,形成了相互的滲透和磨合。這是園林發展的中級階段,園林研究也進入了生態研究和城市園林系統研究等方面。
1.3 大園林——園林與城市建築和城市設施的融合階段
近年來形成的大園林思想,是在傳統園林和城市園林綠地漸成系統的基礎上,繼承和借鑑古典園林理論、前蘇聯城市系統綠地規劃理論和起源於美國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論發展起來的。其核心是建設園林式的區域、城市甚至國家。實現大地景觀規劃,其實質應當是園林與建築及城市設施的融合,也即是說,將園林的規劃建設放到城市的範圍內去考慮,園林即城市,城市即園林。它強調城市人居環境中人與自然的和諧,以滿足人們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需求;滿足人們對建築室內外空間相互交融,以提供休閒、交流、運動、活動等工作和生活環境的需求;滿足人們對建築等硬質景觀與山石、水體和植物共同構築的環境美、自然美的需求,創造集生態功能、藝術功能和使用功能於一體的城市大園林。因此,大園林理論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必然,也是園林發展的必然,它使園林進入了與城市建築和城市設施融合的高級階段,也使園林進入了對園林藝術、園林生態和園林功能綜合研究的大園林階段。
2 大園林理論的內容
我國現代園林的發展經歷了曲折的歷程,從綠化、美化、系統綠化到現代城市大園林,園林工作者在不斷探索中,拓展壯大了園林學。園林學領域已經包含了傳統園林學、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和大地景觀規劃3個層次,已初步形成了以生態園林、城市系統綠化、景觀設計等為基礎的、有中國特色的、符合現代園林發展的理論,我們暫且歸納為大園林理論。
2.1 大園林理論的核心
大園林理論的核心是指園林不僅僅是要在有限的綠地上建造公園,也不僅僅是要規劃一個城市的園林綠地系統,而是要規劃一個區域、城市乃至整個國土的大地景觀,即大地景觀規劃,將整個區域、城市乃至整個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大園林,實現城市、區域乃至整個國家的園林化。也即是說,現代園林應當結合城市規劃和建築,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而不是單獨割裂開來談園林。吳良鏞教授也曾呼籲實現城市規劃、建築設計與園林設計融為一體的整體性城市建設,並在山東曲阜孔子研究院外環境規劃設計中,做了成功的嘗試。
2.2 大園林理論的內容
大園林理論的實質是園林內涵的擴大,使園林從狹隘的造園轉入整個區域或城市乃至大地的園林化,是園林與城市的融合,是由園林綠地系統向系統化城市大園林的轉化。大園林理論認為,園林應當是對一個區域或城市人居環境(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環境)整體的規劃和設計,並將重點放在城市開放空間上,用建築、山系、水體和植物等園林要素,構建具有生態、藝術和使用三大功能的城市大園林。因此,大園林理論應當建立在統領城市建築室外空間的基礎上,通過對城市規劃和城市建築的協調性研究,進行包括城市道路、路燈、構築物及其他市政設施等城市設施和綠地,並包括城市依託的自然環境在內的開放空間的環境設計,並積極參與城市規劃和建築外觀設計,構築園林化的城市空間。
2.3 大園林理論的宗旨
(1)大園林是園林生態功能、藝術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和諧統一 園林是藝術和功能的結合,具有改善生態、淨化環境的生態功能,創造意境、美化環境的藝術功能,以及供人遊憩、交流等等的使用功能。建設城市大園林就是要利用現代設計理念,結合現代城市建築、設施等,在首先滿足城市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植物、山石、水體和建築,構築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生態的、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城市人工環境,以實現園林三大功能的有機結合。
(2)大園林是城市建築、城市設施與園林藝術的和諧統一 我國傳統的城市園林只局限於城市的建築、道路及其他設施之外的空餘地塊,也即“建築優先,綠地填充”。而大園林理論要求園林去關注整個城市的整體性,即在規劃設計的城市生態環境中,科學地設定建築、道路和城市設施。換一句話說,就是要用城市的建築、城市道路、廣場等城市設施,與城市綠地共同構築一個整體性的城市大園林,實現“城市即園林,園林即城市”的構思。
(3)大園林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人居環境是一個囊括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複雜體系,其中最具人情味,最能體現人與自然合作的便是園林。園林是人工創造的,源出自然,高於自然的模擬自然生態的人居環境,園林創造過程實際上就是人與自然直接發生作用的過程,大園林思想就是要力求在人與自然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使人與自然共享與交融,以達到重塑人工模擬自然的城市環境,走出私密性的園居小圈子,走進人與人、人與自然共享與交融的人居環境的大天地。
3 傳統園林、城市綠地系統理論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論是大園林理論的三大支柱
繼承和借鑑是任何事業的途徑之一。當園林打開院牆,走向公眾參與的開放空間時,西方也開始反省與過分對立的態度,向東方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兩種文化的撞擊,勢必會產生很多新的契合點,使園林走向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大園林理論雖已形成,但畢竟還很稚嫩,還有許多尚待解決,如:園林的設計理念,現代城市建設思想對園林觀念的和要求,現代園林體制的改革,建築、城市設施與園林融合的原理和,園林的功能,園林涉及的範圍,園林設計師的知識結構和地位,園林專業學科建設和課程設定等等。我們必須在繼承傳統園林的基礎上,借鑑和吸收國外的先進理論,加以研究和提高,並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使它逐漸發展壯大,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3.1 傳統園林理論是大園林理論的立足之本
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為我們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也為我們留下了輝煌的園林遺產。中國的古典園林,尤其是私家園林,在明清時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在造園上深受繪畫、詩歌的影響,講求師法自然,重在詩情畫意,以創造意境為園林設計的核心,其實質是以“咫尺”塑造“自然”,表達了古人順應自然、利用自然,將人工美融入自然美,使園林成為大自然的組成部分的天人合一的園林觀。在園林設計中,講究以人為本,人與自然要素(建築、山石、水體、植物)以及自然要素之間的有機結合,形成一系列的景觀構圖,彼此協調互補,在園林總體上達到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境界,滿足園主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需求。大園林理論作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園林理論,就應該繼承和吸收古典園林的創作理念,結合現代工藝和手法,根據現代人行為模式和欣賞水平,在園林的內涵和思想方面下功夫,創造出人、自然、建築彼此和諧的、具有豐富內涵的城市開放空間。
3.2 城市綠地系統理論是大園林理論的生存之道
城市園林綠化系統理論,強調從生態學的角度深化園林理論的研究,力求建立生態健全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希望通過不斷延伸和滲透,有效地拓寬園林的範圍,增加城市綠量;並通過研究,在城市環境下改善園林植物生存條件,發展適應城市生態環境的園林植物種類與品種,以保證綠地的質量。強調一個城市,首先要擁有相當的綠量,並通過合理布局,達到良好的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淨化環境,改善環境質量,是綠色植物特有的功能,是園林的三大功能之一,也是現代園林研究的重點,大園林理論必須注重生態研究,也要採用屋頂花園、垂直綠化等方法,盡一切可能擴大綠量並構成有機的系統。
3.3 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論是大園林理論的發展方向
Landscape architecture起源於美國,是國際通用的學科代名詞,是針對開放空間及其相關領域,並且強調這些空間設計的意義、重要性和可用性的一門學科,國內有多種譯法,但大多譯為“景觀設計學”,1996年被全國自然名詞審定委員會正式確認其為“園林學”的名稱。Landscape architecture從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人類文化出發,將藝術和科學的原理到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的研究、規劃和管理中,創造出以人為本的、藝術的、生態的城市整體環境。經過100多年的發展,Landscape architecture已經形成了以城市景觀環境形象、環境生態綠化、大眾行為心理3個方面為研究對象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其學科的涵蓋範圍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園林學範圍,這是大園林理論應當充分借鑑的。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大園林理論,就是要在具有豐富內涵和文化的基礎上,研究城市生態和城市開放空間的規劃與建設,達到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和園林設計三位一體,創造人性化的、生態的、藝術的人居環境。
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對園林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我國現代園林在觀念、體制、專業、設計理念、園林實踐等等諸多方面還相對滯後,無法滿足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Landscape architecture專業是城市建設的三大支柱之一,Landscape architecture規劃師與城市規劃師和建築設計師三足鼎立,成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這應該成為我國園林學的發展方向。我們應儘快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園林理論體系,以指導中國現代園林實踐。

書刊

《現代園林》
《現代園林》是甘肅省農業信息中心與中國農業大學觀賞園藝與園林系聯合主辦的技術性期刊,已被CNKI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等收錄。主要刊登現代園林論壇、園林歷史與文化、園林名家與名作、園林與景觀生態、綠地規劃與園林設計、園林植物資源與套用、城市綠化技術、園林資材與施工、園林植物養護、園林政策法規、園林經營管理、信息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完整介紹某一研究課題的最新成果)、研究報告(報導某項研究工作階段性成果或部分工作進展)和研究簡訊(簡要報導研究工作的最新進展或初步結論)。

專家

趙林聲,我國首屈一指的園林綠化專家,將園林綠化與易學、風水學結合起來,是國際著名的易學家、園林風水大師,武當山元極門第一十四代傳人,道號南山道人,因其於園林設計、園林綠化等建築藝術領域的獨到的見解,被譽為繼李時珍之後,對植物性質了解最透徹的中國人,於2001年被台灣大學聘為榮譽教授,被尊為“華人園林風水第一人”

名作

陶然亭

位於北京市南二環陶然橋西北側。全園總面積59公頃,其中水面17公頃。1952年建園。它是建國後,首都北京最早興建的一座現代園林。其地為燕京名勝,素有“都門勝地”之譽,年代久遠,史跡斑駁。名聞遐邇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座落在這裡。秀麗的園林風光,豐富的文化內涵,光輝的革命史跡,使她成為旅遊觀光勝地。
陶然亭陶然亭

上海大觀園

上海大觀園是一個大型仿古建築群和現代園林。位於澱山湖的東岸,分東、西兩大景區。東部以上海民族文化村梅花園桂花園為主要景觀。西部則是根據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筆意,運用中國傳統園林藝術手法建成的大型的仿古建築群體。東部景區面積9公頃,古典建築近8000平米,有大觀樓、怡紅院瀟湘館蘅蕪苑等20多個建築群。
上海大觀園上海大觀園

亞龍灣蝴蝶谷

亞龍灣蝴蝶谷亞龍灣大小龍灣湖的後部,是中國第一個大型網式蝴蝶園。 總占地面積1.5公頃是集科普、觀賞、購物為一體的現代園林旅遊景點。擁有300平方米的大型蝴蝶標本展示廳,占地1500平方米的大型不鏽鋼網式蝴蝶園,尤其是占200平方米蝴蝶繁殖網內匆匆的生物交配現象,令遊人酣暢淋漓地拍手叫絕。中國現代園林欣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