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別行政村

行政村隸屬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公信鄉,到公信鄉道路為水泥公路,交通方便,距孟連縣50 公里。東鄰糯董村,南鄰糯董村,西鄰公信村,北鄰廣科村。

轄班卡一、二自然村佤族一、二自然村,拉祜族一、二自然村,馬牙白一、二、三自然村,回布自然村,芒得一二自然村等12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班別行政村
  • 面積:72.43 平方公里
  • 人口:3200 人
  • 海拔 :1,100.00 米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新農村建設,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公信鄉,到公信鄉道路為水泥公路,交通方便,距孟連縣50 公里。東鄰糯董村,南鄰糯董村,西鄰公信村,北鄰廣科村。轄班卡一、二自然村,佤族一、二自然村,拉祜族一、二自然村,馬牙白一、二、三自然村,回布自然村,芒得一二自然村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07戶,有鄉村人口3200 人,其中農業人口 3200人,勞動力214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44 人。全村國土面積72.43 平方公里,海拔 1,100.00 米,年平均氣溫 1,356.00 ℃,年降水量 21.00 毫米,適合種植 稻穀-玉米-茶葉-小紅米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8,177.00 畝,人均耕地 1.6 畝,林地 30,872.00 畝。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3710.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18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177.00 畝(其中:田2,996.00 畝,地 5,181.00 畝),人均耕地 1.60 畝,主要種植 稻穀-玉米-茶葉-小紅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30,872.00 畝,主要種植 茶葉、橡膠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9,259.00 畝。有 鐵礦等資源。

新農村建設

班別村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村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村容村貌整治為切入,以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通過加強基礎建設、改造農村環境、發展農村產業、創新農村管理機制、改變農村精神風貌,構建和諧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加強產業建設,確保農民收入快速增長。在鞏固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鞏固和提升茶葉產業,大力發展畜牧業,蠶桑產業。力爭"十二五"期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二、加強基礎建設設施,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道路、農田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在提高通往各自然村道路等級;不斷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加強對現有農田灌溉溝渠的修復,提高耕地的有效灌溉率。
三、整治村容村貌,美化農民居住的生活環境。搞好人畜分居工程,培養村民的環保意識和衛生意思,完善村規民約, 積極開展"五改"(即改水、改路、改房、改廁、改灶),大力治理"五亂"(即柴禾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流、糞土亂放、畜禽亂跑),全面清除村莊"髒"、"亂"、"差"。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諧、文明、進步。四、發展社會事業,推行文明民主。積極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力爭到2015年底農民參合率達100%。加強農民協會建設,維護好農民利益。逐步建立和完善民主議事制度、村務公開制度、村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村民會議制度,健全村民"一事一議"的籌資酬勞制度,全面完善和規範村級各項事務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