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綠道網

珠三角綠道網

廣東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提出,從2010年起,廣東將用3年左右時間,在珠三角地區率先建成總長約1690公里的6條區域。構成珠三角綠道網的主體框架,將綠道打造成為廣東省的“標誌工程”。2012年後,引導珠三角綠道網向省內東西北地區延伸。力爭一年基本建成,兩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將珠三角綠道網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標誌性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三角綠道網
  • 地址廣東
  • 提出時間:十屆六次全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 起步時間:2010年
  • 持續時間:3年左右時間
  • 成就:“標誌工程”
概況,綠道走向,綠道分類,規劃,綠道範圍,意義,名詞解釋,最早綠道,綠道縱覽,美國東海岸綠道,英國倫敦“綠鏈”,德國魯爾區,法國羅亞爾河綠道,

概況

《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建設宜居城鄉的實施意見》發布。《實施意見》要求,逐步開展6條區域綠道的建設工作,構建珠三角綠道網,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將廣東省建成安居、康居、樂居、具有嶺南特色的宜居城鄉。將珠三角綠道網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標誌性工程。《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編制省立公園——珠江三角洲綠道建設規劃”的任務要求,將把公園、自然保護地、名勝區、歷史古蹟及其他高密度住宅區內的開敞空間聯繫起來,構建珠三角綠道網,並選取若干“區域綠道”,按照“省立公園”的模式進行保護和利用。
綠道網示意圖綠道網示意圖
自2010年起,將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珠三角地區率先建成6條區域綠道,串聯200多處主要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郊野公園、濱水公園和歷史文化遺蹟等發展節點,連線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區,服務人口約2565萬人。

綠道走向

1號綠道:主線長約310公里,沿珠江西岸布局,以大山大海為特色,西起肇慶波海湖公園,經佛山、廣州、中山,至珠海觀澳平台,途經50多個發展節點。
一號線起點一號線起點
2號綠道:主線長約470公里,沿珠江東岸布局,以山川田海為特色,北起廣州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經增城東莞深圳,南至惠東稔平半島巽寮休閒度假村,途經50多個發展節點。
3號綠道:主線長約360公里,橫貫珠江三角洲,以文化休閒為特色,西起江門帝都溫泉,經中山、廣州、東莞、東至惠州橫瀝黃沙洞自然保護區,途經60多個發展節點。
4號綠道:主線長約220公里,縱貫珠江三角洲中部,以生態休閒為特色,北起廣州芙蓉嶂水源保護區,向南途經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溫泉度假村,途經20多個發展節點。
5號綠道:主線長約120公里,縱貫珠江三角洲東部,以生態休閒為特色,北起惠州羅浮山自然保護區,途經東莞、深圳,南至深圳銀湖森林公園,途經20多個發展節點。
6號綠道:主線長約210公里,縱貫珠江三角洲西部,沿西江布局,以濱水休閒為特色,北起肇慶貞山,向南途經佛山、江門,南至江門銀湖灣濕地古兜溫泉,途經16個發展節點。
珠江新城臨江大道綠道工程珠江新城臨江大道綠道工程

綠道分類

分為3類:生態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生態型區域綠道 主要沿城鎮外圍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線設立,通過對動植物棲息地的保護,創建,連線和管理,來維育珠三角地區的生態環境和保障生物多樣性,可供進行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生態型綠道控制範圍寬度一般不小於200m。
郊野型區域綠道 主要依託城鎮建成區周邊的開敞綠地,水體,海岸和田野設立,包括登山道,棧道,慢行休閒道的形式,旨在為人們提供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綠色休閒空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郊野型綠道控制範圍寬度一般不小於100m。
都市型區域綠道 主要集中在城鎮建成區,依託人文景區,公園廣場和城鎮道路兩側的綠地設立,為人們慢跑,散步等提供場所,發揮貫通珠三角綠道網的作用。都市型綠道控制範圍寬度一般不小於20m。

規劃

結合珠三角城鄉空間布局、地域景觀特色、自然生態與人文資源的特點,根據綠道所處位置和目標功能的不同,《綠道網規劃綱要》將珠三角區域綠道分為生態型、郊野型和都市型三種類型,並提出了分類建設指引。《綠道網規劃綱要》結合珠三角資源和城鄉發展布局、生態環境保護、區域交通網路建設等實際情況以及各城市的發展意願,研究提出了珠三角綠道網總體布局的構想,包括主要功能、路線走向等主要內容。

綠道範圍

綠道網是一個開放的線性空間,除以下允許保留和進入的用地類型或項目外,在綠道控制範圍內嚴格限制與區域綠道功能不兼容開發項目的進入:
1、耕地,園地,林地,水域,濕地;
2、公共性開敞綠地:各類公園,遊樂園,野營基地,野生動物園名勝古蹟等;
3、體育運動設施:高爾夫球場,滑草場,賽馬場,馬術表演場等;
綠化比率高,景觀佳或曠地型用地:自來水廠,小型污水廠等大型公共設施以及現存的具有嶺南特色的村落等;
4、生產性綠地:花圃,苗圃植物園等;
5、遊憩服務設施:農家樂漁家樂,燒烤場等;
6、其它:紀念性林地,防護林等。

意義

綠道網意義重大,可以解決珠三角結構性生態廊道保護體系缺失的問題,滿足城鄉日益增長的親近自然的需求,為進一步擴內需促增長,轉變發展模式提供新載體,為推動珠三角生態保護和生活休閒一體化及城鄉建設奠定基礎。
綠道是一種線形綠色開敞空間,通常沿著河濱、溪谷、山脊、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內設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景觀遊憩線路。

名詞解釋

綠道:查理斯·萊托的經典著作《美國的綠道》這樣定義:綠道是連線公園、自然保護地、名勝區、歷史古蹟等與高密度聚居區之間的開敞空間紐帶。它可能沿著河濱、溪谷、山脊線等自然走廊,或是沿著用作遊憩活動的廢棄鐵路線、溝渠、風景道路等人工走廊。
綠道按照等級和規模劃分,可以分為區域綠道、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
綠道網是由眾多區域綠道、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構成的網路狀綠色開敞空間系統。這些綠道通過腳踏車道和步行道,將珠三角具有較高自然和歷史文化價值的各類郊野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歷史古蹟等重要節點串聯起來,同時建設完善的配套設施並對一定寬度的綠化緩衝區實施空間管制,融合環保、運動、休閒和旅遊等多種功能,在構築珠三角區域生態安全網路的同時,為廣大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遊憩空間。

最早綠道

“綠道”思想的源頭可以追溯到美國景觀設計大師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67年完成的作品:波士頓公園系統規劃(Boston Park System)。其設計理念是:改良美國城市環境,在都市之中保留、恢復自然,以期實現人與自然在城市工業社會之中的和諧關係。該規劃將北國東部城市波士頓的四個大型公園以及其他的綠地系統聯繫起來,長達25 公里。

綠道縱覽

美國東海岸綠道

從美國北部的加拿大邊境延伸至美國南部佛羅里達州,全長約4500公里,是全美首條集休閒娛樂、戶外活動和文化遺產旅遊於一體的綠道,連線了兩個國家、15個州、1個特區、23個大城市和122個城鎮及重要的州府、大學校園、國家公園、歷史文化遺蹟。美國綠道建設的要求是:所有居民都應能在15分鐘內從家或工作場所到達最近綠道。

英國倫敦“綠鏈”

1929年,英國倫敦區域規劃委員會制定了《倫敦開敞空間規劃》,引入了綠化隔離帶概念。1976年後的倫敦規劃繼承並發展了“綠道”理念,並將該理念加以延伸,形成包含不同類型的綠色通道組成的“綠鏈”(green chain)理念,其目的除了保護大多數開敞空間之外,還重視開發這些綠色通道的旅遊休閒潛力。

德國魯爾區

為改善舊工業區及舊城區的城市形象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德國魯爾區將“綠道”建設與工業區改造相結合,通過7個“綠道”,將原本髒亂不堪、破敗低效的工業區,變成了一個生態安全、景色優美的宜居城區。目前,魯爾區已成功整合了區域內17個縣市的“綠道”,並在2005年對該“綠道”系統進行了立法,確保了跨區域“綠道”的建設實施。

法國羅亞爾河綠道

法國羅亞爾河流域綠道法文名稱“La Loire à vélo”,意譯即“騎腳踏車的羅亞爾河”。此“綠道”位於法國中西部地區,全長近800公里,橫跨法國羅亞爾大區和中央大區兩個行政大區、6個行政省、8個大中城市以及1個地區級自然公園,沿途設有14個腳踏車租賃和維修服務點,150個可接待腳踏車的餐飲住宿點,集休閒娛樂、戶外活動和自然文化遺產旅遊於一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