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鞭亭

玩鞭亭

玩鞭亭》是宋朝詩人張憲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玩鞭亭
  • 創作年代:宋朝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張憲
詩詞正文,內容梗概,角色介紹,

詩詞正文

畸烏壓營營作聲,紅光紫電圍金鉦。
黃須小龍馬上嘯,白日飢豺夢裡驚。
老奴怒擲珊瑚枕,追兵起合疏璃井。
巴馬東歸疾似風,道旁遺烘如水冷。
健兒空玩七寶鞭,荊台老姥空誰傳。

內容梗概

“玩鞭春色”,由玩鞭亭和夢日亭組成,是蕪湖古八景之三,新十景之四。玩鞭亭原座落在城區北郊二十里舖,即蕪湖至南京古道之旁。夢日亭位於城東晉代王敦城所在地,明代嘉慶前已毀,後多次重建。玩鞭亭明清時代尚存,清末毀。1983年,為恢復這一名勝古蹟,在城北汀棠公園重建了玩鞭亭。即今日“玩鞭春色”所在地。
《蕪湖縣誌》說,玩鞭亭和夢日亭是北宋元豐七年(1085),蕪湖東門承天院方丈蘊湘主持興建的。其中玩鞭亭形態最美,座落的環境最佳。因此,元代蕪湖縣令歐陽玄主持確定蕪湖八景時定名玩鞭春色,列為第三位。據記載,當時這裡古木參天,阡陌縱橫,流水潺潺,村舍錯落,玩鞭亭掩映其中,成為蕪湖一大遊覽勝地。每逢春天,更是萬紫千紅,百花齊放,如同一幅錦繡江南山水畫卷,終年遊人如織,車馬喧囂,熱鬧非凡。明代進士李堂的《玩鞭亭》一詩,描寫了這裡的風光。詩曰:“風暖雲閒上此亭,亭花爛漫鳥叮嚀。平疇一雨添新綠,隔岸雙峰送晚晴。遊子踏歌何日倦,田家作社幾人醒。欲將此景歸圖畫,彩筆爭如造化靈。”李堂說的“雙峰”是指天門山。說明登上玩鞭亭可看到遠處天門山的奇景,近處更是猶如“圖畫”。南宋王象之的《輿地紀勝》說:“玩鞭亭……亭翼然中道……登斯亭而眺矚,檐牙之清曠,舟之新鮮,而以掩映卓煥“晴嵐”、滴翠之餘,以壯吾邑之遐觀。這裡說出了玩鞭亭彌補了蕪湖遠景之不足。
玩鞭春色流傳的是一則真實的歷史趣聞,見於《晉書·明帝紀》和《王敦傳》。《明帝紀》記載:東晉太寧二年(324)“六月,敦將舉兵內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駿馬微行,至於湖(即蕪湖),陰察敦壘而出。有軍士疑帝非常人。又敦正晝寢,夢日環其城,驚起曰:“此必黃須鮮卑奴來也。”……於是使五騎物色追帝。帝亦弛去,馬有遺糞,輒以水灌之。見逆旅賣食嫗,以七寶鞭與之,曰:‘後有騎來,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問嫗,嫗曰:‘去已遠矣。’因此鞭示之。五騎傳玩,稽留遂久。又見馬糞冷,以為信遠而止不追,帝僅而獲免。《王敦傳》說:王敦“怒形蜂目”,“務自矯厲,雅尚清談,口不言財色。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於江左,專任閫外,手控強兵,群從貴顯,威權莫二,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遂引劉隗,刁協等以為心膂。敦益不能平,於是嫌隙始構矣。”“敦黨吳興人沈充起兵應敦。敦至蕪湖,又能上表罪狀刁協。”“敦兄含時為光祿勛,叛奔於敦。”這裡說的是晉元帝永昌元年(322),武昌守將王敦謀反,妄圖奪取王位。他起兵武昌,進攻都城南京,帶兵沿江東下,占領蕪湖,在蕪湖高築營壘,名為王敦城。晉明帝太寧二年(324)五月,他假傳聖旨,封其養子王應為武衛將軍、兄王含為驃騎大將軍。同時“帝所親信”“殺之而盡滅其族”。六月準備舉兵攻打都城南京。明帝暗中得到這個訊息後,怒火填胸,準備及時討伐王敦。之前“屢遺大臣訊問其起居”,麻痹王敦。接著又身穿便衣,偽裝成平民,騎著巴滇駿馬,親自領二三隨從自南京馳往蕪湖,暗地察著王敦的軍事營壘。王敦士兵發現來者雖然衣著簡便,但是氣宇不凡,懷疑為“非常人”。這時,正在午睡的王敦,“夢日環其城”上,猛然驚醒過來,起床對部下說,一定是“黃須鮮卑奴”來蕪湖偷看我的軍營了,因為明帝的母親是鮮卑族人,明帝的相貌很象他的舅舅,長著黃色鬍鬚。所以王敦鄙視地稱明帝是“黃須鮮卑奴”。這時候,明帝已策馬向京城南京馳去。王敦立即選派五名精悍的騎兵,沿著蕪湖至南京的道路追殺明帝。明帝在返回途中預料到王敦要派兵追殺自己,跑到蕪湖郊區二十里舖時,他遇到一位賣食品的老太婆,立即將自己的七寶鞭給她,並對她說,如果後面有騎兵來,請將這七寶鞭給他們看。說完便揚鞭催馬向南京方向急馳而去。不一會,王敦的五名騎兵果然趕到二十里舖,他們問路邊的這位老太婆,是否見到幾位騎馬的人從這裡過去了。老太婆回答說,是有幾位騎馬人,但是他們已經走過去多時了。她說完就將七寶鞭遞給他們看。這七寶鞭色彩斑爛,玲瓏剔透,十分漂亮,把五名騎兵吸引住了,相互傳看,愛不釋手,玩了好久,耽誤了時間。同時騎兵又發現馬糞也冷了,以為明帝已經走遠了,沒有再追。明帝就是以這一巧妙的計策,逃脫了王敦的追殺,安全地回到南京。七月,王敦就憤惋而死。
關於這一史實,我國還有不少古籍有記載,唐代劉禹錫(772-842)在《歷陽書事》一書中有“夢帝日環營”之句。《太平寰宇記》說,蕪湖“為江津之要區”,“晉為重鎮,謝尚、王敦皆鎮於此。”胡三省注引陸游語說:“蕪湖即於湖”。這個故事最早記載是南朝劉宋劉慶義的《世說新語》:“大將軍(敦)既為逆,頓軍姑孰,晉明帝以英武之才,猶相猜憚,乃著戌服,騎巴賓馬,裹一金馬鞭,陰察軍形勢。未至十餘里,有一客姥居店賣食,帝過愒之,謂姥曰:‘王敦舉兵圖逆,猜害忠良,朝庭駭懼,社稷是憂,故句攵勞晨夕,用相覘察,恐形跡危露,或致狼狽,追迫之日姥其匿之。’便與客姥馬鞭而去。行敦營,匝而去,軍士覺之,曰:‘此非常人也。’敦臥,心動曰:‘此必黃須鮮卑奴來。’命騎追之,已覺多許里,追士因問向姥:‘不見一黃須人騎馬度此邪?’姥曰:‘去已久矣,不可復及。’於是騎人息意而返。與劉義慶同時代人劉叔敬在他的《異苑》一書中也有同樣的記載。
歷代詩人關於“玩鞭”、“夢日”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史事吟詠很多。現存最早的詩是唐代溫庭筠(約812-866)的《湖陰曲》,詩云:“祖龍黃須珊瑚鞭,鐵驄金面青連錢。虎髯拔劍欲成夢,日壓賊營如血鮮。海旗風急驚眠起,甲重光搖照湖水。蒼皇追騎塵外歸,森索妖星陳前死。五陵草碧春萋萋,灞川玉馬空中嘶。羽書如電入青鎖,雪腕如槌催畫革卑。白虬天子金鍠釒芒,高臨帝座回龍章。吳波不動楚山晚,花壓欄桿春晝長。”宋代蘇轍(1039-1112)也寫了一首《湖陰曲》:“老虎穴中臥,獵夫不敢窺。驊騮服箱驂盜驪,巡城三匝漫不知。帳中晝夢日繞壁,驚起知是黃須兒。馬鞭七寶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遺矢如冰去已遙,明日神兵下赤霄。荒城至今人不在,狐兔驚走風蕭蕭。”這兩首詩均痛斥了王敦叛國謀反的罪惡行為,但是詩的題目卻是作者讀《晉書》斷錯了句,誤以為“湖陰”是地名。這是古書不加標點符號造成的笑話。《晉書·明帝紀》原文應當是明帝“至於湖,陰察敦營壘”,溫庭筠卻錯誤地斷句為“至於湖陰,察敦營壘”。溫庭筠斷句之誤,造成了以訛傳訛。不但蘇轍接著錯,中唐詩人許嵩在《建康實錄》中也說:“王敦在湖陰謀舉逆”,又說王敦“屯於湖陰”。宋及宋以後重印的史籍均這樣記載,未得到更正。還是宋熙寧進士、“蘇門四學士”之一張(1054-1114)發現了這個問題,特地寫了一首《於湖曲》並加序言“正其是非”。序言說:“按《晉書·地誌》有於湖而無湖陰。本紀雲‘敦屯於湖’,又曰‘帝至於湖,陰察營壘而去’。頃予游蕪湖,向父老‘湖陰’所在,皆莫知之也。然則‘帝至於湖’當斷為句。乃作《於湖曲》以遺之,使正其是非雲。”其詩云:“武昌雲旗蔽天赤,夜築於湖洗鋒鏑。巴滇騄駿風作蹄,去如滅沒來不嘶。日圍萬里纏弧壁,兵氣如霸已潛釋。蛇予賊士識天顏,玉帳髯奴落妖魄。君不見銅陀陌上塵沙起,鐵騎春來飲水。浮江天馬是龍兒,蹙踏揚州開帝里。王氣高懸五百秋,弄兵老濞空白頭。石城戰骨臥秋草,更欲君王分上流。”
宋代玩鞭亭、夢日亭建成後,登亭賦詩的人更多了。有“文章天成”、“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之稱的黃庭堅(1045-1105)曾寫了《玩鞭亭》詩。詩云:“駿馬豈能追晚日,將軍莫悔玩遺鞭。高才共賦新亭句,逸翰重將舊曲鐫。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當年七寶鞭。”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1132-1169)也寫了《滿江紅·於湖玩鞭亭》詞:“千古淒涼,興亡事,但悲陳述。凝眼望,吳波不動,楚山叢碧。巴滇綠駿追風遠,武昌雲旆連江赤。笑老奸,遺臭到如今,留空壁。”宋嘉祐進士、禮部員外郎楊傑(約1078前後)到蕪湖遊覽夢日亭後作了《夢日亭》詩一首。詩曰:“晉祚衰微鼎欲遷,夢驚宮壘日迴旋。強臣駕馭無長策,追騎留連七寶鞭。險捋虎鬚曾倖免,怒形峰目亦徒然。誰能仗策平凶亂,千古荒城鎖暮煙。”南宋詩人呂本中,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等均登亭作了詩篇,生動地描述了王敦謀反、明帝陰察王敦營壘和玩鞭的故事。玩鞭亭、夢日亭經過歷代重建,到清代仍然存在。清人劉瓚作的《重修玩鞭亭記》說:“距赭北十數里、有亭翼然道中者,即八景中所謂玩鞭春色也。亭之建,始於宋東承天沙門蘊湘。”清代禮部尚書黃鉞(1750-1841)的《於湖竹枝詞》中有《夢日亭》詩,描寫了夢日亭的景象。詩云:“梅築園林夢日亭,城根無復紫柴荊。載花種藥知何處,虎帳龍媒屬老兵。”黃鉞在詩的自注中說:“夢日亭在城東,今為蕪采營火藥局。消尺木(1596-1673)移詩:‘老病風前猶種藥,傷心雨後亦栽花。’梅築尺木園名,梅詩話《題夢日亭》詩:‘虎帳覺來驚日墮,龍媒嘶去逐流星’。”傳說,晉明帝為了感謝二十里舖老百姓幫助他脫險,特地賜這裡百姓晉姓。現在,這裡姓晉的人家仍很多。
今天,玩鞭亭所在地汀棠公園,是蕪湖一大遊覽勝地。新建的玩鞭亭,婷婷玉立在園中,亭高十米,二層,八角,十二柱落地,內有迴廊。亭內上方有晉明帝巧計退兵的彩色壁畫四幅。著名書法家陳叔亮題匾,琉璃瓦蓋頂,十分雄偉壯觀。汀棠公園占地四十三公頃,水面三十三公頃,東西陸地與長堤相接。水中有小島二座,一是珊瑚枕,面各五畝。二是三畝島,面積三畝多。園中垂柳繞堤,樹木成林,徽派建築,白牆黛瓦,一派蘇州園林景象。水上有遊船、小屋,遊人可以隨時喚渡和住宿。園內築有巴騮山、假山、鐘亭、曲橋、琉璃井、古柏、香樟、花草、樓閣,相互掩映。湖面天光雲影,游舟點點。岸上亭閣參差,風光如畫。

角色演員介紹

晉明帝,司馬紹,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晉元帝司馬睿長子[1],晉簡文帝司馬昱異母兄,母宮人荀氏,東晉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間在位。“帝所生母荀氏,燕國人,故貌類焉”。黃須指的是黃鬍子,可見司馬紹的相貌特徵就是金髮黃鬍子,具有白種人的相貌特徵。王敦稱司馬紹為“黃須鮮卑奴”,並稱“帝狀類外氏,須黃,敦故謂帝雲”,明確指出司馬紹的相貌與其母族相近,說明其母族的相貌具有白種人的特徵。既然司馬紹被稱為“黃頭鮮卑奴”或“黃須鮮卑奴”,其生母荀氏應為鮮卑人
王敦:266年-324年,字處仲,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為東晉丞相王導的堂兄。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與王導一同協助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成為當時權臣,但一直有奪權之心,最後亦因而發動政變,史稱王敦之亂。後來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