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剪刀

王麻子剪刀

王麻子剪刀是北京市的傳統工藝品。王麻子刀剪鋪是享譽國內外的一家老字號店鋪。清朝順治八年(1651),在北京菜市口出現了一家以經營剪刀火鐮為主的店鋪。這家主人姓王,臉上長有麻子,人稱王麻子,他專門收購民間打制的剪刀,而且每次都是親自挑選,嚴把質量關,堅持看外觀,看刃口,看剪軸,試剪刃。試手感。只有經過他檢驗合格的剪刀,才能拿到櫃檯上出售。因而這家剪鋪很快便以其質量上乘而聞名,各地的客人也紛紛慕名前來購買,人們都稱這家的刀剪為“王麻子刀剪”,於是這家店也被稱為“王麻子剪刀鋪”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麻子刀剪
  • 創建時間:清朝順治八年(1651)
  • 民眾譽稱:“黑老虎”
  • 特點:軸粗有力,剪尖靈巧,槽口易磨等
  • 破產時間:2002年5月31日
  • 資產總額:12836689.71元
歷史,相關故事,產品特點,成就,現狀,破產安置,未來發展,原因啟示,

歷史

"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這是近代在剪刀行業中出現的兩名"狀元"。
王麻子剪刀王麻子剪刀
老北京的王麻子刀剪鋪原是宣武門外菜市口附近的一家賣火鐮、剪刀的雜貨鋪,鋪名"刀順號"。開設於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掌柜的姓王,因臉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顧客直呼其"王麻子"。他的柜上並不製作剪刀,全靠從民間剪刀作坊躉購。為保征質量,掌柜的親自下去選貨,堅持以"三看"、"兩試"進行驗收。三看是:看外觀、看刃口、看剪軸;兩試是:試剪刃、試手感。凡經不起三看、兩試的一律不收。只有頭流的上品才能拿到門市櫃檯上去賣,所以這個雜貨鋪的剪刀以質量好而四遠聞名,不論本市和外地的都慕名而來選購。人們都不約而同地稱這個貨鋪為"王麻子刀剪鋪"。
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王麻子後代接辦雜貨鋪,正式掛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改以經營剪刀為主,並在所銷售的剪刀上均鐫有"王麻子"三字作標誌。為了作宣傳,闖牌子,王麻子剪刀鋪不光在門市上售貨,還要派人走街串巷、赴廟會、下農村,以擴大銷路。王麻子剪刀鋪賣出的剪刀都裝在一個印有"王麻子"字樣的紙袋裡,上邊印著如在一年之內,發生某種損壞情況,包換包退字樣。它說到做到,即使有超過一年損壞而要求退換的也照樣辦理。民國後,在激烈的商品競爭中,北京很多地方出現了"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等招牌,企圖用以假亂真的辦法爭取顧客,但都沒有能夠立足。宣武門菜市口這家掛著"三代王麻子"招牌的老字號始終在商品質量上領先。50年代初期,東便門至天壇一帶仍有 20餘家手工業刀剪作坊繼續為王麻子刀剪鋪加工,進貨仍按過去的標準進行驗收。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廠,後又在北郊沙河建起了新廠房,充實了設備,進一步改進工藝,使產品質量更上一層樓,因此,更加受到用戶的歡迎,並遠銷港澳及東南亞各國。1979年,王麻子刀剪廠的產品被輕工部評為優質產品; 1980年榮獲國家銀質獎;1984年,經全國評比,王麻子"黑老虎"剪刀名列全國第一。

相關故事

話說民國初年的上海灘,有一家王麻子剪刀店,只因為出了點名氣,競有三家剪刀店鋪冒充其店。
王麻子剪刀王麻子剪刀
王麻子剪刀店坐落在當時大上海最繁華的商業區南京路上的一個里弄口,假王麻子剪刀店也坐落在南京路上的另三個里弄口。一天,王麻子的徒第阿桂在店門寫上了一個“真”字,表示王麻子剪刀店在上海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一連數天,王麻子剪刀店裡的剪刀供不應求。另三家假王麻子剪刀店一連幾天竟沒賣出一把剪刀。
王麻子剪刀店門上的奧秘被另三家發現了,他們紛紛效仿。頭一家在店門上牌匾處添寫了兩個“真”字,變成了“真真王麻子剪刀店”。第二家也不示弱,不但添另加上了三個“真”字,而且還在後面又加了一個“老”字,以證明自己的店鋪是“老字號”,變成了“真真真老王麻子剪刀店”。第三家更是獨出心裁,不但在匾上寫了“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而且還到蘇州鄉下重金僱傭了一位60多歲臉上長麻子的老鐵匠。一時間,上海灘的剪刀市場成了人們飯後茶餘所議論的話題。不少外地商客來上海購買剪刀,競不知那家是真正的王麻子剪刀店。
就在這個真假難辨,讓人啼笑皆非的時候,王麻子剪刀的老闆王麻子,這個50餘歲的常州人反而讓徒弟擦掉了門上的“真”字,換上了一副對聯——“趙麻子,黃麻子,張麻子,都標自己王麻子,眾人辨偽劣;儂剪刀,爾剪刀,他剪刀,皆稱阿拉真剪刀,上帝知假真。”橫批是“二年便知”。
一年後,四家真假王麻子剪刀店黃了兩家,只剩下了一真一假,也就是王麻子剪刀店和“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原來,王麻子剪刀店工藝特別,剪刀使用三年不捲刃,鋼火好。“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所僱傭的那個臉上長麻子的鐵匠也有一定的手藝。另兩家被頂敗了。
一年半後,“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老闆因工錢與他所僱傭的麻子鐵匠發生爭執,被麻子鐵匠的兒子黃阿大領著上海灘的一幫小流氓砸了店,這才使真假王麻子剪刀店現出了原形。這年的春節,王麻子剪刀店貼出了一幅別出心裁的對聯——“欺世盜名跳梁小丑顏面無光昨日去,正人君子光明正大本份有財今朝存。”

產品特點

王麻子剪刀表面烏黑油亮,刀口鋒利、被民眾譽為“黑老虎”。
這種剪刀的特點是:軸粗有力,剪尖靈巧,槽口易磨,不崩不倦,刃薄鋒利,頭長把寬,輕鬆口順,經久耐用。

成就

北京“王麻子”剪刀名氣流傳甚廣,與杭州的“張小泉”齊名,市場占有率一度在50%以上。憑著300多年的品牌積澱,“王麻子”成為北京剪刀業的象徵。王麻子剪刀廠是1956年公私合營,1959年正式命名掛牌成立的。其後,王麻子剪刀獲獎無數,其中1980年、1988年王麻子剪刀分別獲國家銀質獎,在刀剪業,“王麻子”三字無疑是金字招牌。1980年,在政府政策扶持等因素下,王麻子剪刀廠生產經營活動穩定運行,20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企業產品產量、經濟效益創歷史最高水平,年上交利潤近200萬元,企業累計創利稅相當於國家建廠投資的4倍以上。
王麻子剪刀王麻子剪刀

現狀

已申請破產
根據相關審計資料,截至2002年5月31日,北京王麻子剪刀廠資產總額12836689.71元,負債總額為27799845.90元,所有者權益為-14963156.19元,資產負債率為216.6%。王麻子剪刀廠申請破產還債,其申請已得到昌平區經濟委員會、昌平區政府同意,而目前昌平區法院業已立案受理。
“王麻子”去年曾兩次被媒體關注,一次是居然漏了申請北京市著名商標;另一次則是2002年上半年,王麻子與廣東陽江的“十八子”進行了一段“忘年戀”(“十八子”不足20年),但僅是熱戀而沒有結果,雙方合作因種種原因而擱淺,而現在,王麻子的再次被注意,竟是要破產了。
據了解,20世紀80年代末的“王麻子”每年上繳利潤200萬元,但進入90年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王麻子”背上了沉重的歷史包袱,銷售業績不斷下降,陷入了尷尬境地。其間,相關政府部門和王麻子剪刀廠自身都做了種種努力,1995年,王麻子剪刀廠與北京市文教器材廠等10多個不相干的工廠合作成立王麻子工貿集團公司,重新註冊了“王麻子”商標。但此次重組並沒有挽救這個老企業,當年即虧損100多萬元,此後更是連年虧損。1999在北京市政府的安排下,王麻子工貿集團中的王麻子剪刀廠等劃歸為北京昌平區區屬單位,並取名為北京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
王麻子剪刀王麻子剪刀

破產安置

據介紹,王麻子剪刀廠的破產工作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法院裁定破產之後,該廠的固定資產將被拍賣,另外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企業人員的安置。目前安置工作已經進行了大半,按照安置方案,500多名職工中,到達退休年齡的辦理退休手續,接近退休年齡、不能繼續從事生產勞動的辦理內部退休,退休職工將由同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的北京文教器材廠接收。
其餘的職工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解除勞動關係,由企業做出一定的經濟補償後自行擇業,二是進入新廠工作。到目前為止,安置工作完成大半,還剩180餘名職工尚未得到安置。在破產安置工作開展的同時,組建新廠的工作也在逐漸展開,目前已有新廠職工50多人。
據介紹,在今後一段時間裡,王麻子刀剪產品將主要由萬順號和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生產,而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將主要以王麻子品牌經營為主進行整體運作,其中包括在適當時候與其他相關企業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

未來發展

“王麻子”牌子並沒有倒,王麻子的剪刀仍在生產,而且銷售還不錯,王麻子剪刀廠的主管廠家是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該公司辦公室郭主任說:王麻子廠確實已破產了,王麻子商標現在歸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
王麻子剪刀王麻子剪刀
現在的王麻子剪刀改換了門庭,新的工廠名叫北京萬順號剪刀有限責任公司,兩年前由王麻子剪刀廠的職工自籌50萬元組建,最初的股東有7人。和王麻子剪刀廠一樣,新公司隸屬於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但它以股份制模式獨立運行,擁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從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取得王麻子商標使用權進行生產。
目前,市場上的王麻子刀剪產品中,萬順號生產的王麻子刀剪占到約70%,其餘30%來源於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的山東分公司和原先王麻子剪刀廠的庫存。
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白錫乾告訴記者,目前萬順號生產的產品品種已有200多種,超出王麻子剪刀廠的品種近一倍,質量上、檔次上也超出老廠生產的產品,去年年產值也達到120萬元,企業已經走上正軌,計畫今年實現產品品種翻兩番、年產值翻三番。
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北京昌平區“王麻子”剪刀製作工藝申報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過國家級和市級專家論證。來自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和北京市工藝美術協會的專家與學者共同討論,並同意項目申報。

原因啟示

簡介
業內人士分析,北京王麻子剪刀破產非一日之寒,早在數年前就露出冰山一角,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原因:
產品創新意識差
王麻子缺乏品牌的提升和保護意識,不注重品牌塑造和宣傳,甚至還依靠口口相傳的方式去傳播知名度,範圍有限。去年竟然忘記了申請北京市著名商標,真是天大的笑話。一位經濟學家說,他小的時候,“王麻子”的剪刀就是那個樣子,現在還是那樣子,沒什麼大的變化。而一些新的品牌,尤其是國外的品牌式樣卻很多,很精美。相比之下,王麻子剪刀顯得太土氣,不敗才怪呢。
沿襲計畫經濟的管理模式
王麻子剪刀廠領導層缺乏市場意識,“坐店經營,等客上門”的老大思想嚴重,造成生產與市場脫節。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企業管理政策、銷售決策以及人才方面都遠遠跟不上時代要求。特別是政府對該企業干預過多,計畫經濟的色彩更加濃厚,養成了依賴政府的懶漢思想。
王麻子剪刀王麻子剪刀
領導班子不穩定
王麻子剪刀廠在最近的7年中,竟然換了7任廠長,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領導短期行為嚴重,急功近利,管理混亂,導致企業運轉極不正常。領導人急於出政績,盲目上項目,有的項目剛上馬就胎死腹中,數百萬元資金打水漂,留下一個個爛攤子,無人收拾。
亂點鴛鴦譜式的拉郎配
在相關部門的安排下,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領導指腹為婚,王麻子剪刀廠與十幾個不相干的企業組成了王麻子工貿集團,之後王麻子剪刀廠又劃歸到昌平區管轄,其間分分合合,折騰來折騰去,矛盾一茬接一茬,整天亂鬨鬨的,廠子的元氣在吵鬧中無端地被耗費掉。
設備嚴重老化
20世紀五十年代建廠的王麻子剪刀廠設備已經嚴重老化,只是在工藝、設備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造,無力更換新設備。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沒有運用到生產流程上來,技術改造只是小打小鬧。因為收入低、勞動強度大等原因,又造成人才流失嚴重,跳槽到別的剪刀廠,反過來打王麻子。
假冒偽劣防不勝防
由於“王麻子”享有很高的聲譽,冒牌的“王麻子”也散布到了市場的角角落落。據王麻子剪刀廠方面的說法,制假“王麻子”的廠子多達幾十個,年產量500萬把,是“王麻子”年產量的近3倍。由於打假的成本很高,假“王麻子”不能被真正杜絕,真的“王麻子”受到了很大衝擊。真不敵假,王麻子只有向隅而泣。
企業人員負擔太重
王麻子剪刀廠有正式職工161人,退休職工卻有268人,職工的醫藥費、取暖費甚至喪葬費等都需要企業解決,給企業帶來沉重的負擔。企業的經濟效益絕大多數用於維持人頭吃飯,沒有充裕的資金擴大再生產和技術改造,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
北京王麻子破產給百年老字號們再次敲響了警鐘,企業不能倚老賣老,靠老資格混日子,不能躺在“老”字上睡大覺,吃老本。優勝劣汰,推陳出新,這永遠是市場經濟不可抗拒的一大規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