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桐(河南曲劇奠基人之一)

王鳳桐(河南曲劇奠基人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鳳桐(1822~1898),字陰軒,綽號老編先兒,清代洛陽人。曲劇奠基人之一。

將本地流行的高蹺曲子與清唱曲子相互糅合,以高蹺形式進行演出,曲調柔和委婉而質樸明快,打破了原來憨哼憨扭的局限,為洛陽曲子的形成及高蹺曲子表演的戲劇化奠定了基礎。

晚年,潛心於洛陽曲子的探討,移植改編了《小姑賢》、《賣瓦盆》、《翻車》、《小兩口觀燈》、《梅絳雪》、《拾玉鐲》、《春香鬧學》等30多個上演劇目。

基本介紹

  • 本名:王鳳桐
  • 字號:字陰軒綽號老編先兒
  • 所處時代:清代
  • 出生地:洛陽
  • 出生時間:1822
  • 去世時間:1898
  • 主要作品:《梅絳雪》、《拾玉鐲》、《春香鬧學》
人物生平,人物介紹,

人物生平

15歲中童子試進縣學,後到南陽鄉村私塾教書,常為村中業餘曲子清唱班同樂社抄錄劇本、修改唱詞,漸生興趣,遂記錄整理諸曲調,改進唱腔,第一個將古箏引入曲子伴奏中。改編後的傳統戲《藍橋會》上演後,頗受歡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返回故鄉洛陽,將本地流行的高蹺曲子與清唱曲子相互糅合,以高蹺形式進行演出,曲調柔和委婉而質樸明快,打破了原來憨哼憨扭的局限,為洛陽曲子的形成及高蹺曲子表演的戲劇化奠定了基礎。晚年,潛心於洛陽曲子的探討,移植改編了《小姑賢》、《賣瓦盆》、《翻車》、《小兩口觀燈》、《梅絳雪》、《拾玉鐲》、《春香鬧學》等30多個上演劇目。

人物介紹

王鳳桐(1822——1898),字陰軒,綽號老編先兒。是洛陽郊區王屯村(現歸劃洛陽市洛龍區)人,父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佃戶人。6歲入私塾,15歲中童子試,入縣學,隨後考中秀才。因豫西瘟疫流行,父母雙亡,生活無依無靠,17歲隻身逃荒到南陽,在一個偏遠鄉村教書。
期間,南陽各村鎮曲子流行,地攤說唱與清唱班蓬勃興起,同村曲子清唱班“同樂社”演出活動也很頻繁。他為了餬口,常為說唱藝人抄錄劇本,改編唱詞,記錄整理曲牌,並同老藝人研討和改進唱腔。從此便逐漸迷上了這個古老的娛樂形式,成為“同樂社”一名類似於當代的“藝術顧問”。
在不斷是藝術實踐中,他勇於探索。銳意進取,當時他深感曲子伴奏三大件(紫板、墜子、三弦)過於單調,不易渲染和烘托演出氣氛,於是長途跋涉到臨汝風穴寺,向古箏名手道宣和尚學習琴藝,他勤學苦練,潛心研究,較快時間內掌握了古箏的演奏方法。第一個把音色柔美,音域寬廣的古箏引用到曲子的伴奏之中,極大地豐富和擴展了伴奏的表現能力。
在對曲子的曲調、音樂、唱腔及伴奏不斷改革的同時,他還利用他秀才的文學才能,悉心研究劇本的改編於創作。經他改編的《藍橋會》則由原來的喜劇改編為悲劇。把魏世秀、藍瑞蓮的愛情故事改成為雙雙殉情的結局,極大地增強了戲曲的感染力。首次演出就博得了滿堂彩,受到廣大村民的一致讚賞。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南陽知府為其母做壽,命“同樂唱堂會助興。因王鳳桐為人耿直,不屑於趨炎附勢,不為五斗米折腰,拒絕了要求,而被南陽知府以“一代斯文,浪跡倡優,有傷風化”的罪名,革去了他的秀才功名。訊息傳開,眾位父老鄉鄰無不為他感到惋惜,但他卻說:“摘掉這半文不值的銅頂子,我就好像孫悟空摘掉了頭上的緊箍帽,再也不怕如來佛的緊箍咒了。”從此以後,他便潛心於曲子的研究與發展了。
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鳳桐因19歲的獨生子不幸夭亡,頓生孤淒之感,他思鄉心切,第二年,便回到闊別35年的故土洛陽,開始了又一段人生歷程。回來後不久,於光緒三年(1877年),飢餓又奪取了與他相依為命的老伴的生命,他雖感老年的孤獨與悲涼,但他痴心未改,在設館教書維持生活之餘,仍積極組織曲子清唱班,致力於曲子戲的研究。
他逐步認識到,這種“坐堂清唱”的曲藝形式,演唱藝人只是坐在那裡憨彈傻唱,場面呆板,情趣單調。於是通曉曲藝、熟諳河洛大地俗語俚曲的他便突發靈感,於清光緒初年(約1879年,也是他返鄉後四年),便把這種曲藝形式“嫁接”到扭高蹺上,把演唱與民間舞蹈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徹底改變了原有曲牌過於纏綿、深沉的基調,使之具有質樸、明快、輕柔、委婉的特點,創造出洛陽曲劇的雛形——高蹺曲。為曲子的形成與搬上舞台,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所以我們說他是河南曲劇的開山祖師毫不為過。
王鳳桐把古老的“高蹺”和清唱曲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高蹺曲子”是他的巨大貢獻。這種由演員分別扮成相公(生)、小姐(正旦)、丫鬟(小旦)、和尚(醜)等戲曲人物,踩著高蹺,合著鏗鏘的鑼鼓點邊唱邊舞,或男女追逐,或調情逗趣,邊舞邊唱,來表現戲曲故事的娛樂形式被農民所接受。王鳳桐先生還根據洛陽老調曲牌,吸納南陽曲子的調式,糅合攙兌成60多個新的曲牌,運用到高蹺曲的表演中,並整理、改編、移植了《小姑賢》、《賣瓦盆》、《翻車》、《小兩口觀燈》、《春香鬧學》、《拾玉鐲》《梅絳雪》等30多個劇目。後來加進去從別的劇種學來的程式動作,演出了人物少,戲曲故事簡單,表現男女愛情、家庭生活的“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如《蘭橋會》、《王三姐拜壽》、《小姑賢》等)。因其已具有戲曲人物造型,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宛轉的曲子唱腔,優美的高蹺舞蹈,形式新穎,賞心悅目,而大受歡迎。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王鳳桐老先生因積勞成疾,治療無效,以77歲的高齡走完了他的人生歷程,結束了整整60年的藝術生涯。
由他創造的高蹺曲一直延續了將近半個世紀。在王鳳桐老先生死後,曲劇不斷完善,不斷提高藝術水準,在長期演出實踐中,湧現出朱六來、李九常、朱雙奇、張五魁等一大批曲子戲的愛好者(河南話稱為玩友)。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經歷一段生長過程,直到1926年,洛陽藝人朱六來、張五魁等人在洛陽南郊車圪塔村演出時,才首次不綁蹺腿,在奶奶廟的台子上演出了《藍橋會》及《小姑賢》兩齣小戲,開創了曲子戲登台演出的歷史,從此以後,曲劇才進入了高台演出階段。
河南曲劇有兩個分支(或稱為兩個地域流派),一個是洛陽(小調)曲子,一個是南陽(大調)曲子。王鳳桐老先生一生在這兩個地方從事曲子戲研究工作的年數,基本上是五五平分。所以他是屬於洛陽觀眾的,也是屬於南陽觀眾的,在這兩個分支的形成過程中,他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都拋灑過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