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顯詔

王顯詔(1902—1973),原名觀寶,字嚴,又字克,初號棹父,後改為閒棹,自稱居易居主。潮州城人,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之家。王顯詔幼年時深受其祖父王洪(清末廣東省知名書畫鑑賞家)影響,1923年在上海大學美術專科畢業後,任教於廣東省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兼金山中學教員。對美術、詩詞、篆刻、書法、音樂、文物均有所研究,國畫成就尤為突出。先後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省分會理事,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潮安縣、潮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潮安縣、潮州市政協常務委員,潮安縣文聯副主席,廣東省文聯委員。出版有《王顯詔山水畫冊》,蔣夢麟在卷首題詞稱讚其藝術:“眾美集中外,寸毫含古今。”

基本介紹

  • 本名:王顯詔
  • 別稱:Wang Xianzhao
  • 字號:字嚴
  • 出生時間:1902
  • 去世時間:1973
(1902—1973)
王顯詔除作畫外,書法、詩文、篆刻都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其詩、書、畫被稱為“三絕”。他曾有《纘槐堂題畫詩鈔》發表於上世紀30年代北平出版的《湖社月刊》。也曾與嶺東名詩人石銘吾、饒鈍鉤等人創立《壬社》詩社。他的詩詞清新雋永、雄渾有奇氣。在音樂作曲、填詞、演唱等方面也堪稱行家。
王顯詔書法古雅超逸、瀟灑秀麗,屬秀潤溫和一路,即使晚年筆墨蒼老,仍文雅秀逸,富有書卷氣。他的篆刻風格清剛朴茂,刀法蒼勁鈍拙,並率先將章草書體用於篆刻邊款。
王顯詔擅長行書,有時也寫隸書。其寫給鄭奕輝的范石湖詩行草書條幅,總體上用章草筆法,字與字相對獨立,字型大小和筆畫濃淡乾澀對比明顯,少數字之間出現牽絲聯貫,帶有二王韻味,如和風吹林,飛燕相追。其寫給蔡起賢的行書條幅,雖有二王筆意,但董其昌、文徵明書法的味道更濃。他在畫面上的題款更多的也是用這種行書。可以說,他書法功底深厚,駕馭書體的能力很強,能夠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創作,是行書方面的多面手。其書臨《華山廟碑》條幅,字型方整勻稱,氣度典雅,大起大落,手法嫻熟,點畫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而其用章草題款圓轉靈動,墨色飽滿,收筆穩重,濃麗嫵媚。其漢簡隸書,文字秀美古樸,嚴整中見輕鬆活潑,用筆具有篆隸意味,無明顯波勢,粗細分明,敦厚凝重,開潮汕學漢簡書法先例。其用漢簡書毛主席詩詞兩條幅,行筆精熟圓潤,結構有長有扁,舒展自如,縱有行而不呆板,橫無列而不紊亂,古雅中透出風流蘊藉,活潑呈現一派天機。其1972年為丘金峰題寫習作山水冊子數字,雖適逢“文革”動亂及其雙目患疾,卻是極為難得的獨特之作,看其筆跡,如墮石枯藤,質樸老辣,正好體現他人書俱老的藝術特性。
王顯詔年譜簡編
葉天津 編
1902年(壬寅) 1歲
二月廿六日 (正月初九),王先生生於廣東省潮州市西馬路八十九號王氏祖宅,原名觀寶。其祖父王洪,又名王春澥,曾任清代高要縣儒學教諭,於清末逝世。父王其敬,任潮州城德巷鄒厝祠國小教師。
1907年(丁未) 6歲>
父王其敬病逝,先生家境中落。
1911年(辛亥) 10歲
先生進潮州城南國小讀書。
1917年(丁巳) 16歲
先生受王氏長老賞識,借貸宗族公款,往廣州旅省中學就讀。後來,徵得校方同意,走讀於上海私立東南高等專科師範學校(該校於一九二二年十月改名上海大學,于右任任校長)。
1919年(已未) 18歲
先生於廣州旅省中學畢業,正式就讀於上海大學美術科。在校期間,劉海粟以其《山野速寫》饋贈給先生。
1923年(癸亥) 22歲
八月,先生畢業於上海大學,回潮州任廣東省立韓山師範學校的美術、音樂和文史課教師,其間還兼課於廣東省立金山中學。直至一九五二年退休。
1925年(乙丑) 24歲
七月,廣州國畫研究會成立。先生即被邀參加。
1927年(丁卯) 26歲
先生同潮州書畫家李穆甫之女李郁貞女士結婚。
1928年(戊辰) 27歲
是年二月,先生為韓師譜寫校歌。
作油畫《江邊寫生》、《湘橋》等。
其長子王誠壹出生。
1929年(已巳) 28歲
四月,先生的國畫《潮州勝景》五幀入選在上海舉行的“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名畫家陳小蝶、哈少甫和王一亭等見之贊曰:“此今之石田也!”並為之定出作品潤例:“整幅三尺十八元,四尺廿四元……”陳小蝶為《王顯詔山水潤例》作序。
四月二十五,先生以入選者的身份被特邀抵滬參觀“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
十一月,在《二師月刊》(二師即韓師,下同。)第三、四期發表《本校廿七周年紀念會中藝術展覽的意義》,倡導:“我們不甘自居藝術之宮,象牙之塔,我們都要跑到十字街頭,去和民眾攜手,努力!努力!”
1930年(庚午) 29歲
五月,在《韓師月刊》第五、第六期發表《參觀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紀略》一文,記述一九二九年四月十至三十日在上海南市新普育堂會場舉辦首屆全國美展盛況:“……分書畫、金石、西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美術攝影等共七部。”
七月,于右任和吳湖帆分別題簽的《王顯詔山水冊第一集》由西冷印社、神州國光社、有正書局和文明書局聯合在上海出版,名流題詠達百餘人之多。
胡漢民為《王顯詔山水冊第一集》題辭:“山水之間,於斯為美。十九年胡漢民集字。”
趙雲壑詠贊:“莽莽乾坤萬劫麈,雲山筆下自生春,丹青超出前賢法,欣賞長留藝苑珍。顯公筆墨,氣壯雄渾,略似柴丈人遺法,隨筆揮灑,自能成章,殊有得心應手之妙。讀畢並題,庚午中秋,趙雲壑,時客滬。”
同年,先生作品《八哥》和《行書》條幅在英國倫敦“國際博覽會”參展。
次子王誠豪出生。
1931年(辛未) 30歲
一月,《湖社月刊》第三十八期刊發先生詩六首;後以《纘槐堂題畫詩鈔》為總題各期續登。三十九期二首,四十期一首,四十一期二首。
二月,《王顯詔山水冊第一集》再版。
是年暑期,往台灣參加書畫會展出。後又書《台友竹坡、君木二君來游韓山出箑囑書即成一絕以贈》一詩。
1932年(壬申) 31歲
先生繼續在《湖社月刊》發表詩作。
先生將所居宅名為:“仙街頭居易居”,自號:“居易居主”。
劉海粟為《王顯詔山水冊第一集》題辭:“顯詔畫風在藝術上卓然舒其南人淡泊之特徵,此藝人高潔實有偉大之使命。建國二十一年大暑,劉海粟。”
與邑人石銘吾、饒純盦、楊光祖等創立“壬社”,又作《初結“壬社”雅集蓴園賦呈同社諸子》詩。
作《米友石研山歌》。
為吳維科作《行書》四條幅。
1933年(癸酉) 32歲
《二師周刊》第六一、六二、六三、六四期連載先生應《藝風》雜誌主編孫福熙特約稿《批評應有的態度和國畫的創新》的美術論文。
三月,先生旅穗八日,作《過培道園》詩;作《貽鐵禪上人》贈穗六榕寺鐵禪上人;作《廿二年三月三日夜看大觀劇社演〈心聲淚影〉贈雪梅》二絕句。
王樹楠對《王顯詔山水冊第一集》詠贊:“畫家高品逸品,先生兼擅其長。畫選場中有幾,令我心與寫藏。三絕鄭虔不死,千年洪谷復生。更擅吾家摩詰,畫中禪意詩情。癸酉清和月敬題顯詔先生山水畫冊於舊京西城三食神仙字壘。陶廬老人王樹楠,時年八十有三。”
柏文蔚:“藝精進於進,筆墨灑煙雨,披圖為豁然,山翠撲眉宇。顯詔仁兄山水畫冊。癸酉首夏柏文蔚。”
楊壽昌篆書題辭:“天地精華,人生娛樂。顯詔先生以所作畫冊見示,高秀超逸,愛玩不忍釋手,敬題此八字。癸酉夏,楊壽昌。”
董修甲:“煙雲腕底奪天工,丘壑羅胸迥不同;荊巨已成廣陵散,淵源家學振宗風。王顯詔先生囑題畫冊,辭不獲命,率題二十八字以應之。民二十二年國慶節。
1934年(甲戌) 33歲
一月,國風出版社《採風》發表先生《題畫贈謝無量》詩。
端午,先生作山水《山色空濛》贈王毅君。
1935年(乙亥) 34歲
先生補題長卷《山水》於韓山思趙軒,有“最愛長洲沈石叟,畫沙屈鐵古今殊。松煤繭紙明窗里,貌取千山得似無。”詩句。
林風眠題語:“中國藝術有數千年歷史,發榮滋長與時代增。近年來,國人昧於功利之說,率多等閒視之,殊為可惜。王顯詔先生獨於此道,孜孜不懈二十餘年如一日,非特立獨行之士,焉能至此。茲於其山水畫冊再版之初,謹志數語以志欽式。一九三五年,林風眠。”
王正廷為《王顯詔山水冊第一集》題語:“輞川筆意。顯詔先生畫宗摩詰而出品,蜚聲中外,國畫中之翹楚也。因題四字以為贈言,奉化王正廷廿四年一月。”
周作人題語:“中國山水奇,故山水畫也奇。三峽黃山非以斧劈麻皴出之不可,若江南煙雨冥濛之景,亦唯米家潑墨能得其似耳。鄙人不懂畫,亦無力蓄畫,但有時見到亦覺得能愛好之。今睹此冊,深喜王先生能以妙筆將嶺南山水之美示人也。二十四年六月十七日題於北京。”
王治心題語:“讀王君顯詔嶺東山水畫冊,精妙絕倫,率成二絕以志欽佩。韓山韓水憶舊遊,天南風月任勾留。紅棉爛熳春三月,腸斷湘橋古渡頭。林巒蕭瑟倪迂派,雲樹蒼茫海岳心。破壁昏燈一披視,山山煙雨草堂陰。民國二十四年五月王治心敬題。”
馬敘倫題語:“顯詔先生寄示法制山水畫冊第一集,囑為題記,倫未嘗學,似不當妄置一辭,然以見屬之諄,又不能不置一辭。竊謂無論何種藝術,必須有古人,復有自己,便成一家。蓋有古人則有規矩,有自己則有性靈。先生所作,似能融會雲林、老蓮,而自遣筆墨,又不為二家所局,未審有當萬一否?廿四年夏,馬敘倫。
1936年(丙子) 35歲
先生在《中國美術會季刊》創刊號發表論文《美的人生》(一九八七年該文被收入北京大學出版社,胡經之編的《中國現代美學叢編》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年部份中);在該刊第二期發表《藝術的民族本質》;第三期發表《國畫創新應取的途徑》(一九八六年人民美術出版社沈鵬、陳履生編《美術論集》第四輯《中國畫討論專輯》收入此文)。
《藝文》第一卷第六期發表《嶺南遊草》組詩。
於韓山思趙軒作《蘭石圖》贈少岩仁兄。
《錄薔薇詩》贈胡鎮福。)
詹安泰作《鷓鴣天》詞,題王顯詔畫冊。
1937年(丁丑) 36歲)
在抗日救國活動中,先生帶領韓師、金中師生走上街頭宣傳抗日救國,教唱《義勇軍進行曲》和《大刀進行曲》等抗戰歌曲。
1938年(戊寅) 37歲
贈吳維科《雙清梅竹圖》。
秋,與黃家澤,吳維科等創辦“義安藝術學校”。
1939年(已卯) 38歲
錄太白古風詩,畫《荷花蘆葦》。
春,作《白梅》、《藤花》和《柳堤》等贈胡鎮福
五月,先生隨韓師遷至揭陽古溝鄉。
六月二十七日,潮州城淪陷。先生挈家室到潮安縣坪埔村避亂。幾個月後,又搬家至潮州鳳凰鄉避難,自己則仍到古溝授課。在鳳凰鄉住宅名為“二辟山莊”,作山水畫《二辟山莊圖》。
此後,先生改字為王嚴,夫人李郁貞則為李正,即“嚴正”,在家中所用摺扇,也書上“驅除日寇,復興中華”八字。
在一幅畫上題詩:“蒼茫大地供舒眼,寂寞河山合賦詩,珍重故人相問訊,白雲紅樹實離離。”
年底,先生之《古溝印存》成譜。
1940年(庚辰) 39歲
春,省立金山中學在鳳凰鄉復學,先生繼續為之兼課。
秋,作《黃山終老圖》贈揭陽姚秋園。
1941年40歲
姚秋園贈先生《漸江山水影片題詠》二十頁,並評云:“山人詩、書、畫及篆刻皆精,絕無俗習。不意吾鄉有此高士,恨相遇晚也……”。
作山水條幅,“辛巳端午題贈孫文賦”。
詹安泰作《減字木蘭花題王顯詔造像》
1942年(壬午) 41歲
先生作山水畫《天賜碧瑤屏》。
作山水畫《吟月圖》,並詩,其中有“豈無對影千杯藥,漸散荒懷萬里愁”句。
參加、組織韓師圖畫比賽,題材有“抗戰畫”、“莫忘敵人在潮汕的暴行”、“堅定抗戰信心,迎接最後勝利!”等。
詹安泰作《顯詔為余制〈漱宋室填詞圖〉漫題一解》。
1943年(癸未) 42歲!
三月,先生將所作《遊蹤紀略》山水冊頁並題記贈王少蘭。
1944年(甲申) 43歲
因戰事緊張,先生隨韓師又遷往揭西灰寨鄉。
1945年(乙酉) 44歲
六月,先生用夢窗詞意作《荷花水鳥》;用秦友士詞意作《桃花雙燕》。又作《花蝶》、《桂花》和《秋菊石》等。
八月十五日,侵潮日軍宣告投降。先生改字為“克”,夫人李郁貞則為李復,即“克復”。先生舉家遷回潮州,寄住妻家北門金城巷底燕窠春山別墅。
作山水畫《欲訪春訊息》。
冬,為《陳文子印譜》題辭。
《王顯詔鐵筆》成譜。
1946年(丙戍) 45歲
春,先生隨韓師遷回潮州韓山原址。
作《松竹梅》,並賦七絕,有句“羨你山中相守共”
作山水《寂寞亭基》贈蓋齋。
作山水《畫裡青山照白髮》贈胡鎮福。
作山水《古樹蒼蓊》、《竹石圖》。
十二月廿四日,先生出發往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進行藝術活動。
1947年(丁亥) 46歲
先生在東南亞各地舉辦個人畫展及講學。
七月,起程回國,途中所乘“豐慶”號洋輪觸礁失事,為救婦孺,先生讓她們先上救生艇,自己最後才脫險。故所攜書畫、財物失散殆盡。
八月,由金山麓燕窠春山別墅遷至義安路148號纘槐堂定居。
秋,作扇面《竹菊》、《山水》贈洪啟明。
十二月四日,為潮州明代尚書黃錦所傳草書條幅《寒雨連江夜入吳》題志。
1949年(己丑) 48歲
十月廿三日,潮州解放。
作《雲山遠岫圖》;作扇面《墨竹》贈芳正二兄;作扇面《章草》贈翁宋星。
1950年(庚寅) 49
為友人所藏先生舊作《蒼茫大地供舒眼》(1939年)補題上:“今日河山成錦繡,錦繡河山合賦詩。”
當選為潮汕文聯籌備委員。
是年七月至一九六六年當選為歷屆潮安縣、潮州市、潮州鎮人民委員、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
1952年(壬辰) 51歲
因病提前退休。
夏,將收藏的《沈石田攬勝長卷》轉贈康曉峰;並為康曉峰所藏《天賜碧瑤屏》補題。
1954年(甲午) 53歲
在潮州開元寺舉辦首次潮州市美術展覽上,作《潮州修堤圖》並題款:“舊的挖了,新的正在趕填著。”
應開元寺主持釋純信所囑,作意筆《竹石》軸贈開元寺。
1955年(乙未) 54歲
三月,先生在潮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發言。
六月,為清代乾隆年間潮州畫家余穎所繪《倒騎驢》題志。
1956年(丙申) 55歲
先生所作《芭蕉圖》參加第二屆全國國畫展覽會,後又選送日本展出。
九月,在《美術》發表《是特地印出來給讀者討論的》的評論。
1957年(丁酉) 56歲
中國美術家協會廣州分會改稱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先生任理事。
六月,當選為政協潮州市第二屆常務委員。
十月,任潮州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
為黃孝仁作花鳥畫冊頁《紅梅》。
1958年(戊戌) 57歲
是年至一九六一年夏,先生任潮州市工人藝術學校主講老師。
《瓷廠》、《引韓灌溉》和《修建湘橋》參加在東門城樓舉辦的潮安縣美術展覽。
1959年(己亥) 58歲
春,先生為陳望、肖士熙、楊思園合作的《秋趣》條幅題款:“亦放晚香,志我們年紀老了一些的人,也要迎頭趕上。”
六月,為清代乾隆進士詹肯構行書《白樂天》條幅題志。
八月,《農械廠車間》、《湘橋速寫》、《鳳凰樓居》、《古塔鳳台》、《西湖漁筏》、《蘭竹》和與鄭樹楠合作的《鳳凰工地》、《鎖江引韓》參加汕頭專區繪畫美術工藝展覽。
十月,當選為政協潮安縣第二屆常務委員。
1960年(庚子) 59歲
七月,先生當選為潮安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付主席、廣東省文聯委員。
1961年(辛丑) 60歲
為林悟因收藏《行書》條幅題志。
六月,作詩一首《挽石銘吾先生》。
七月,《鳳凰時雨》畫並詩參加汕頭專區美術展覽。
1962年(壬寅) 61歲
《百花吾有分》、《山水》、《水墨竹》參加一九六二年元旦潮安美術作品展覽,夫人李郁貞也作工筆山水《湘子橋》參展。
秋,《蘭竹》、《松》、《蓮》、《略似石田》及與鄭樹楠合作之《鳳凰工地》、《大好河山一樣嬌》、《蓮花峰》參加潮安縣美術展覽,夫人李郁貞畫作《建橋》、《村居》也參展。
1963年(癸卯) 62歲
一月,在潮安縣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發言:“讓我們更高地舉起毛主席的文藝思想紅旗奮勇前進”。
七月,在潮安縣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發言:“跟著大家前進更前進”
當選為廣東省第三屆人民代表。
同佃介眉、柯曉山在潮安縣文化館合作山水畫;同陳修齡合作《花蝶》等作品,參加潮汕老國畫家作品展覽。
《三月紅》參加汕頭專區支援農業美術作品展覽。
同來潮州深入生活的中國畫家唐雲、錢松岩、應野平、賴少其、關山月、黃獨峰等合作多幅畫作。
作《竹石圖》,“天津同學看之。”贈葉天津。
1964年(甲辰) 63歲
《烈士殉難處》參加潮安縣軍民美術展覽。
為慶祝建國十五周年作墨竹《猗與盛哉》。
作《雨竹》贈劉大銘。作《墨竹》贈鄭樹楠。
1965年(乙己) 64歲
作《漪漪》,“天津老棣清賞。”
1966年(丙午) 65歲
一月,在潮安縣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發言,總結潮州美術活動及援越抗美情況。
六月,文化大革命開始。下半年,居家被紅衛兵查抄,其書畫、收藏文物遭一次洗劫。
1972年(壬子) 71歲
以《枇杷》、《竹》參加潮安縣紀念“五·二三”美術作品展覽。
為邱金鋒所繪山水冊題:“吸收精華”
1973年(癸丑) 72歲
八月六日先生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一歲又六個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