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原暨南大學副校長)

王越(原暨南大學副校長)

王越1903年12月生於廣東省興寧縣農民家庭,去世時108歲。在廣東乃至全國教育界,王越都是一位德高望重、廣受尊敬的教育家。在超過一個世紀的人生路程中,王越曾師從陶行知先生,一生對貧苦工農大眾抱著熾熱的愛心;他曾兩次承擔起復辦暨南大學的重任,對百年僑校的復興和發展居功至偉;他積極參與社會工作,曾擔任廣東省政協第四屆、第五屆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省興寧縣
  • 出生日期:1903年12月
  • 逝世日期:2011年2月26日
  • 職業:暨南大學原副校長、著名教育家
  • 畢業院校:1926年畢業於東南大學教育系
  • 信仰:195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 代表作品:《人格測量》、《教育原理》、《教育論文集》等專著
簡介,生平,一生敬仰陶行知心繫貧民,最愛古詩“床前明月光”,逝世,

簡介

王越(1903.12-2011.02.26),廣東興寧人。1921年,考入南京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師從陶行知。1930至1932年,進入燕京大學研究院和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深造,師從黃節。1933年至1946年,在中山大學、廣東文理學院和湖南藍田國立師範學院任教。1946年回到廣州,任中山大學教授兼教育系主任,1952年任中山大學教務長。1958年任暨南大學副校長,1978年暨南大學復辦,重新任副校長。曾任第一屆全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全國教育史學會副理事長,第一屆廣東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會長,第四、五屆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著有《人格測量》、《教學原理》、《南樓詩抄》、《桑榆集》,合作英文著作《Theageoffreephilosophicalcontention》,合作編寫《中國古代教育史》和《中國近代教育史》等。

生平

王越1926年畢業於東南大學教育系,師從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30年至1933年先後進入燕京大學研究院和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在多位名師陶冶下從事學術研究工作。1933年至1949年,王越輾轉任中山大學、廣東文理學院、湖南藍田師範學院副教授、教授,並曾擔任系主任。
廣州解放後,王越作為軍管會聯絡小組副組長參與中山大學的接管工作,隨後任中大教務長。1957年,國務院僑辦、教育部和廣東省委要復辦暨南大學,招生面向海內外的僑生、境外生和內地生。當時已經54歲的王越受命擔任暨南大學副校長,以強烈的責任心承擔復辦暨大的艱巨任務。1970年,暨大停辦;8年後,75歲高齡的王越再次參與暨大的第二次復辦。

一生敬仰陶行知心繫貧民

王越一生敬仰陶行知先生,並以陶先生為榜樣。他對貧苦工農大眾有熾熱愛心,解放前就在廣州舉辦民眾教育館,力使工農及其子弟有受教育的機會,並且在廣州郊區的長湴村辦農民夜校,與中大師生一起在村里進行文化和進步思想教育。
在暨南大學,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學生,大家都將他看作良師益友。很多人都記得,在暨大“文革”後復辦期間,王越不顧年老體弱多病,四處奔走。他的“禮賢下士”,深深感動了許多知名的教授、學者,一定程度上撫平那場“運動”落下的心靈傷痕。

最愛古詩“床前明月光”

詩歌則是王越的終生愛好。王越的次子王思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父親常說,古體詩像濃茶,越品越有味兒。”王越喜歡的詩人是杜甫、李白蘇東坡陸游。最愛吟誦的是陸游的幾首名作,以及李白的《夜思》。“後來父親的記憶衰退,很多詩都不記得了。但只要我們念‘床前明月光’,他便可以接上下一句。”王思明說,到父親離世,還有幾篇文章未寫完。“他列了一個提綱,是計畫完成的文章,也沒能完成。”

逝世

2011年2月26日10時05分,暨南大學前校長王越逝世享年10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