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傑

王漢傑,歸僑僑領,石獅市蚶江鎮水頭村,現居住福州。1917年出生,1933年赴菲律賓謀生,1939年回國參加新四軍,1941年“皖南事變”後突圍,回到菲律賓。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參加創辦軍政幹部訓練班,擔任軍事課教官。1942年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隊成立後任支隊長和總隊長,兼任菲共中央軍委委員和顧問,“民救軍”南路遠征軍參謀長。1947年5月被派到閩粵贛邊區任閩南支隊副政委,縱隊司令部參謀主任。1949年10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僑委主任。先後任全國僑聯第二屆至第五屆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漢傑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石獅市蚶江鎮水頭村
  • 出生日期:1917年
  • 現居:福州
近況,個人經歷,

近況

2005年9月3日,北京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菲律賓華僑、抗日先鋒王漢傑老先生有幸參加了此次曠世盛典。
受邀參加盛會,王漢傑老先生興奮不已。他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和身體不適,不顧颱風暴雨,在兒子的陪同下從福州趕赴首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了9月3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盛大慶典。
儘管王漢傑老先生曾經多次進入人民大會堂參加會議,但是參加這次紀念活動卻令他尤為興奮。在聽完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後,老先生感到十分振奮,心潮澎湃。他表示,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氣勢磅礴、振奮人心,既回顧過去描繪現在,也展望了將來,系統、全面、客觀地總結了輝煌的抗日戰爭,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他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充滿了信心,堅信中國大有希望,中國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撫今追昔,王老先生感慨萬千。此次北京之行,王漢傑老先生還見到了多年不見的老戰友和他們的家人。老先生與戰友們憶往昔,崢嶸歲月,幾經磨難,始終信念如山;想今朝,國富民強,矢志不渝,更加為國自豪;大家暢敘友情,感慨萬千。
老先生還向記者展示了他獲頒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以及菲律賓政府、團體歷年來頒給他的獎章及獎狀。記者看到,這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直徑約60毫米,表面鍍金。紀念章上的圖案由6組利劍、變形字“60”、5顆五角星、延安寶塔山、和平鴿和橄欖枝組成,分別象徵武裝鬥爭、抗戰勝利60周年、人民大團結、黨的領導、軍民團結共同奪取抗戰勝利。
一枚枚獎章,道不盡老先生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生涯;一張張獎狀,說不完抗日老戰士為爭取和平所付出的努力。這些60年前抗日戰爭的親歷者,也是偉大勝利的見證人。他們的豐功,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

個人經歷

王漢傑1917年出生在石獅市蚶江鎮水頭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抱著改變命運,使家庭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1933年,年僅15歲的王漢傑隻身一人奔赴菲律賓謀生。當時,日本人在菲律賓已是十分囂張。華僑在當地謀生愈加困難,許多華人店員就組成了華僑店員救亡會。而王漢傑就是菲律賓仙彬洛市華僑店員救亡會的創始人和負責人,組織廣大身處底層的華僑店員積極展開自救和救亡活動。
1939年10月,21歲的王漢傑參加了“菲律賓華僑各勞工團體聯合會回國慰勞團”,多方籌集路費,毅然返回祖國,投身到國內抗日洪流之中。他輾轉經過香港、越南河內、廣西桂林等地,突破層層封鎖,克服種種障礙,終於參加了新四軍。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王漢傑從激烈的血戰中突圍,回到家鄉。
時隔不久,他再次返回菲律賓,擔任仙彬洛市華僑店員救亡會秘書長,開始新的戰鬥生涯。1942年5月19日,在中呂宋的曼地利村的叢林裡正式成立了一支全部由華僑健兒組成的、以祖國的八路軍、新四軍為榜樣的武裝隊伍——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簡稱“華支”),王漢傑擔任“華支”的隊長。王漢傑率領戰友們,翻越叢林峻岭、穿梭槍林彈雨,南征北戰菲律賓14個省,先後進行了260多次戰鬥,其中著名戰役12次,殲滅敵軍2000多人,繳獲敵軍武器900餘件,為抗日戰爭立下赫赫戰功。歷年來,菲律賓政府和有關團體曾多次頒發獎章、獎狀給王漢傑老先生,以表彰和感謝他為菲律賓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1947年,王漢傑回到閩粵贛邊區參加革命鬥爭直至全國解放。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副部長、中國僑聯副主席兼福建省僑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重要職務,為福建省的僑務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