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兩彈一星元勛)

王淦昌(兩彈一星元勛)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男,出生於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3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他獨立地提出了用雷射打靶實現核聚變的構想,是世界雷射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王淦昌參與了中國核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製的試驗研究和組織領導,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榮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等獎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淦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常熟縣楓塘灣
  • 出生日期:1907年5月28日 
  • 逝世日期:1998年12月10日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德國柏林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世界雷射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 代表作品:《關於RaE連續β射線譜的上限》
人物生平,主要貢獻,科學研究,主要作品,人才培養,獲獎記錄,社會任職,外界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1907年5月18日,王淦昌出生於江蘇常熟縣楓塘灣。先讀私塾,1916年轉入太倉縣沙溪國小,13歲到上海,就讀浦東中學。1924年高中畢業,進入外語專修班。隨後進入一所技術學校,學習汽車駕駛和維修技術。
王淦昌王淦昌
1925年8月,考入清華大學。1929年6月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留校任助教,在吳有訓教授指導下完成論文《清華園周圍氡氣的強度及每天的變化》,這是中國第一篇有關大氣放射性的實驗研究論文。
1930年王淦昌考取江蘇省官費留學,到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讀研究生,師從著名的女核物理學家L 邁特納(Meitner)。
1931年,王淦昌在德國就讀研究生期間,提出可能發現中子的試驗構想,1932年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按此思路進行試驗發現了中子並獲得諾貝爾獎。
1932年,王淦昌在邁特納指導下,發表了《關於RaE連續β射線譜的上限》的論文;同年12月完成了關於內轉換電子研究的博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曾去英國、法國、荷蘭、義大利等國做學術訪問,訪問了卡文迪許(Cavendish)實驗室等歐洲著名科學中心,會見了盧瑟福、查德威克、埃利斯等物理大師。
1934年4月,王淦昌回國。先後在山東大學浙江大學物理系任教授。王淦昌在這一時期,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青年物理學家,其中包括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
1941年,王淦昌在《關於探測中微子的一個建議》的論文中提出,通過輕原子核俘獲K殼層電子釋放中微子時產生的反衝中微子的創造性實驗方法。1942年1月,美國《物理評論》(PhysicalReview)發表了這篇短文,此項成果榮獲第二屆范旭東先生紀念獎。
1947年9月,王淦昌作為訪問學者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研究工作,他與S B 瓊斯(Jones)合作研究有關宇宙線中介子衰變的問題。
1952年,王淦昌與吳恆興、林傳騮赴朝鮮戰場,完成了探測美軍是否使用原子武器、投擲放射性物質的任務。同年,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9月,王淦昌作為中國的代表,到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員,從事基本粒子研究,並被選為副所長。在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間,他領導的物理小組首次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首次觀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帶奇異夸克的反粒子。
1959年,王淦昌在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中,從4萬對底片中找到了一個產生反西格馬負超子的事例,發現超子的反粒子,引起國際學術界轟動。
1960年12月王淦昌從蘇聯回國,1961年4月,受命秘密地參加到核子彈的研製工作中,負責物理實驗方面的工作。指導設計實驗元件和指揮安裝,於1962年,基本上掌握核子彈內爆的手段和實驗技術。
1964年12月,王淦昌獨立提出雷射驅動核聚變的建議,中國雷射核聚變研究開始起步。
1978年,王淦昌調回北京,任核工業部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在其直接領導下,先後開展強流電子束慣性約束核聚變和氟化氪(KrF)雷射慣性約束核聚變的基礎性研究工作,為後來的慣性約束聚變獲取核能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82年,王淦昌因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和研製、試驗核武器方面的工作,榮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84年,王淦昌在聯邦德國駐華使館接受柏林自由大學授予的榮譽證書,以紀念他在柏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50周年。這是專為獲博士學位50年後仍在科研第一線工作的科學家設立的。人們稱這樣的科學家為“金博士”。
1992年,在王淦昌、于敏等人的推動下,雷射慣性約束聚變作為一個獨立主題列入了國家“863”計畫,獲得了國家長期穩定的支持。
1998年6月,王淦昌被授予中國科學院首批“資深院士”稱號。
1998年12月10日21時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主要貢獻

科學研究

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王淦昌領導並參加了有關宇宙線的研究。他與肖健共同領導籌建位於雲南落雪山海拔3185米處的中國第一個高山宇宙線實驗室。在他們領導下,在高山實驗室安裝了自行設計建造的磁雲霧室。實驗室於1954年建成,開始觀察宇宙線與物質相互作用。共蒐集到700多個奇異粒子事例,研究了奇異粒子性質,使我國在宇宙線方面的研究進入當時國際先進行列。
1964年,王淦昌獨立地提出了用雷射打靶實現核聚變的構想,是世界雷射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也使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科研工作走在當時世界各國的前列。在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王淦昌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
1985年,王淦昌把研究方向轉向氟化氪雷射聚變研究,把原有的強流電子加速器改建成泵浦準分子雷射的氟化氪雷射器。經過不斷改進,到1996年初,雷射器輸出能量達到了276焦耳,使中國準分子雷射研究步入了國際先進行列,成為繼美、英、日本、前蘇聯之後具有百焦耳級氟化氪雷射器的國家,並使原子能院成為我國氟化氪準分子雷射技術以及氟化氪雷射慣性約束聚變研究的一個重要基地。
王淦昌作為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核武器研究試驗工作的開拓者,在從事核武器研製期間,指導並參加了中國核子彈、氫彈研製工作。他是核子彈冷試驗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指導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領導並具體組織了中國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試驗。主持指導的爆轟物理試驗、炸藥工藝、近區核爆炸探測、抗電磁干擾、抗核加固技術和雷射模擬核爆炸試驗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此外,王淦昌非常關心中國科學技術,特別是高科技事業的發展。1986年3月,王淦昌與王大珩、陳芳允、楊嘉墀聯合向中央提出《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建議發展對國家未來經濟和社會有重大影響的生物、航天、信息、雷射、自動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術,力求縮小中國與先進國家間科技水平的差距,在有優勢的高技術領域創新,解決國民經濟急需的重大科技問題。由此催生了舉世矚目的戰略性高科技發展計畫――“863”計畫。為中國高技術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主要作品

中文
1、王淦昌,我在早期的一項研究工作,科學,1992,44(1):45~46
2、王淦昌,各種基子發現及其性能,科學世界,1947,16(819):233~234
3、王淦昌、王祝翔、維克斯列爾、符拉娜、丁大釗等,關於在有奇異粒子參加時強 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問題,物理學報,1961,17(2):73~75
4、王淦昌、連培生、康力新、李鷹翔,核能——當代重要能源之一,從能源科 學技術看能源危機的出路,知識出版社,1980
5、王京,帶電粒子束慣性約束聚變研究現狀,原子能參考資料,1980,10:1~18
6、王淦昌、袁之尚,物質的第四態——電漿,百科知識,1981,9:44~47
7、王淦昌,準分子雷射,百科知識,1983,9:37~39
8、王淦昌,深厚的友誼,難忘的會見,科學對社會的影響,尼·玻爾誕辰 100周年紀念專輯,1985,35(1):51~58
9、王淦昌,王淦昌論文選集,科學出版社,1987
10、王淦昌,利用大能量大功率的光激射器產生中子的建議,原子能科學技術,198 8,22(1):7~12
11、王淦昌,準分子KrF和XeF強雷射,原子能科學技術,1988,22(1):13~21
12、王淦昌,核技術的趨勢和對策——慣性約束核聚變(ICF)物理研究的進展,新科 技革命的趨勢和對策,法律出版社,1988
外文
1、Wang Ganchang,Laser Technology in China,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Nucl ear War,8th Session,From Confrontation to Cooperation,Held in Erice,Italy,on 19 ~24,August,1988:95~99
2、Ван Ган чан и др,Изучение взаимоде йствий лмезонов с углеродом при знергиях 250—270 Ме с помощью пузюрьковой проланов ой камервы ЖЭТФ,1958,35:899~906
3、Bан Ган чан и др,Прочановая пузыр Ьковая камера объемом 24 Литра,ПТЭ,1959,1,c 41 ~44
4、K C Wang,Neutron and Negative Proton,Nature,1946,157:549
5、Wang Ganchang,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 and International Coo peration China,Lecture on the 17th Annual Conference of Japan Atomic Industry F orum,March,1984:1~7

人才培養

王淦昌曾擔任20年的大學教授,桃李滿天下,華裔科學家李政道是他的弟子。在國防科研領域,他言傳身教,影響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周光召、鄧稼先、于敏、陳能寬、程開甲、杜祥琬、胡仁宇、胡思得、唐孝威、呂敏、丁大釗、王乃彥、賀賢土都曾接受王淦昌的直接指導。

獲獎記錄

科學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備註
1999----“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獎
1994首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獎
1985----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獲獎
1982----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獎

社會任職

王淦昌曾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第二機械工業部(現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九院副院長、二機部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現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名譽主席、第三屆、四屆、五屆、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等職務。

外界評價

國務委員張勁夫:無私奉獻,以身許國,核彈先驅,後人楷模。
華裔科學家李政道:王淦昌為祖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終生保持了年輕學生的求學精神。他為人誠懇熱情、正直、坦誠,治學嚴謹,是祖國近代物理學的一代宗師,後人之楷模。
中國科學院院士賀賢土:王淦昌先生是一位偉大的國際著名的物理學家,被國際上稱為Great Wang。王淦昌先生的一生閃耀著科學智慧的光芒,他把畢生的智慧和精力全部奉獻給了祖國的科學事業。王淦昌先生的科學成就和品德修為,深受世人的尊敬和愛戴,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科技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王淦昌雖然學術造詣很高,但是一直是勤學好問,只要自己不懂的就可以向年輕人請教,向年輕人學習。在60多年的核物理科研生涯中,他對新鮮事物的高度敏感性和勇於創新的精神,不斷地從一個高峰攀登到另一個高峰。

後世紀念

1998年,王淦昌遺體告別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時任國家副主席胡錦濤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一起參加告別儀式。
2007年5月19日,紀念王淦昌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及紀念王淦昌先生百年誕辰書畫圖片展在常熟舉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代表和王淦昌先生的女兒王韞敏女士應邀出席了此次座談會。
2007年5月27日,為紀念“我願以身許國”的“兩彈一星”元勛、著名科學家王淦昌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將1997年11月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王淦昌星”。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台台長艾國祥在中國核學會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將“王淦昌星”運行軌道圖銅牌送給王淦昌之子王德基。
2007年6月18日,為紀念王淦昌先生誕辰100周年,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了紀念王淦昌院士百年誕辰系列報告。
2010年12月10日,在王淦昌逝世12周年紀念日,科學普及出版社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紀念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文集》,收錄了約150篇紀念文章和130幅圖片,作為對王淦昌的永久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