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派(京劇紅生流派)

王派(京劇紅生流派)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派是清末京劇演員王鴻壽創立的京劇紅生藝術流派。王鴻壽的表演風格形成於清末,是京劇紅生行當的創始人,所表演的紅生戲別具一格,於繼承前輩藝人米喜子、程長庚等表演藝術的基礎上,有很大的創造與發展,被尊為紅生之祖。

王鴻壽藝名三麻子,是一位文武昆亂不擋的全才演員,唱徽調與唱京劇一樣有名。他還曾親自編導了歷史劇、連台本劇、現代時裝劇多種。

王鴻壽坐科時學的是武丑,但是善演老生武生,尤其在演關公戲方面成就最大。他把"三國"中凡屬關公的故事,都編成了戲,共有三十餘出;並在臉譜、服裝、唱腔、造型、身段、念白、大刀式樣等方面進行了大膽革新。他跳出了把關公神化的舊窠臼,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英勇、剛毅、儒雅、肅穆的關公形象,使演關羽為主兼及趙匡胤、關勝、姜維、徐達、常遇春、吳越等、以勾紅臉為特徵的紅生,單獨形成了一個行當。因此被尊為“紅生鼻祖”。

王鴻壽編演的“關戲”劇目不僅豐富了“關戲”的數量、完整了“關戲”的體系,充實了“關戲”的內容,而且,他在上演其中的很多劇目時產生了強烈的轟動效應,促使“紅生”這一行當的規模空前壯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派
  • 劇種:京劇
  • 創始人:王鴻壽
  • 行當:紅生
  • 特點:嗓音高亢、注重做派
  • 代表劇目:《古城會》、(走麥城》等
藝術特色,代表劇目,流派傳承,

藝術特色

王鴻壽擅演關羽,他突破了原北派(即米喜子程長庚一系)關羽戲“二出半”的局限,變北派塑造關羽形象以肅穆莊嚴為主的演法為南派的威武激昂,沖淡對關羽的過分"神化",而加強其剛勁雄武的描繪。王鴻壽對關羽的扮相、服飾、工架、武打、唱、念、表演作了多方面的豐富與創新:變關羽的揉胭脂臉為勾銀硃臉,增加了臉譜的線條,加濃臉譜的色彩;變關羽戴黑滿或黑五綹髯口為黑三綹;為關羽設計了獨用的夫子盔、掩心甲、軟靠,虎頭靴,特製了青龍刀;借鑑關羽的各種塑像、畫像設計了多種優美的造型,又設計了很多特殊的趟馬和刀花亮相。
在唱法上,他以高亢的嗓音唱徽調,並以崑曲吹腔、梅花板、南韻撥子、西皮二黃、嗩吶二黃等互相配用的方法作為關羽獨有的唱腔;注重做派,融合文武老生武生架子花臉的表演特色,使之兼有莊重、沉雄、勇猛、威武等多種特色,並增設一名馬童來豐富關羽的舞蹈動作。王鴻壽改變了北派強調關羽的"神化"了的偶像式演法,成功的塑造了符合關羽性格的形象,得到"活關公"的美譽。
王鴻壽的戲路極為寬博,關羽戲之外,靠把戲、短打戲、尤其衰派和做工老生戲也都有很深的造詣,如《徐策跑城》、《掃松下書》等均甚精彩。周信芳亦得其真傳,他還善於運用髯口、紗帽翅、翎子和耍眼等特技以增加戲的氣氛。
關羽戲的創作過程中,王鴻壽集中了編、導、演三者的功能與職責。首先在編寫本子中,由於他的努力,積聚了四十餘出關羽戲,而這些本子要能在舞台上立起來,那必須是在“演”(包括導演與演員兩重身份,兩方面功能上)的方面,更要花費心思,組織結構戲的整體表現,以及關羽這個人物的突出體現。在藝術處理上,不用表演程式當然不行,同時,在程式的運用,沒有創新與改革,也是同樣不能完成把戲立在舞台上的任務的。因此,必須認真研究從扮相、服裝到唱念做打各個方面,才能創造性的把要演的戲,體現出來,搬上舞台,接受觀眾的檢驗。
臉譜:以前,米喜子演關羽,不染紅臉,只是略撲水粉,程長庚也只是以胭脂揉臉,用黑紫色筆劃幾道條紋,臉上點七顆痣,戴五綹髯。王鴻壽創造了以銀硃勾臉,顏色加深來體現面如重棗;再勾臥蠶眉、丹鳳眼、腦門上兩道弧形紋,鼻窩兩邊各一道紋,把七顆痣改為兩顆(左眼角下、右顴骨下各置一顆)。這種臉譜,既莊重又威嚴,很有個性。這一精心設計的臉譜,在舞台上一展現,立即被同行與觀眾所讚許。
服裝:王鴻壽為關羽設計的服裝,是隨著關羽在不同戲中身份的改變而調換服裝的顏色。如《古城會》里,關羽身著綠靠,而在《水淹七軍》、《走麥城》中,由於此時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身份的不同,則改穿淡黃底子繡圖軟靠了。他設計的服裝與劇情貼切,美觀大方,烘託了表演,增添了形象的美觀。
髯口:以前關羽戲中帶“黑滿”,王鴻壽改為帶“黑三”,且講究用頭髮製作。而在《水淹七軍》、《走麥城》中戴“黲三”,因為此時關羽已到晚年。用頭髮特製的髯口,在表演時,捋髯、推髯、理髯時,不致於滋毛長著,有助於美化“美髯公”的藝術形象。
唱腔:過去的關羽戲,劇目少,因而唱段也不多,演出用胡琴伴奏,唱西皮、二黃腔。王鴻壽在自編自演的眾多關羽戲中,根據劇情的不同、人物感情的起伏,精心設計了“嗩吶二黃”、“梅花板”撥子以及“徽調四平”等各種聲腔曲調,與西皮、二黃在同一劇目里,根據劇情發展的需要,交錯使用,行家們稱之為“鳳攪雪”。這種設計與安排,可說是前無古人,後鮮來者。
念白:改變了過去純用武老生的念法,王鴻壽吸收了昆、徽、湘、漢、秦、楚各個劇種的技巧,創造了一種特殊念白方法,當然要掌握好這一技巧,則要求演員嘴皮子功夫要深:四聲正、五音全。這種念白,既需要文老生唱念的功底,還要兼具武老生、架子花臉的吐字發聲功底(如“噴口”“炸音”等),才能突顯關羽的性格。
身段:在參照與吸收了各個行當表演程式的基礎上,為我所用。創造了關羽這一角色獨有的身段程式,即所謂“四不像”的身段譜:既有架子花臉的身段,又有長靠武生的,還有武老生與文老生的身段,熔於一爐,從而形成表現關羽的身段,豐富發展了程式的運用,開創了一種新的行當——紅生的身段程式。
馬童:“趟馬”是戲裡常有的程式動作,而過去的關羽戲中,是從來不敢運用“趟馬”的動作,來表現“千里走單騎”的,認為這是對關老爺的“大不敬”,更別說還為關羽加上一個馬童。王鴻壽這“靈光一現”的創意,一來有現成的演員,且翻騰跌扑十分出色(首次赴京時,就有劉吉慶之子劉長林,其後一直為王配演馬童,對王的關羽戲,爛熟於胸。小三麻子李吉來的關羽戲,多是劉長林所傳授)。二是這種配合十分具有觀賞性。梅蘭芳曾說:“身段上聯繫得非常嚴密。特別是馬童的一路跟斗翻出來,再配合了他趟馬的姿勢,一高一矮,十分好看。”這種出場時的表演,十分有氣勢,一下子把關羽的形象,凸顯出來了。
初時演出,馬童勾三花臉,念京白與唱念上韻的關羽形象相配合,顯得輕飄而不協調,在不斷實踐中,最後定型為揉臉,念韻白,這就與關羽的形象、氣質相吻合一致了,氣魄也大得多了。
大刀:這是關羽戲中最主要的道具,熟知三國的觀眾,都知道“青龍偃月刀”。王鴻壽改變了過去關羽持的大刀,與普通的大刀並沒有明顯差異,而是徒有“青龍刀”其名。王鴻壽在這個刀上,下足了功夫:不僅設計了青龍刀的樣式;而且刀頭上的青龍也特製的,既有立體感,也具形式美。同時他還為青龍刀創製一套持、甩、舞的“青龍刀法”。
造型:過去關羽的造型亮相,多模仿廟中泥塑像的造型,顯得呆板,千遍一律而無生氣。後來王鴻壽根據關羽不同時期、不同形象的四十八張圖像為模板,潛心研究,匠心獨運,終於創造了關羽戲中,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的各式各樣的造型,令觀者賞心悅目,美不勝收。
從表演藝術各個方面,為了關羽這一舞台上的藝術形象,王鴻壽創造性的發揮了自己獨有的能量,從唱、念、做、舞、服裝、造型,從裡到外,從頭至腳,進行了巧奪天工的全方位的“包裝”,使關羽的藝術形象,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紅氍毹上,從而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行當,為京劇藝術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代表劇目

王鴻壽根據演義小說、歷史故事、傳說等提供的內容,變演新戲,大量的創造並豐富了關羽戲的劇目,及自《斬熊虎》關羽出世起,直至關羽走麥城"成神"止,包括《三結義》、《斬華雄》、《虎牢關》、《斬車胄》、《屯土山》、《斬顏良》、《灞橋挑袍》、《過五關》、《古城會》、《漢津口》、《臨江會》、《華容道》、《戰長沙》、《單刀會》、《水淹七軍》一至四本《走麥城》等共36餘出。他對關羽戲的豐富創造成為後來所有無論南、北演關羽戲的演員的楷模。

流派傳承

王鴻壽的弟子有李春利林樹森、周信芳、李洪春李吉來(小三麻子)、劉奎官等。沈華軒高慶奎二人是在北京同時拜王鴻壽為師學關羽戲的。李金茂是王的女婿,李永利是王的義子,二人均得王派關羽戲之奧秘。
王鴻壽親傳弟子周信芳、林樹森、李洪春等後來均有各自的發展成就,其中周信芳已成卓然大家,與梅蘭芳並稱大師.而完全繼承並發展王派紅生藝術的則是李洪春。
未正式拜師,而在藝術上受其影響,在全國各地以演關羽戲而享盛名者有:上海的夏月潤趙如泉白玉昆、馬春樵、白家麟等;在杭嘉湖及蘇南水路京班的卞金奎、卞銀奎、小明海亮(明毓昆)、卞韻良、趙麟童等;在蘇北里下河班的汪曹龍、金光明楊洪春、小蓋月樵(嵇鴻培)、孫德麟嚴樹森、趙子林等;在北京的瑞德寶李鑫甫等;天津的王福連、程永龍等;東北的唐韻笙、彭振久等;河南的李永成、葛棣華等;河北的蘇月樓、郝慶奎等;在台灣則有李永利的次子,人稱“台灣老爺”的李桐春。同時,京劇南派關羽戲的表演藝術,也給予兄弟劇種(如秦腔、河南梆子、湘劇、漢劇、川劇、山西梆子及粵劇)以積極影響。甚至出現了“秦腔三麻子”、“粵劇王鴻壽”,其影響深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