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涇之戰

王江涇之戰

王江涇之戰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月至五月,在明抗倭的戰爭中,明總督張經指揮大軍在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圍殲倭寇的重要作戰。

基本介紹

  • 名稱:王江涇之戰
  • 地點: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
  • 時間: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月至五月
  • 參戰方:明朝,倭寇
  • 結果:明朝勝
  • 傷亡情況倭寇死亡1980餘人
  • 主要指揮官張經盧鏜、俞大猷、湯克寬
戰爭背景,戰爭經過,戰後點評,

戰爭背景

明嘉靖年間,倭患嚴重。葉向高的《蒼霞草·日本考》云:“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殘浙東,四年間,犯太倉,破上海、崇德、嘉善諸邑。”張經時任南京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他臨危受命,於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任總督江南北、魯、浙、閩、湖廣諸軍御倭。《明史》說:“倭二萬餘踞柘林、川沙窪。”而且後繼不斷。
張經研究了形勢,聽取了浙江巡撫李天寵及蘇松副總兵俞大猷的意見,新敗的官兵,素質不佳,士氣也不高,有待休整。他認為應急調廣西一帶能征慣戰的“狼土兵”(少數民族士兵,由女頭領瓦氏率領),以及永順、保靖的土兵(苗民),待會齊時決戰。張經曾在兩廣總督軍務,深知“狼土兵”可用,“狼土兵”也敬服他。
這時,嚴嵩死黨趙文華,以祈海為名,前來督軍,荒唐地想以祭祀海神來卻倭。他極力排斥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名將,大大削弱了抗倭的力量。趙文華幾次催促出兵,由於張經等待援兵,所以按兵不動。《日本考》說:“經以兵機秘業,已刻師期,不告也。”於是趙文華就向皇帝誣告張經、李天寵“糜餉殃民,畏賊失機”。
也就在這時,由瓦氏率領的田州狼土兵先到,瓦氏是巾幗英雄,曾親自打死過老虎,威名遠揚。繼而永順、保靖土兵也趕到。張經就命盧鏜、俞大猷、湯克寬等率諸軍,水陸並進,在浙江嘉興王江涇圍剿倭寇。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殲倭1980人。史稱這是東南倭患以來的最大勝利。
見到趙文華誣告張、李的上疏,嘉靖皇帝大怒,下詔逮張、李下獄,不久王江涇捷報也到了。嘉靖皇帝也有過懷疑,他問奸相嚴嵩。嚴嵩竟然將王江涇之戰的功勞歸於趙文華胡宗憲。因而也不容張經辯解,朝廷顛倒功罪,自毀長城。張經李天寵及敢於直言的兵部員外郎楊繼盛,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同日斬於西京。“京師震駭,謂國家一日殺三賢能臣,罷市者累日”。
後來,張經孫子懋爵伏闕申冤才得以平反,人們在他的墓石上刻有“冤同武穆”的詩句,將他和抗金英雄岳飛相提並論。張經墓在洪山橋西北的原厝村黃店山(又名萬安橋山,芋坑山)。
福州人民、洪塘鄉人民敬重民族英雄張經,村社中流傳著一則有趣的民間故事,簡述如下。
張經小時候與同村的翁正春同在私塾讀書。翁正春讀書勤奮,是個小才子。張經聰明,好打鬥,武功甚好,膽子大,但讀書不太用功。一天晚上,同學們正在溫書,張經卻抓耳撓腮,心不在焉。老師突然對張經說:“人家都說你膽大,你敢去後山幫我沽酒嗎?”張經說:“行!”他拿著裝酒的葫蘆就往後山跑。
後山有許多墳墓,夜裡涼風嗖嗖,鬼火(磷火)忽明忽暗,十分恐怖。張經心裡有點緊張,但一想到答應老師敢去就得去。他壯著膽子往前行,在嶺巔的路口,居然有凶神惡煞——五帝擋在哪兒。五帝喝道:“嘟!小孩,哪裡去?”張經一愣,定了定神:“我替老師打酒去!”五帝說:“要過嶺可以,我出個對子的上聯,你能對出下聯就放你過去。”張經說:“你出吧。”五帝便說:“半夜三更三更半。”張經沉思了一陣說:“你稍等,我回去想想再來。”
張經連忙回到書齋,叫翁正春出來,將五帝出對子的事告他,央求翁正春務必幫忙。翁正春略一沉吟便說:“容易,你就對‘八月中秋八月中’。”張經高興極了,回到嶺巔對著五帝喊:“我對出來了,不就是‘八月中秋八月中’!”五帝笑了說:“你這個鬼仔,肯定不是你想出來的,是同學幫了你。你以後萬萬要用功啊,這回放你過去。”張經一怔,猛然醒悟,自己確實該用功了!
從此張經刻苦用功。後來翁正春中狀元,張經中了進士,官至兵部尚書
歷史上翁正春確實中了狀元,張經也成了名臣儒將。但他們並非同時之人,人們熱愛這兩位洪塘鄉賢,編出了這則有趣的民間故事。張經不但會統帥軍隊,他還能詩,有遺著《半洲詩集》傳世。

戰爭經過

嘉靖中期,盤據柘林(今上海奉賢東南)、普陀(今屬浙江)等地的倭寇不時攻掠乍浦(今浙江平湖東南)、海寧、德清、杭州等地。三十四年四月,張經判斷倭寇企圖入侵王江涇,遂定分進合擊的作戰方略,殲倭於嘉興與平望一帶。命令參將盧鏜率軍迫倭進入王江涇地域,防敵向杭州方向竄犯;參將湯克寬領水師由乍浦向嘉興運動,尋敵作戰;張經親督副總兵俞大猷馳赴蘇州,南下平望,進行阻擊。下旬,盧鏜進至石塘灣(今浙江桐鄉西),設伏待敵。不出張經所料,倭寇4000餘人自柘林出發,避開明軍防線,分路襲擾李塔匯、張莊、小崑山等地,旋自茆湖(今上海青浦西南)北上,欲攻蘇州(今屬江蘇)。明軍至陸涇壩,與倭寇接戰。倭寇收兵南下,突襲嘉興,進入明軍伏擊地域。盧鏜督狼兵、土兵發起攻擊,按預定企圖將倭寇向嘉興以北壓迫,並尾追不捨。湯克寬按計畫向王江涇前進。倭寇北逃平望,遭張經、俞大猷重創被迫竄向王江涇。五月初一,明軍按預定計畫,盧鏜攻擊倭寇前軍,俞大猷追擊於後,湯克寬率水師直插其中部。明軍合力奮戰。大敗之,斬首1980餘級。倭寇焚溺死者無數,餘部300餘人逃回柘林,匆匆登舟,入海東遁。

戰後點評

此戰,明軍兵力較強,布防嚴密,配合密切,有效地實施追擊;圍剿、分而殲之等戰法,創嘉靖抗倭以來首次大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