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王永華,男,1973年8月生,安徽省合肥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本科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碩博連讀畢業於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同年至大連海洋大學任教,聘為副教授。2009年在都靈理工大學做訪問教授。2010年調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工作至今,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永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合肥
  • 出生日期:1973年8月
  • 畢業院校:大連理工大學
  • 主要成就:申報農藥國家發明專利6項(新化合物)
  • 職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講課程,主要貢獻,主持項目,代表性成果,

人物經歷

1997年本科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碩博連讀畢業於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同年至大連海洋大學任教,聘為副教授。2009年在都靈理工大學做訪問教授。2010年調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工作至今,任教授。

研究方向

開展多尺度細胞系統生物學,關鍵網路系統生物學建模和分析。
開展基於網路藥理學、生物信息學和化學信息學的中藥活性成分預測、組方最佳化和傳統藥方二次開發。
開展基於比較基因組學的作物病蟲、菌關鍵靶點發現,尋找植物源先導結構、開發農藥新品種。

主講課程

先後承擔本科生生物信息學、過程模擬和最佳化等課程教學,為博、碩士研究生講授計算生物學進展、計算系統生物學、藥物學等課程。目前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5名;在讀碩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5名。

主要貢獻

主持項目

1.細胞內隨機時-空模擬理論、計算方法及在計算系統生物學中的套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9-2011。編號:10801025。
2.腫瘤發生的數學模擬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10911130216/A011403。
3.中藥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複方作用原理計算機預測與驗證研究, 中國中醫科學院專項基金,2011-2012。
4.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中藥篩選和適宜技術產品的研發。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子課題,2011-2012。
5.細胞分子網路混合尺度動力學理論及其在系統生物學上的套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2-2016,編號:31170796。
6.醒腦靜腦部疾病的網路藥理學研究,企業橫向課題,2012-2013。
7.基於生物信息學技術的克服P450介導的昆蟲抗藥性新型農藥最佳化和開發。農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2012-2013。
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啟動基金,2011-2013。
9.P450介導的昆蟲抗藥性機制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優秀青年人才科研專項,2011-2015。

代表性成果

目前已申報農藥國家發明專利6項(新化合物)。先後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PLoS ONE》,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和《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等刊物上發表SCI 論文50餘篇;近兩年代表性論文如下(10篇):
1.X Xu, X Wang, Zh Xiao, Y Li, YH Wang*. Probing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link between mutation- and pH-dependent hydration dynamics and amyloidosis of transthyretin. Soft Matter. 2011, DOI: 10.1039/C1SM06569F, (IF:4.5)
2.X Wang, X Xu, Z Ma, YQ Huo, Zh Xiao, Y Li, YH Wang*. Dynamic mechanisms for pre-miRNA binding and export by Exportin-5, RNA, 2011, RNA 2011. 17: 1511-1528. (IF:6.1)
3.W Zhou, Y Li, X Wang, L Wu, YH Wang*. MiR-206-mediated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mammalian circadian clock. BMC Syst Biol, 2011, 5:141. (IF:3.6)
4.Z Xiao, X Wang, X Xu, H Zhang, Y Li YH Wang*. Base- and Structure-Dependent DNA Dinucleotide-Carbon Nanotube Interactions: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2011,DOI: 10.1021/jp204017u. (IF:4.4)[Cover Paper]
5.Q Li, L Zhang, Z Ma, X Kong, F Wang, H Zhang YH Wang*. Probing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Binding Mode of 3-Arylpyrimidin-2,4-diones within Housefly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Receptor. Int J Mole Sci, 2011, 12, 1-x; doi:10.3390/ijms120x000x .(IF:2.3)
6.X Wang, X Xu, S Zhu, Zh Xiao, Z Ma, Y Li YH Wa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conformational heterogeneity in Transportin 1. Proteins. 2011, DOI: 10.1002/prot.23193. (IF:2.8)
7.X Xu, H Wang, J Fu,YH Wang*. Influence of P-glycoprotein on Embryotoxicity of Antifouling Biocides to Sea Urchin (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Ecotoxicology, 2011 Mar;20(2):419-28. (IF: 3.1)
8.X Xu, X Wang, Z Xiao, Y Li, YH* Wang.Two TPX2-Dependent Switches Control the Activity of Aurora A. PLoS ONE 6(2): e16757. doi:10.1371/journal.pone.0016757.2011. (IF: 4.3)
9.YH Wang*, Y Li, Zhi Ma, W Yang. Mechanism of MicroRNA-Target Interaction: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nd Thermodynamics Analysis, PLOS Comput Bio, 2010, 2010,6(7),e1000866. (IF:5.8)
10.G Wang, Y Li ,X Liu, YH Wang*. Understanding the Aquatic Toxicity of Pesticide: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Molecular Descriptors to Distinguish the Ratings of Toxicity. 2009, QSAR & comb Sci. 28:11-12, 1418 1431. (IF:3.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