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宗祠(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亦稱茅田王氏宗祠,位於湖北省通山縣洪港鎮茅田村(原名:雙河),是一處始建於明代中期的中國祠堂建築。毀於文化大革命,於2007年重建,占地面積達1800餘平方米。曾被有關專家譽為鄂南第一祠。王氏宗祠先後經歷了明、清、民國、當代四朝,車田、大田、茅田三地。明朝建在車田畈,每年春秋祭期,恭行祭祀典禮。明清易代,戎馬生郊,戰亂不斷,車田宗祠毀於兵燹,竟成丘墟,不可復識。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其始祖姬晉為黃帝後裔,王姓主要源於姬姓;2014年,根據國家官方數據統計顯示人口為9468萬人,其人口之多;(WángXìng):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有的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和(陳厲公次子田完的第9世孫)後裔,以王族稱謂為氏。[1] 有的出自子姓,為殷商王子比干之後,以爵號為氏。有的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以王族爵號為氏,得姓始祖太子晉,其名晉,字子喬,系周靈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喬祠”就是對王姓始祖子喬的紀念。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位的大姓,擁有人口近一億,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氏宗祠
  • 地理位置:湖北省通山縣洪港鎮茅田村(原名:雙河)
  • 占地面積:1800餘平方米
  • 景點級別:古蹟
  • 著名景點:王氏宗祠
宗祠簡介,歷史沿革,

宗祠簡介

王氏宗祠系姜堰文物保護單位。泰州學派是我國哲學史上唯一以地名命名的一個哲學流派,它產生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處於萌芽狀態的明朝中後期,創始人王艮、王棟、王襞世稱“三賢”,均為泰州人,其弟子又多為泰州人。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稱之為“泰州學派”。以“人本”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泰州學派”在我國哲學和政治思想發展史乃至文化發展史上都具有重要位置和深遠影響,被認為是“中國學術史上第一個具有早期資本主義啟蒙思想”的哲學學派。
2000年6月底,省委書記回良玉視察泰州,在崇儒祠提到泰州歷史上名賢輩出,包括“王氏三賢”在內的不少代表人物為人們熟知和敬仰,並稱讚他們的創新精神。姜堰王氏宗祠”早於泰州“崇儒祠”,“崇儒祠”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作為“泰州學派”物質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姜堰王氏宗祠”可謂舍此無它的歷史文化精品。姜堰王氏宗祠”門額,長115厘米,寬40厘米,刻於明成化九年(1581年),現完好保存在姜堰王氏宗祠大門頂上。王公祠田界碑,長110厘米,寬32厘米,現作姜堰“節孝祠”樓下踏腳石,字跡隱約可見。“節孝”二字碑長110厘米,寬38厘米,今嵌在姜堰節孝祠上樓梯口牆上。“姜堰王氏,輔口口案”碑長84厘米,寬55厘米,今存於姜堰三賢祠後門門檻下。

歷史沿革

“三賢”之一的王棟,字隆吉,號一庵,泰州姜堰人。生於弘治十六年癸亥年(1503年),卒於萬曆年辛巳年(1581年)。王棟幼時隨父習醫舉業,年十一,瘟疫流行,奉父命備藥材施救村鎮,行至沙村(現屬姜堰市橋頭鎮),父遇馬噬齧,幾為所傷,乃卒,之後,王棟遂“業儒”,24歲時補泰州學官稟生,始從師王艮學道。56歲時由歲貢授江西建昌南城縣訓導台使,聘主白鹿洞會,又主南昌正學書院會,創太平鄉等處布衣為會。後補山東泰安州學、江西南豐教諭,擢昇州學正,70歲回故鄉姜堰,“開門授徒,遠近風動,並創‘歸裁草堂’,著《會語續集》,創族譜,立宗祠,置祭田,定祭典”。
現據文物調查,《樂學堂家族譜》仍存姜堰地區,“王氏宗祠”漢白玉石刻門額至今如初,嵌於穿堂三進的“王氏宗祠”門廳之首,陽文正楷,石青糝之;花崗岩質祭田界樁上刻“王公祠土地界”,豎排兩行,陽文正楷,歷歷在目。這些文物生動體現了王棟晚年的業績。“王公祠五女墓碑”、“節孝祠”石刻、“節孝”牌坊石額等文物具體展現了泰州學派對後世直至清代的巨大影響。
《一庵學術》有載:心齋先生弟子一庵與東城及門最久,闡著益大。而一庵為心齋族弟,躬行實踐得家學之傳,里中至稱一庵及陽明、心齋為“越中淮南生三王夫子”。心齋歿後,東厓(按:王艮仲子)繼父講席,望日隆,與心齋一庵並號“淮南王氏三賢”。然東厓師龍溪久,其論學間出龍溪之授受,故語心齋之家學或以一庵所得為尤純也。王棟繼承王艮思想學說,並不是機械的抄襲,也不是隨意的引申發揮。他把泰州學派的思想原理、理論初衷、學術主張置於歷史發展的特定過程中來進行全面認識和系統闡釋,把握住思維動態性和歷史時空性,無論是主會講學、開門授徒,還是週遊四方、隨處講學,都注重抓住王艮學說的精神實質,面對明代中晚期的社會現實,更高地舉起批判朱熹、王守仁學說的大旗,提出不少適合學術進步和時代發展的思想觀點,從而更加豐富和拓展了王艮樂學的思想內容。
王艮的《樂學歌》是泰州學派的形象寫照,她以質樸無華、一詠三嘆的詩歌性語言,淺顯易懂地表達了深刻精闢的樂學思想。全文是:人心本自樂,自將私慾縛。/私慾一萌時,良知還自覺。一覺便消除,人心依舊樂。/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樂便然後學,學便然後樂。樂是學,學是樂。/於乎天下之樂何如此學,/天下之學何如此樂。《樂學歌》是平民儒學奏響的時代旋律。“百姓日用條理處”,正襟危坐者、庠序受教者、荷鋤肩筐者、呀呀學語者,尊卑賢愚、男女老幼,吟唱傳誦。潛移默化中,不斷激發人們對“王道”社會的嚮往和追求,促進歷史的進步,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樂學歌》顯示出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王棟對《樂學歌》中“自將私慾縛”的內涵從目標、方式、要求等方面一一予以深刻的闡釋,指出在現實社會環境面前,要尊重客觀,做到“順事恕施”,承認現實,順應事的變化,做出適合時代潮流的行為舉止,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人心本自樂”的境界和層次。
王棟所處的時代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已在部分地區向幾千年封建社會發起挑戰的時代,社會形勢變化萬端,統治階級日趨腐朽沒落,一代文化思想空前活躍。作為平民儒學的後起之秀,王棟提倡“樂”在“應時之良知”的環境中,提醒有“良知”者要順應歷史潮流,這種“樂”是能“應萬變而不失”的物質性體現,是“學”的至高境界。平民儒學講究悟性,無論書院講學,還是家教授徒,均重在“澡雪其胸臆”、“牖發其天機”(《崇儒祠記》)。王棟指出:“時時尋樂以自學,則天機不滯。”“時時”,是強調不斷,永不停息;“尋樂”,就是要求通過比較鑑別、反覆衡量、權衡利弊,擇優劣汰,確定新的適合時代要求的行為準則。“尋”,就是要求人們去偽存真;以“自誠”求“真樂”,就是激勵人們“反己益精”,不斷尋求更高標準的適合自我的精神和物質空間。泰州學派思想的理論體系是很豐富而複雜的,是歷代平民儒學家不斷進取而積累的精神財富。
王棟在半個多世紀的儒學生涯中,繼承王艮“為天地之心,為生民立命”立意改造社會的政治理想,提出將“乾坤世界重新熔鑄一番”的遠大抱負。文化層次相對較高的親職教育,是他後來得以成為平民儒學代表的重要根基。他一生不管是“出”還是“處”,都不受時位的限制,處處講學,繼承和發展了泰州學派的樂學思想,是泰州學派的真正傳人,並有《會學十歸》、《一庵會語》、《會語續集》等著作行世。
王氏宗祠”的開發很有戰略意義。利用“王氏宗祠”與“泰州學派”之間密不可分的歷史文化因緣,深入發掘“泰州學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王棟的學術思想、歷史業績,豐富“王氏宗祠”的文化成果信息,並爭創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可吸引中外科研機構和學者來此進行文化交流,通過加強對“泰州學派”的研究,擴大姜堰在國內、國際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