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醋文化

王村醋文化

2009年8月份“王村醋傳統釀造技藝”列入“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因為王村醋從原料到傳統釀造技藝上大大區別與山西的高梁老陳醋和江蘇鎮江的大米香醋,具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生性、獨特性和活態性,具有鮮明的文化傳承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村醋文化
  • 亦稱:王村陳酷
  • 特產地區:淄博
  • 主要原料:高粱、麥曲
王村醋簡介,王村“醋文化”,生活方面:,生產方面:,民俗方面:,王村醋的品牌,

王村醋簡介

王村醋亦稱王村陳酷,淄博特產。主要原料為高粱、麥曲,同時又以黃酒麴為輔料,經加工過濾、高 溫發酵等工藝釀造而成.其主要特點∶外觀呈褐色、酸度適宜、味美香甜、醉厚柔和,貯放日久,久不變質。由於王村一帶有特殊的地質條件地下水質好,所以,自古就有傳統釀醋和造酒的習慣。據史料記載:明嘉靖二十五年王村就有“春分釀酒拌醋”之說,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生產歷史。
王村醋文化

王村“醋文化”

王村,從古至今只是一個非府非縣的村鎮,但是,他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裡是一處山間谷地,北 面雄峙泰岱副岳逶迤白里的山東長白山;南依綿延數百里的泰沂山脈,為典型的“兩山夾一峪”的地貌。 自古就為連線膠(膠東地區)濟(濟南)之關鎖咽喉。王村歷史悠久,其周圍地區存在若干漢代濟南國或淄川國王陵。封土高大,規格較高。在現在王村村東南五華里的地方,是西漢時期的土鼓縣城,這裡的五個村莊至今仍然以“古城”名之。王村村至少誕生於宋唐時期,它應該是土鼓縣城消亡之後,在這一帶隨即產生的文化、經濟中心。每30華里至40華里設定一縣,是中國古代縣治分布的規律。王村地區東西距淄川、章丘各30公里,遠遠大於縣治分布距離。但土鼓縣自高齊併入衛國縣後,這一地區再未治縣。據推斷,這一帶南北為大山阻隔,為一狹長地帶,人口不集中似為原因。所以,王村地區自南北朝之後,有時歸章丘縣,有時歸淄川 縣。自唐代後期,王村地區劃歸淄 川縣,明朝為淄川縣忠信鄉,清朝為淄川縣又西路王村鄉,1930年建鎮。一直到公元1970年劃歸周村區,1300餘年歸屬穩定。據考證分析,它的命名方式似不類 “王家村”“李家莊”一屬,“王”字後面直接綴“村”,可見並不是王姓人家立村。那么,只能有一種解釋,它之所以稱為“王村”,是因為村南的兩座高大的漢王陵墓。
王村醋文化
王村醋文化
王村地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民俗獨特,自成魯中民俗大體系中的小體系。在明清兩朝的科舉考試中,僅這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地區就出過進士十一名,舉人四十餘名。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在王村東一華里的西鋪村明崇禎年間戶部尚書畢自嚴家任私塾先生達38年,在這裡創作出了不朽名篇《聊齋志異》和一百餘萬字的《聊齋俚曲》等著作。
在這樣一爿肥沃的文化土壤上,誕生作為物質的和文化的“王村醋”這樣一個品牌,自在情理之中。
幾百年來,“王村醋”和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使王村蜚聲海內外。王村地區製作紅谷酒和王村陳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漢的土鼓縣時期。但是作為一個地方著名品牌的誕生、成熟、傳播,廣為人知,則是明清以來的六百餘年。“王村醋”,已經不僅是一種百姓日常生活的調味品,它作為一種文化,已經廣泛滲透在民眾的日常生活、生產、娛樂、交際、語言、地名的每一處細節之中。成為這一地區民俗文化體系中的有機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從文化屬性上分析,大致可從如下幾方面歸類。

生活方面:

食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的是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北方人的生活中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醋,位列其中,可見其重要性。王村得地利之便,這一方的百姓對於食用食醋,更是花樣翻新,達到極至。王村地區的飲食習慣和魯中地區基本一致,每頓飯做菜幾乎都要加醋,涼拌加醋,熱炒也加醋。但是王村地區又有其獨特的食醋習俗。比如生大蒜加五香葉,用石臼搗為蒜泥,加王村醋拌和為蒜醬,蘸饃饃或窩頭吃,卷煎餅吃,那味道真叫個特別,如果再搗進煮熟了的新鮮雞蛋,更是一絕,搗進一塊白豆腐,那叫個“雞刨豆腐”,酸辣中透著香,更是下飯的一道好菜。還有夏天吃涼湯(即涼麵條,王村人吃麵條叫“吃湯”。),更是王村醋大顯身手的機會。那麵條須是手擀的好,用鍋煮熟,撈出,放入一大半盆剛從井裡打出的涼水裡,拔得透涼,盛入飯碗,加切得細碎的胡蘿蔔鹹菜,加調和好的麻汁,加用石頭蒜臼子搗得粘稠的蒜泥,最後倒進足夠的王村醋,一攪和,吃個三幾碗,那真是大快朵頤。1960年代初,農民“瓜菜代”的年代,這裡的人們發明了“醋溜地瓜片”“醋拌地瓜面子餄絡”。所謂“醋溜地瓜片”即是把鮮地瓜切成片,用滾開的水一焯,撈出盛盤,大大地加王村醋,略加點鹹鹽,既是主食,又是涼拌菜;所謂“醋拌地瓜面子餄絡”,既是用地瓜子磨成的粉加水和成麵團,放入一木製的餄絡床,加壓,筷子粗細的圓形條狀落入滾開的開水鍋中,煮熟,撈出盛碗,加王村醋,加蒜泥,當飯吃。這是兩種極具地方特色的、藉助王村醋才能夠做得到的粗食精吃的範例。那個年代還有王村醋拌蓬毛尾、王村醋拌灰菜,拌柳葉等吃法。
蒲松齡當過30多年私塾先生的西鋪畢家,至今有一首順口溜在流傳:“蒲先生,三頓飯,酸煎餅,兩個半,蔥炒豆腐醋和蒜”。這裡的“醋和蒜”,指的就是用醋拌和的大蒜泥。(“和”在此為動詞,拌和之意。)
藥用。醋的藥用價值早在兩千餘年前就被我們的祖先發現,並被廣泛臨床套用。《本草綱目》記載醋能“消腫痛,殺邪毒,理諸藥”。很多中醫藥方或以醋作引,或以醋製作。王村地區還有很多以醋治療傷、痛、病的民間驗方和習慣用法。比如治療春天易發的“桃花癬”,治療蜂子、蠍子蜇傷;過去夏天人們下地幹活渴了,從井裡打上生水,加入適當的醋喝了解渴,認為即可以消毒,口感又好;冬天,為預防感冒,用鍋子燒開醋,滿房間熏蒸,認為可以殺菌消毒。涼拌菜多加醋,認為可以不但改善口感,也可以消毒。喝醉了酒的人,讓其喝醋,認為可以醒酒。

生產方面:

王村地區生產食醋和紅谷酒的悠久歷史,不但影響了這一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同時對這一地區的生產方式和習慣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解放前,由於王村及其周遍地區的黃酒作坊、醋作坊需要大量的高粱、黍穀子作原料,周遍地區的農民就多種植這兩種作物,過去這一地區這兩種農作物的種植比例高達80%以上。經過數百年的種植,提純培育了幾個優良品種。人們還總結出清明下種的作物製作的黃酒、醋濃香純正口感優好;用以製作陶瓷醋瓶封口蓋子的高粱桿,必須是清明當天下種的高粱的楷桿才封的死,早一天,晚一天種植的都會滲漏。另外,黃酒和粗醋的糟糠是豬的優良飼料,豬糞用來上地,培植了地力,使農作物產量質量都得到提高,形成了農業——釀造業——養殖業的良性循環圈。

民俗方面:

王村醋”形成一種文化,向這一地區民俗滲透是經過數百年的演化逐步形成的。
有關詞語。王村地區的方言中,與“醋”有關的不勝枚舉。比如“拿酸作醋”,是說一個人不實在、不樸實、扭捏作態。“屬王村醋的”,評價一個人清高作態、端大架子,與“拿酸作醋”有共同之處。類似的還有“酸酸氣氣”“酸不溜的”“酸的狗都不吃了”“酸的聞髒不得”等等。“吃了醋了”,是指一個人心胸狹窄,計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態度,進而挾嫌報復。這樣的詞語只有本地人意會,才能將意思領會淋漓盡致。類似延伸的還有“吃醋喝醬油”等。還有專門用於男女之間風流韻事的“爭風吃醋”,並由此派生出一種民俗“忌諱”,在飯店吃飯要醋吃,不說吃醋,而說“來點忌諱”,直接把醋以“忌諱”代指之。
有關童謠。王村地區有一首廣泛流傳的童謠《光棍打杵》以醋入之。
光棍打杵,
你在哪住?
我在山後,
山後有啥?
黃瓜拌肉。
給我點吃,
我還不夠。
不夠加鹽,
加鹽齁鹹。
齁鹹加醋,
加醋饢酸。
一個孩子,初夏時節聽到布穀鳥的叫聲,一問一答,人和鳥有了如此對話。
有關戲曲。王村地區是“五音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王村鎮李家疃村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出了一個五音戲名角,藝名“王妮子”。當時與後來的“五音泰斗”“鮮櫻桃”鄧洪山齊名。而五音戲的代表劇目是《王小趕腳》,說的是一個剛過門的新媳婦(二姑娘)回娘家,路上雇了一個牽驢的半大孩子為其趕腳的(王小),劇情自始至終貫穿兩個年輕男女的打情罵俏。語言多為村俗俚曲,但生動活潑,耐人尋味。二姑娘一段唱腔最為精彩,過去在這一代農村廣為流傳:
“六月里三伏好熱的天,
俺二姑娘出門就奔陽關。
俺娘家住在那二十里堡,
俺婆家就住在那張家灣。
在婆家得了一個病,
俺大口的吃薑就不覺得辣,
大口的喝醋還不覺得酸。
渾身上下沒有一絲個勁,
陰陰陽陽的七八天,
你可告訴俺,
你可告訴俺,
俺這病的是哪一般?”
演員可以根據演出地的環境,隨心所欲的增減戲詞。如在王村演出,王小可以問,你是喝的高粱醋還是黍穀子醋?你是喝的德源茂的醋還是喝的義盛恆的醋?二人在台上追打對罵,生活氣息濃郁,語言俏皮活潑,尤其受到廣大農村婦女的喜愛,所以五音戲又名“拴老婆橛子”。
有關地名。王村村東南角有一條街至今仍然叫作“坊子崖”。因為這裡為明朝時畢氏家族的黃酒醋作坊所在地。畢氏後人至今保存有一份明朝崇禎年間的分單,記載畢際有分到(王村)“坊子兩座”。“坊子”即指釀造黃酒、醋的作坊。而到了畢際有的孫子們分家的時候,畢際有在王村的所有家產,被他的第三個孫子畢世涵抓鬮抓到。畢世涵,即蒲松齡所教的八個學生之一。一致後來的王村“坊子崖”形成了畢姓一條街。
社會交際。醋在王村地區還有作為禮品走親訪友社會交際的功能。逢年過節禮尚往來,帶幾個醋(過去把一瓶醋叫一個醋)就是上等的好禮品。現在生產的營養醋更成為人們首選禮品。“航天英雄”楊利偉就曾品嘗過華王公司釀造的營養醋。
宗教信仰。王村地區由於黃酒、醋作坊的興盛,也形成了人們的一些獨特信仰。如信仰釀酒祖師杜康。每年正月釀酒(醋)作坊開工,或釀造作坊開業,首先要祭拜杜康。祈求祖師爺保佑產品質量好,產量高,大吉大利,平安發財。
對財神關老爺和趙公明,都虔誠信仰。平時,作坊里常年供奉二位財神偶像,香火伺候。他們相信,關公勇武丈義,忠君愛民,有他老人家做守護神,一切邪毛鬼祟都會遠遁,不敢進犯,就能保證生產順利,財運亨通。而趙公明元帥,是人們心目中的“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是護法之神。趙公明統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晉寶」、「招財使者鄧久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他們認為趙公明手下所掌管四名與財富有關的小神,其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因而成為頂禮膜拜的財神。
過去,王村地區廟會很多,如豹山廟會、大興國寺廟會等都是遠近聞名的較大型廟會。中國的廟會發展到後來,它的內涵不僅僅是單一的宗教行為,而成為一種宗教、文化、經濟,兼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綜合性社會活動。商品展覽和交換往往成為廟會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王村醋,作為一種地方特產,在王村地區的廟會上自然是主角。每逢廟會,各字號盡顯其能,把最好的產品展覽出去,藉助這一平台宣傳、推銷自己。同時,也向廟上敬奉香火錢,以祈求神靈保佑,平安發財。

王村醋的品牌

王村生產食醋和黃酒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剛開始做酒做醋的目的不是商品交換,而是自己食用。那時候可能幾乎大多數農家都會釀造,把釀造好的成品裝入缸盆隨吃隨取就可以了。後來,出現了以商品交換為目的釀造業戶,那么這種液態的商品經營業戶是如何與消費者交換的呢?大約在清朝中葉的很長一個時期,經營業戶的經營方式是用陶製的容器(罈子等口小肚大的容器)和竹製的容器(油簍、酒簍)肩挑車推下鄉叫賣為主。消費者則隨便用碗、缶、盆、罐等容器“打”回家即可。因為那時候玻璃容器鳳毛麟角,塑膠容器聞所未聞,只有陶製容器。筆者小時候的1960年代即使玻璃製品不再名貴,但是在貧窮的農村,農民為省幾分錢的瓶子錢,還是經常端著飯碗或提著瓦罐到“合作社”“打零醋”“打零醬油”。
不過王村醋作為一種商品,早在清朝中期就已經開始在包裝上下工夫了。王村醋的包裝在中國同行業的包裝史上可能是獨居特色的。它用博山八陡鎮的一種陶製瓶子(其實“瓶子”的稱謂並不符實,是百姓約定俗成的名稱。這種“瓶子”的側面圖為口小腚小肚大的菱形,稱小罈子更合適些。見照片。)一瓶罐裝三市斤(十六兩制),為運輸方便,每四瓶用高粱秸桿和麻繩綑紮一提,這樣便於驢馱人挑,運往外地銷售。每個石瓶上貼上標有字號名稱的紅紙,相當於後來的商標。當地百姓稱之為“石瓶”,“石瓶”瓶壁很厚,不易打碎,可以反覆回收使用。即使打碎了瓶子,由於瓶子嘴為直徑十來厘米的陶圈,非常結實不易打碎,過去可以經常在莊稼地里見到這種石瓶嘴子,所以,在王村一帶有一句歇後語“八陡瓶子——好嘴”。是形容某人誇誇其談,油嘴滑舌。這種“石瓶”的封口包裝本來是個難題,但也被王村醋字號的大師傅們巧妙地解決了。起初,可能是用棉花、紙質之類的柔軟物質塞在瓶口裡以防醋液外溢,但這種辦法既不安全也不衛生。後來發明了用清明節當天播種的高粱秸桿串起來,用刀子削成與瓶口內徑同樣大小的圓蓋塞入,再貼上上硬紙封死,這種封瓶方式竟然做到“滴水不漏”,一直延續了上百年。1950年代還可以見到個體作坊在使用。
王村醋業的興旺發達,以至於帶動起了博山八陡鎮的專門製作王村醋石瓶的行業。博山八陡出產陶瓷原料,王村釀造業的發達給這裡的窯戶們提供了新產品契機,有幾家窯戶專門燒制醋瓶。那時候,民間百姓從八陡裝上空瓶子運到王村為作坊提供瓶子,再從王村裝上醋瓶運回博山供應市場。
一直到1960年代,王村醋的包裝才徹底用玻璃瓶代替。一般每瓶一市斤裝(公制),貼有註冊商標。那時“國營王村釀造廠”的食醋註冊商標為“拖拉機牌”。這個牌子可能使用到1980年代初期。後來又改名為“華王”,一直使用到現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