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禮

王思禮(?—761年),高句麗人。唐朝中期將領,朔方軍將王虔威之子。

王思禮少習軍事,先後隸屬於河東節度使王忠嗣、隴右節度使哥舒翰麾下,曾參與攻取石堡城安史之亂時,王思禮隨哥舒翰鎮守潼關。潼關失守後,西逃安化郡,獲唐肅宗赦免。旋即出任關內節度使,參與收復兩京相州之戰時,各軍潰敗,只有王思禮與李光弼全軍而歸。累官河東節度使,封霍國公。上元元年(760年),升任司空,為唐初以來身居三公而不居相位的第一人。

上元二年(761年),王思禮病逝。獲贈太尉諡號“武烈”。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思禮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高句麗
  • 去世時間:761年
  • 主要成就:攻打叛軍,收復兩京
  • 官職:河東節度使、司空
  • 爵位:霍國公
  • 諡號:武烈
  • 追贈:太尉
人物生平,因功升職,誤期獲罪,攻打叛軍,收復兩京,因病去世,主要成就,人物評價,趣聞軼事,家庭成員,史籍記載,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因功升職

王思禮本是高句麗人,後來移居唐朝營州。王思禮出身將門之家,他的父親王虔威是朔方軍將領,以通曉兵法而聞名。王思禮年少時學習軍事,跟隨河東節度使王忠嗣到河西,與哥舒翰同為押衙。等到哥舒翰升任隴右節度使,王思禮與中郎周泌作為哥舒翰的押衙,由於攻取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有功,升任右金吾衛將軍,充任關西兵馬使,兼任河源軍使。
天寶十一載(752年),王思禮升任雲麾將軍。

誤期獲罪

天寶十二載(753年),王思禮跟隨哥舒翰征討九曲,由於王思禮延誤時間,因此哥舒翰下令處死王思禮,臨刑之時,哥舒翰卻下令赦免王思禮。王思禮慢慢地說:“要殺就殺,為何還要赦免?”諸將領都對他的話感到壯烈。
天寶十三載(754年),吐蕃蘇毗王(一作吐谷渾蘇毘王)來到邊塞,歸附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命令哥舒翰到磨環川接應他。恰逢此時王思禮從馬上墜下傷到腳,哥舒翰對中使李大宜(一作監軍李文宜)說:“王思禮已經傷到腳,想到哪裡去呢?”同年,王思禮加任特進。

攻打叛軍

天寶十四載(755年)六月,王思禮升任金城太守。同年十二月,發生安史之亂,哥舒翰擔任平亂元帥,奏請王思禮擔任開府儀同三司,兼任太常卿同正員,充當元帥府馬軍都將,每件事都單獨與王思禮商議決定。不久,哥舒翰患病,不能處理軍政之事,於是將軍政之事全權委託給田良丘。田良丘不敢一人決斷,便讓王思禮主管騎兵,李承光主管步兵。王思禮、李承光二人爭勝,因此軍隊不能相互統一。
天寶十五載(756年)二月(一作五月),王思禮請求哥舒翰謀殺安思順的父親安元貞,並趁機在紙上用密語告訴哥舒翰,請他抗表誅殺楊國忠,哥舒翰不答應。王思禮又請求用三十名騎兵劫持到潼關,將其殺死,哥舒翰說:“如果這樣做,就是我哥舒翰謀反,和安祿山有什麼區別。”六月,潼關失守,王思禮西行到達安化郡。王思禮與呂崇賁、李承光一起引到軍中大旗下,唐肅宗李亨責問他們不能堅守防地,一併處以軍法。宰相房琯建議赦免他們,可以取得以後戰事效果,於是殺死李承光而釋放王思禮和呂崇賁,王思禮和呂崇賁、房琯同任副使。不久在便橋的戰鬥中,作戰不利,王思禮拜任關內行營節度、河西隴右伊西行營兵馬使。
至德二載(757年)二月,朝廷派遣王思禮率軍駐守武功,兵馬使郭英乂駐守東原,王難得駐守西原。二月十九日,叛軍將領安守忠、李歸仁、安太清率軍進攻武功,郭英乂與叛軍交戰不利,中箭受傷逃走,王難得見死不救,也隨之敗退,王思禮顧及敵方勢眾而撤退到扶風。叛軍分兵至大和關,距離鳳翔五十里。唐肅宗在鳳翔非常驚駭,於是進行戒嚴。中官以及朝廷官員都派出自己的兒子出戰,唐肅宗派遣左右巡御史虞侯將他的名字寫上,這類事情方得到制止。同時命令司徒郭子儀率領朔方的軍隊擊退叛軍。

收復兩京

至德二載(757年)九月,王思禮跟隨元帥、廣平王李豫(唐代宗)收復西京長安,叛軍已敗,王思禮帶領軍隊率先進入景清宮。後跟隨郭子儀趕赴陝城、曲沃、新店作戰,連連擊敗叛軍,收復東京洛陽。王思禮接著在絳郡擊敗叛軍六千多人,繳獲的器械堆積如山,牛馬數以萬計。由於王思禮屢立戰功,朝廷於是升任他為戶部尚書,封霍國公,食邑三百戶(一作五百戶)。不久,兼任潞、沁等州節度使。
乾元二年(759年),王思禮與郭子儀等九位節度使在相州包圍安慶緒。王思禮統領關中、潞州的行營步兵三萬人、騎兵八千人,大軍潰敗,惟獨王思禮和李光弼兩支人馬齊全。不久,王思禮在直千嶺擊敗史思明別將一萬多人。同年四月初四日,王思禮在潞城東面擊敗史思明部將楊旻。李光弼鎮守河陽時,王思禮代任河東節度副大使。七月二十三日,唐肅宗詔令王思禮擔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兼任御史大夫。王思禮在職期間,軍隊器械精良,存貯軍糧達一百萬石。

因病去世

上元元年(760年)閏三月初七日,唐肅宗加任王思禮為司空。從唐高祖武德年間以來,身為三公而不居相位,只有王思禮一人而已。
上元二年(761年)四月,王思禮因病去世。唐肅宗下令輟朝一天,追贈王思禮為太尉,賜諡號武烈,並派遣鴻臚卿負責辦理王思禮的喪事。

主要成就

安史之亂時,王思禮率軍屢次擊敗叛軍,收復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所立戰功頗多,繳獲敵軍的器械堆積如山,牛馬數以萬計。王思禮在太原任職期間,軍隊器械精良,存貯軍糧多達一百萬石。

人物評價

王思禮擅長謀略,卻不擅長用兵,然而他立法嚴整,因此士卒不敢違反,受到當時人們所稱道。

趣聞軼事

當初,潼關戰敗時,王思禮的馬中箭而死,這時有一名騎兵張光晟把自己的馬給了他,王思禮問他的姓名,他沒有告訴就走了。王思禮暗中記住張光晟的相貌,後來多方尋找,但沒有找到。乾元二年(759年),王思禮到河東之後,有人進讒言陷害代州刺史辛雲京,王思禮十分憤怒,辛雲京懼怕,不知道如何辦才好。這時張光晟在辛雲京的部下,就對辛雲京說:“我曾經幫助過王將軍,向來不敢提起這件事的原因,是認為以這件事來取賞是恥辱。現在你有危急,請讓我去見王將軍,一定能為你解除危難。”辛雲京就高興地讓他前去。張光晟謁見王思禮,還沒有說話,就被王思禮一眼認出來,說:“噫!你難道不是我的救命恩人嗎?為什麼這樣晚才見到你呢!”張光晟就把實情告訴王思禮。王思禮十分高興,握著張光晟的手,涕泣嗚咽地說:“我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為你救我一命的功勞。我一直在尋找你。”於是引張光晟同床而坐,相約結為兄弟。張光晟藉機談到辛雲京的冤情。王思禮說:“辛雲京罪過也不小,現在為你的情面而饒恕他。”當天,王思禮就提升張光晟為兵馬使,並贈送給他許多錢財以及田地宅第。

家庭成員

父親:王虔威,朔方軍將領,以通曉兵法而聞名。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列傳第六十》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七·列傳第七十二》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二百二十一

影視形象

1990年電視劇《唐明皇》:於德安飾演王思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