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全國勞動模範)

王建軍(全國勞動模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全國勞模、北京石油化工研究室主任王建軍經過艱苦探索、刻苦鑽研科學技術,從一個普通的操作工人成長為技術權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建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64年11月
  • 職業:組長
個人簡介,人物事跡,研究丙烯酸裝置催媒國產化,技術投入與經濟效益,守候一個東方情,相關信息,

個人簡介

全國勞動模範。1964年11月王建軍出生在吉林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1982年高中畢業後進入了東方化工廠當全國勞動模範王建軍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在他26歲時已經是全國化工行業勞動模範了。從最初的叉車司機到操作工、分析工,從班長、工段長、成長為如今的丙烯酸(行業)觸媒研究室主任;從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到熟練掌握英語、計算機、通曉相關化工專業知識的丙烯酸生產技術權威。實現了自己樹立的“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人生信條。
王建軍

人物事跡

研究丙烯酸裝置催媒國產化

作為丙烯酸系列的生產企業,觸媒是整個生產工藝的關鍵所在。由於當時引進的是全套日本技術,日本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在生產技術的核心——觸媒上更屬於商業機密,用戶別想得知一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依賴於國外的技術,不管人家有多么先進,到頭來,仍擺脫不了受制於人的命運。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主產權的東西,那必將是無法長遠發展的。為此,他全身心地投入了丙烯酸研究實驗。1996年,王建軍負責2BA的催化劑試驗工作。2BA裝置採用國際較為流行的技術,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作催化劑,可是由於國外公司的技術壟斷,企業每年不得不花費大量的外匯進口離子交換樹脂。能不能利用國內的產品替代昂貴的進口樹脂呢?為此,他一頭扎進實驗室,一乾就是幾個晝夜。餓了,吃袋速食麵;困了,隨便靠在哪兒打個盹。別人勸他:“大頭”,看你眼睛都熬紅了,快回去休息一會兒吧。他搖一搖頭,沒有進展,怎么能離開實驗室?失敗,再實驗;失敗,再實驗。就這樣,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試驗工作終於有了實質性進展。 經過長達四年多的摸索,尋找了國內上百個廠家的樣品作了大量的評價、對比和壽命試驗,僅試驗記錄就有半米厚。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找到了國內某廠家的產品,在與廠方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和改進下,生產出了合格的國內替代產品,2001年,2BA裝置反應系統樹脂國產化試驗成功並套用於裝置生產。實踐證明,東方化工廠所用的國內替代產品性能基本達到國外產品的指標,部分指標甚至要優於國外產品,而價格還不到國外產品的三分之一,這不僅打破了國外公司的技術封鎖,而且,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節省資金300多萬元。樹脂國產化成功之後,根據國產催化劑的特點,王建軍又對原有的生產模式進行了最佳化,進行了樹脂使用時間的測試,採用110*115(以115%的負荷連續運行110天)的生產運行模式,使樹脂更換周期從4次/年縮短為3次/年。這樣一來,既增加了有效的生產運行時間、節約了樹脂的使用量、降低了企業成本,同時又在沒有對裝置進行任何改造的前提下,使裝置的產量由設計的3萬噸/年增加到了如今的4萬噸/年。
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王建軍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王建軍

技術投入與經濟效益

王建軍常說,凡事只有認真去做,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不做,連50%的希望都沒有。於是,每當遇到困難時,王建軍都會當仁不讓的衝鋒在前。憑藉他對裝置的熟知與理解,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基礎,找到並打破了裝置的瓶頸,不斷地挖掘裝置的潛力,成功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豐碩的成果。多年來,廢氣燃燒系統尾氣放空的問題一直也是困繞著企業的一個難題。尾氣的放空,不但異味很大,污染環境,而且還影響了企業的形象。2002年,工廠提出了治味工程,把這個重擔壓在了我的肩上。根據裝置生產的實際情況,我提出了1AA裝置氧化系統技改方案,全程參與了1AA裝置新增R002A反應器的設計、論證、施工和考核。該反應器投入使用以後,裝置的收率提高了1%,年增產丙烯酸300噸,我們也戲稱之為每年從煙囪中撿回一百萬元。廢燃系統尾氣放空問題的徹底解決,簡化了工藝操作,穩定了工藝流程,大大降低了廠區異味,有效改善了大氣環境。同時也為觸媒的國產化提供了試驗平台,為今後的觸媒國產化實驗奠定了基礎。 2003年,隨著全球丙烯酸酯類產品市場的呈現利好的態勢。根據工廠的需要,王建軍組織實施了小丁酯擴產項目——給原反應系統增加一小反應器,打破了影響裝置負荷的瓶頸。該項目從2003年4月30日開始土建施工, 20天后就開始設備安裝,整個過程都是在邊生產、邊施工中進行的。並且,利用設備檢修期間,對DCS控制系統進行了軟改造。BA系統檢修完成後,小反應器也投入使用,並一次試車成功。丁酯產量由原來的50T/D提高到56.5T/D,每年可增產BA 2000噸左右。而此項目僅投資43萬元,每月卻可多創效益近百萬元,全部投資僅僅用兩周即全部收回。由於增加小反應器後,制循環的方式改善了物料的流動狀態,使物料的轉化率也有所上升,從而降低了原料的消耗,減少了後續中和產生的廢水量,對環保也產生了有利的影響。幾年來,由王建軍親自參與實施的廢燃系統尾氣放空改造等三大技改項目累計投資不到二百萬元,卻使這套運轉了20年的老裝置煥發出了新的活力,每年可以創造出千萬元的效益。同時,這三項大的技改項目也作為企業成功運用科技手段、為企業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經濟成長點的典範例證寫進了東方化工廠的發展史冊。

守候一個東方情

王建軍知道,自己是隨著東方化工廠丙烯酸裝置一起成長起來的技術工人,伴隨丙烯酸裝置投產、改造、擴建一同走過了20年,與這套裝置敢結下深厚友誼、產生了濃厚的感情,對丙烯酸系統和觸媒的感情簡直太深了。20年裡,王建軍把自己的青春都貢獻給了東方丙烯酸事業,已將步入不惑之年的王建軍每當回想起自己這段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之時,都會感到由衷的高興。1AA、2AA、3AA這幾套裝置有是他親自經歷調試或參與建成、投產運行的,在王建軍的眼裡,他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裝置的一舉一動,裝置的喜怒哀樂,都牽動著他的心,他為裝置的一點點小毛病而著急,更為裝置的一次次突破而喜悅。毫不誇張地說,他只要在辦公室內側耳傾聽,就基本能判斷出哪個設備運轉不太正常,哪段工藝要影響生產。每當回憶起這么多年的快樂時光時,王建軍都不無感慨地說,二十幾年來,與東方的感情太深了,無論是裝置還是領導、同事,工廠也給予了他很高的榮譽——每年都被評為廠級先進生產者、優秀共產黨員;多次被公司和北京市授予先進工作者、新長征突擊手、愛國立功標兵,北京市勞模,技術發明和創新能手,被北京市授予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他參與指導的技術改造項目三項獲得工廠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多項獲得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些都是工廠對他付出辛勞給予的充分肯定與認可。多年來,工廠各級領導更是給予了他極大的關心、支持與鼓勵,對他的技術攻關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他需要什麼,只要辦得到,歷屆車間領導都盡力解決。而工廠的領導也不止一次地說:“‘大頭’的攻關項目,我都不用過目,只要他張嘴,要多少錢我都批。”也正是工廠各級領導的關心和信任,更堅定了他科技攻關的決心,也促成了他在丙烯酸領域的發展。

相關信息

感受王建軍
社會學家、《工會博覽》雜誌執行主編艾君認為,那么王建軍是個怎樣的勞模呢?艾君闡述說,王建軍具有鮮明的個性。他有兩個外號,即“拚命三郎”、 “大頭”。這兩個外號的來歷:他是60年代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成長起來的一代跨時代的工人。像他這個年齡,跳進漿池的王進喜、背著糞桶的時傳祥……的鏡頭,至今在他的腦海里歷歷在目,他們的事跡讓他懂得了拚搏最可貴、勞動最光榮。青年魯班李瑞環的施工技法、織布工人郝建秀的技改策略;倪志福的鑽頭、王林鶴的高壓電橋、蔡祖泉的電光源等等,讓他崇尚、讓他敬慕,他們“改造了世界,變也嘛變了樣。”這些讓他在工作中懂得了學習的重要、創造性勞動的重要。以勞模為榜樣,這種力量是無窮的。在工作中,他自然養成了一種不知疲倦、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忘他奮鬥的“毛病”,於是便就得了這個“拚命三郎”的綽號。
艾君認為,王建軍是人不是神。也不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他是人,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熱愛家庭的人。他愛好文學、音樂、以及家庭裝飾等等。他常說,他是個尋常人,但他會陶醉在工作中忘記了疲倦、忘記了休息和肚子唧唧的叫聲。在家庭和事業產生矛盾的時候,在愛好和本職工作產生矛盾時,也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王建軍為了工作和事業往往會“舍魚而取熊掌”。 正是因為他能處理好工作、事業、家庭、愛好的關係。所以能得到了家庭的支持、工友的滿意、領導的欣賞。王建軍是為用而學。採訪中記者發現他不是為學習而學習,是為用而學。所以儘管他的英語水平、化工知識水平已經學到了相當的程度,但他至今還是一個“高中生”。
他的學習方法就是“玩命學法”。“玩命學法”是他解決問題法寶。下班了,同事們都忙著回家,而他往往擠出時間繼續學習、研究。為了解決問題,他要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為了弄懂一個問題,他抱著書本一看就是一個通宵。
王建軍是“用腦子幹活”。通過接觸發現王建軍不是粗人,不是靠出苦力幹活的人,而是一位具有高中學歷的“知識型工人”。 他乾一行就要愛一行,愛一行就要學一行,“苦幹加巧幹”,喜歡“用腦子幹活”, 他常說: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人乾出來的,事在人為。無論乾什麼,要取得卓越的成就,都離不開一個“乾”和一個“拼”字。要“乾”、要“拼”,就意味著吃苦耐勞、搏擊風雨、勇往直前。所以說,在追求人生價值的征途上,愛拼還要敢拼,當你碰到困難的時候,要有排除萬難、不怕吃苦的勇氣;要有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挫折的韌勁。任何學問的積累、事業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能獲取。在通往事業成功的路途上,需要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精神。 他說:要解決問題,那就是“乾”、那就是“拚”。乾,就是巧幹、實幹和苦幹,用腦子去乾;拚,不是僅僅拚體力,而要拚知識、拚技術、拚思維。多想,多學,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解剖王建軍
社會學家、《工會博覽》雜誌執行主編艾君著文認為,王建軍身上有其內在的思想內涵。那就是“4個3歸於一個3”。 首先他的身上有“三個乾”:巧幹、實幹、苦幹,這是他的工作態度。用他自己的話說:要用腦子幹活啊。 其次他的身上有“三個拚”:拚知識、拚思維、拚技術。這是他的工作方法。他自己說:不能瞎賣力氣,像無頭蒼蠅亂撞。 三是他的身上有“三個贏”:愛拚才會贏、學習才會贏、創新才會贏。這是他能成為才人的思維“意識”。他自己常說:只要你想弄明白的,就要想盡辦法弄明白。就要拚、學、創。 他最難的一次弄明白,用了整整6年。 四是他的身上有“三個精神支柱”:鐵人精神、英雄主義精神、工人階級主人翁精神。這是他的工作熱情和動力源泉。
以上4個“三”,也正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一個普通產業工人身上的體現。可見王建軍在工作中也正是忠實地踐行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學習王建軍
艾君認為,王建軍是時代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他的事跡是我們開展保持******員先進性教育的一個生動教材。它告訴我們,一個產業工人怎樣做才是忠誠地踐行“三個代表”,才能始終保持工人階級的先鋒模範作用。
王建軍60年代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成長起來的一代跨時代的工人。像這個年齡,他是一位跨越不同時代“勞模形象”。即40歲左右一代普通產業職工的代表者。是一個承前啟後、傳承式的勞模形象。
學習王建軍,就要學習他埋頭苦幹、忘我拚搏、愛國奮鬥的鐵人精神;要學習他勇於創新、敢做天下先的英雄主義精神;要學習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淡薄名利的工人階級主人翁精神;學習他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互相關愛的團隊精神。
學習王建軍,就要像他那樣,乾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專一行。就要學習他的苦幹加巧幹工作態度,學習他善於用腦子幹活的工作方法,學習他敢拚、善學、?創的思維意識,學習他拚知識、拚思維、拚技術工作熱情。
學習王建軍,就要像他那樣把自己對企業的愛和為國爭光的遠大理想轉變為一種強烈的崗位追求,實現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的有機結合,並融入到帶領全隊提高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的實際工作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