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院長、教授)

王川,男,四川樂山人。四川師範學院歷史學本科1987級,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1991級、博士研究生1996級。其間,從1994年7月起執教於中山大學歷史系,1994、1999年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從2001年7月起執教於四川師範大學歷史系,2001年底通過晉升教授的評審,2002年9月到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2004年11月出站。2004年被列為四川省級學科帶頭人後備人選。應邀到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澳門理工學院、美國黑山州立大學(Black Hill State University,BHSU)、匹茲堡州立大學(Pittsburg State University,PSU)參加學術研討會、講學或訪問。主要研究領域:近現代四川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史;以陳寅恪、李源澄為中心的近現代學術史。

現為四川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近現代經濟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專門史專業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民俗學會副會長、成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以及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川
  • 出生地:四川樂山市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西華師範大學、中山大學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王川,男,四川樂山人。四川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近現代經濟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專門史專業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民俗學會副會長、成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以及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員。

主講課程

主從2001年以來講授《西藏歷史文化》、《陳寅恪與中國文化》等本科生課程;《近代人物研究》、《川康地區關係史》、《中國民族史專題研究》、《史學論文的寫作及編輯》等研究生課程。

研究方向

近現代四川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史;以陳寅恪、李源澄為中心的近現代學術史。

主要貢獻

(一)主持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2004年度青年項目《中國西藏地區近現代民間宗教與信仰研究》(項目編號:04CZJ005),已結題。
2、國家社科基金2009年度一般項目《中國西藏地區漢人社會生活研究(1959年前)》(項目編號:09BMZ011),已結題。
3、國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第二批重大招標項目《大型藏區地方史<康藏史>編纂與研究》(石碩教授主持,項目編號:10&ZD110)之子課題《民國康藏史料的編纂與研究》,在研。
4、國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西部項目《國民政府駐藏辦事處與西藏政局研究(1940一1944)》(項目編號:13XZS027),在研。
5、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民國時期的康藏邊政:康藏糾紛與西康建省研究》(項目編號:12JJD78006),在研。
6、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資助研究項目《西南區域社會與文化》(項目編號:NCET—12—1059;資助年限:2013—2015。見教育部教技函[2012]80號檔案),在研。
7、教育部2010年度專項項目(紀念建黨90周年專項)《西藏地區中國共產黨黨組織第一支部研究》(項目編號:10JDJNJD205),已結題。
8、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2002年度一般項目《民國時期中國四川藏區現代化起源研究》,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02年3月15日批文立項,已結題。
9、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2008年度一般項目《清代以來川西地震及社會應對研究》(項目編號:SC08B45),已結題。
(二)科研成果
A論著與史料(未註明者均獨著)
1《神秘的宗教》,廣州出版社,1997年;
2《西藏昌都——歷史、傳統與現代化》(合著,編委),重慶出版社,2000年;
3《拉薩河畔60日:拉薩河流域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清實錄西藏昌都地區史料選編》,西藏昌都地區地方志總編室,內部印刷,2001年;
5《康區藏族社會珍稀資料輯要》(與趙心愚教授、秦和平教授合著,王川排名第三),巴蜀書社,2006年;
6《學界泰斗陳寅恪》,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7《西藏昌都近代社會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8《西康地區近代社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9《李源澄儒學論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
10《李源澄先生年譜長編》,中華書局,2012年;
11《藏傳佛教的文化功能與社會作用》(多爾吉、劉勇、王川著,中國藏學出版社,2012年獲得國家民委第二屆民族問題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2年;
12主編《滇川貿易百年》(副主編顏信),雲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B論文
在《民族研究》、《哲學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民國研究》、《思想戰線》、《中國藏學》、《西藏研究》、《西南民族學院(大學)學報》、《西藏大學學報》、《西藏民族學院學報》、《西北民族研究》、《中山大學學報》、《上海大學學報》、《四川師範大學學報》、《中國史研究動態》、《史學史研究》、《學術研究》、《宗教學研究》、《民國檔案》、《華學》、《海交史研究》、香港《嶺南學報》、《香港文匯報》、香港《亞洲研究》、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通訊》、英國《中國現代史研究學刊》(JournalofModernChineseHistory,Vol.2,No.1,July,2008)等報刊發表論文幾十篇。其中,為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1篇。從2000年至今主要有:
1、《民國中期孔慶宗負責時代駐藏辦事處內部人事設定及其影響》(合著,第一作者),《西藏大學學報》2012年3期,第78—85頁。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3年第1期轉載;
2、《民國時期戴新三著<拉薩日記>選注》,《中國藏學》2012年第2期,第58—66頁;
3、《民國時期內地蔬菜傳入西藏略考》,第82—92頁,《民族研究》2011年第6期。《中國西藏》2012年第2期“論點摘編”予以介紹;
4、《辛亥革命志士尹昌衡軍事哲學思想略論》,《哲學研究》2011年第12期,第53—57頁;
5、《戈倫夫〈現代西藏的誕生〉一誤考辨》,《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第103—105頁;
6、《民國時期“康西”邊緣的“漢人社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第30—38。《中國西藏》2011年第2期“論點摘編”予以介紹;
7、《現代著名藏學家李思純與陳寅恪交往述論》,第67—73頁,獨著,《西藏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提交“紀念徐中舒先生誕辰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4月17—20日,四川大學)論文。部分內容以《稗官律諷風騷繼,史筆詩才議論兼——李思純與陳寅恪治學異同論》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5月14日(總第60期)第6版;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2010年第7期轉載。
8、《孔慶宗時期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對在藏漢人的管轄及意義》,《上海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第27—36頁。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0年第12期轉載。
9、《近代西藏昌都地區漢人社會生活初探》(合著,第一作者),《中國藏學》2010年3期,第48—54頁,提交“第六次中華民國史國際學術討論會”(2010年8月21—23日,南京中山陵)論文。
10、《試析近代中國藏區關公崇拜的藏漢交融特徵》(合著,第二作者),《宗教學研究》2009年第1期,第107—111頁。《光明日報》的報導採納了該文的研究結論,見《光明日報》2009年3月1日第3版的報導。
11、《民國時期〈西康省義敦縣鄉土教材〉及其歷史文化價值》,載張憲文先生主編《民國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7月,第15輯,第222—231頁。
12、《近代康藏史上的“大白事件”及其解決》,《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第20—25、121頁。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8年第3期轉載。
13、《清代西藏地方的瓦合山神崇拜考述》,發表於《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第97—105頁。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6年第7期轉載。
14、《試論近代昌都地區的民間信仰與民間宗教(1840~1949年)》,《西藏研究》2005年第3期。
15、《陳寅恪與藏學研究》,《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第18—23頁。
16、《陳寅恪與伯希和學術交往述略》,《中山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第80—84頁。提交香港嶺南大學“紀念陳寅恪先生”學術研討會(2004年6月,香港)論文。部分內容以《人物紀事:陳寅恪與伯希和》為題發表於香港《文匯報》2004年6月8日;教育部《高校社科文摘》2004年第12期予以“論點摘編”。
17、《民國時期“西康農事試驗場”的設定及其實際成效》,《西藏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第44—48、60頁。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經濟史》2004年第3期轉載、“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等網站轉載。
18、《藏區城市昌都在近代的變遷》,《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第106—114頁。“中國西藏網”等網站轉載。
19、《清末、民國時期西康地區的農業改進及其實際成效》,《民國檔案》2004年第4期,第54—59頁。“國學網”等網站轉載。
20、《清及民國時期西藏地方的丹達神崇拜》,《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1期,第76—84頁。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3年第7期轉載。
21、《“茶馬古道”旅遊品牌打造的思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第27—32頁。
22、《陳寅恪與陳述的學術交往》,《史學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23—31頁。
23、《陳寅恪與劉文典的學術交往》,《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第108—118頁。羅志田先生《斯文關天意: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的對對子風波》(《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提及此文。
24 、《晚清民國時期藏政要員的洋務背景》,《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第13—19頁。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3年第8期轉載。
25、《民國時期西藏昌都地區的國民政府工作人員及其活動》,《西藏研究》2001年1期,第85—90頁。王學陽主編,保羅執行主編,《西藏研究》漢編部編:《西藏研究創刊至2010年歷史類論文選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第344—354頁)全文收錄。
26、《清代西藏昌都三岩地區政事拾遺》,《西藏研究》2000年第4期,第55—61頁。西藏昌都地區地方志總編室主編《昌都地區論文選》全文收錄(2001年4月印刷,第93—108頁)、西藏昌都地區《貢覺縣誌》(巴蜀書社,2010年9月出版)全文收錄、許廣智主編《鴉片戰爭前後西藏百年歷史研究論文選輯》(民族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全文收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