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英

王大英

王大英 :女,高級工程師,1940年7月生,湖南津市人。大學畢業。中國核工業745礦教育科。1963年畢業於衡陽礦冶工程學院放射性礦床開採專業。曾在核工業743礦、中國人民解放軍00253部隊任技術員、工程師,從事採礦技術工作。參與編寫年度開採技術計畫;進行採礦現場調查;繪製采場和掌子面單體設計用圖;完成503工程充填系統圖紙繪製。現從事職工教育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大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40年7月
高級工程師,大學生專利名人,人物簡介,女大學生設計新版火車票 申請專利已被受理,我院學生獲國家專利局外觀專利申請,小小火車票 作出大文章,新版火車票外觀設計簡要說明,

高級工程師

大學生專利名人

人物簡介

王大英:女,白城市作家協會會員。曾用筆名小雨點、曉雨、鷹已著陸等,2007年畢業於白城師範學院經濟管理系,之後就讀於長春大學管理學院。目前從事網路編輯、新聞記者等工作。

女大學生設計新版火車票 申請專利已被受理

城市晚報3月7日報導 “在火車票上註明正點到站時間,一定會更加方便旅客,這就是我最初的想法。”原白城師範學院經濟管理系女生王大英設計了一款新版火車票票樣,並申請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受理。據悉,該學院已經籲請當地的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將這項設計推薦給鐵道部票務中心。目前在長春求學的王大英昨天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採訪。
“我家在四平,在白城師範學院上學時經常坐火車,不知道到站時間就會很麻煩。”王大英說,現在的火車票只有開車時間,卻沒有到站時間,旅客想做好時間安排或通知親友接站只能四處打聽,手裡的火車票卻派不上用場。“我們乘車時大多是寒暑假的客流高峰期,想到車站諮詢台或者在車上找列車員問到站時間都非常不便,雖然火車上也有廣播通知到站時間,但人多的時候根本聽不清楚,我就親眼見過因為聽錯時間下錯站的旅客。”王大英告訴記者,她從2005年就開始琢磨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還專門到網上搜尋了相關信息。隨後開始著手設計新的火車票票樣,即在發車時間下方加注正點到站時間,並將設計好的票樣發往北京申請專利。2007年10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文受理了這項申請,目前已經進入審查階段。 (本文來源:城市晚報 )
王大英

我院學生獲國家專利局外觀專利申請

2007年10月,我院經濟管理系電子商務專業2004級學生王大英設計的帶有“到站時間”車票獲國家專利局號外觀專利申請。
凡是坐火車出行的人都知道,每張車票上都是“開車時間”提醒旅客準時上車,但是卻沒有“到站時間”提醒旅客準時下車和告訴親友接站。這樣給旅客下車後的住宿、吃飯、休息、會客、就醫、辦事等一系列事務的安排帶來麻煩。
根據旅行中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套用《文獻檢索》課中“哪裡有困難,哪裡有專利”的思維,經過調查、研討和走訪。王大英設計了這個專利。目前在在開發策劃中。學校和系領導正在籲請人大代表作為“建議”向鐵道部票務中心推薦,如果專利得到套用,今後我們再買票時就增加了“到站時間”,方便了出行。中國鐵路車票發展史上將留下白城師範學院師生專利探索的足跡。(宣傳部)

小小火車票 作出大文章

[現場:我手中的兩張火車票是截然不同的。一張是我們平日坐火車所使用的火車票,一張加上了到站時間。這個創意來自於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今天就讓我們去認識一下這位普通的大學生。]
她叫王大英,原是白城師範學院經濟管理系電子商務專業的一名學生。由於家在外地,需要乘坐火車到白城求學。“火車票上為什麼沒有到站時間呢?”這是她經常思考的問題。
[採訪:王大英應該說我平時坐火車感覺這方面特別不方便,沒有到站時間,我身邊的很多旅客他們也覺得沒有到站時間,不知道什麼時候下車。還得不停的問列車員。]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專利。”這是王大英的文獻檢索課老師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也點醒了王大英,讓她萌生了設計新車票並申請專利的想法。
[採訪:王大英 應該說我對專利這方面知道的並不多,但專利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平日使用的原子筆,
還有筆記本,它們都申請專利了。]
在指導教師和院系領導的支持下,王大英從2005年10月開始著手設計車票,並於2007年10月31日正式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帶有正點到站時間的車票”這項專利,同年11月1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文受理,目前正處於審核階段。
[採訪:王大英希望這種車票能夠儘早的出現在我們身邊,希望給廣大旅客帶來更大的方便。]
[記者感言: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專利;哪裡有發現,哪裡就有改變。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發現的眼睛,那么創新和創造、改變和改善就會出現在我們身邊。誰說一張小小的車票,作不出精彩的大文章!]。撰稿:陶媛 攝像:張帆

新版火車票外觀設計簡要說明

火車票上有發車站的“開車時間”,還應當有列車的“到站時間”,這是每個旅客都非常關心的旅行信息。一是方便旅客通知接站的親朋好友,二是旅客自己也要掌握好到站的時間,按時下車。如果在車票上加印列車“正點到站時間”,就會減少旅客一遍又一遍詢問的麻煩,也減少了列車員一遍又一遍回答的負擔,方便了旅客,有利於列車的安全正點。鐵路方面或許會有這樣的疑慮:車票上印有列車“正點到站時間”,偶然遇到列車 “晚點”的情況,旅客會不會根據車票上“正點到站時間”,去“責難”列車,或者按“正點到站時間”下車,是不是在自找“麻煩”。
王大英
這樣的顧慮是應該消除的!
其一,列車“晚點”已經是旅客熟悉的旅行常識了,車票上“正點到站時間”的“正點”二字已經為“晚點”情況的發生,預先作了說明和解釋。一旦發生晚點,旅客可以根據列車上的廣播和列車員的口頭通知,及時了解新的到站時間,按時下車,現在列車就是用這些行之有效的辦法應對晚點的。
其二,讓旅客知道自己的下車時間,是列車應當提供給旅客的旅行信息,是列車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不應當怕“晚點”就不提供。現在每節車廂上都必備的《旅客列車簡明時刻表》就是在盡這個義務和責任。那上面列車“到站時間”的前面連“正點”的字樣都沒有!又有誰會根據這個《旅客列車簡明時刻表》上的時間去“下車”,或者去“責難”列車“晚點”呢?列車“晚點”畢竟是少數,正點是多數,多數情況才是應當優先考慮的。
其三,車票上“正點”到站的時間,和《旅客列車簡明時刻表》上的“到站時間”是完全相同的!同一個時間,為什麼釘在列車車廂壁上就是應該的,印在車票上就有疑慮呢?列車到站的“時間”印在每個旅客的車票上,可以隨時隨地的“坐”著看,不是比釘在車廂壁上,旅客必須走到它的面前,大家“站”著顛簸著去看,更安全、更方便旅客嗎?
綜上所以述:車票上加印列車“正點到站時間”,應當是鐵路方面體現“以人為本”思維一個善意的、友好的、必要的和人性化的信息提示,有利於旅客旅行和列車的安全正點。而要做到這一點在技術上是輕而易舉的,沒有任何困難,僅僅是設計車票時的舉手之勞,卻方便了廣大旅客的信息需要。現在車票上的“開車時間”,最初也是沒有的,後來為了方便旅客才增加的。現在再增加個“到站時間”,不是更方便旅客嗎?客心所向,勢在必行,這樣的錦上添花之舉,鐵路方面又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