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友

王坤友

王坤友(1948.11~2012.08.21),男,1965年10月參加工作,197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安徽省無為縣坤友特種水產養殖協會原會長,坤友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原董事長,曾先後擔任原黃姑鄉新安村黨支部書記、泊山洞管理處主任,蜀山鎮原建成村黨支部書記等職務。生前,王坤友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即使是在家人去世、自己身患癌症的時候,仍然牽掛著村裡的發展,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樹立了基層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

基本介紹

人物事跡,王坤友的三件“高興事”,第一件高興事,第二件高興事,第三件高興事,王坤友語錄,社會評價,

人物事跡

1992年冬,安徽省無為縣蜀山鎮黃姑鄉採石工人意外發現了一個天然溶洞。隨後8年,王坤友把荒涼偏僻的天然溶洞建成“江北第一洞”,成為國家3A級風景區。擔任蜀山鎮建成村黨支部書記後,通過走訪老黨員、老村乾和向民眾談心問計等途徑,摸清村情,以化解債務、修渠鋪路、處理拋荒田等為突破口,當年減債30多萬元,使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一年多後,王坤友又被調到新安村。王坤友從民眾最關心、意見最集中的自來水入手,頂住壓力,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發包水廠,讓民眾喝上了“放心水”。
王坤友在村委會辦公室內辦公王坤友在村委會辦公室內辦公
2011年,為了給農民多增加收入,王坤友通過多方調研,牽頭成立坤友特種水產養殖協會,把自己被評為勞動模範等各項獎勵25000元無償投入協會。為解決養殖戶的啟動資金,王坤友幫助會員爭取金融支持。2011年,王坤友為21戶會員辦理縣財政貼息貸款84萬元、縣郵儲銀行信用貸款50萬元。2012年又為24戶會員爭取了創業富民政府貼息貸款150萬元。參加協會的養殖戶由幾十戶增加到102戶,養殖規模也擴大至2046畝。

王坤友的三件“高興事”

第一件高興事

自來水廠改制,自己的鍋雖被人砸了,但讓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王坤友剛到新安村時,村民喝的自來水渾濁、雜質多,甚至經常停水,水費還一分不少的繳。因此,村民叫苦不迭。不少村民打井飲用地下水,但是地下水鹼性較強,影響身體健康。經過調查走訪,黃姑自來水廠水質非常好,王坤友找到黃姑自來水廠廠長許永發,請教如何來治理新安自來水廠水質問題,王坤友認真聽取,用本子全部記下,為以後水廠備用。
水廠技術、設備都不落後,為何出現這樣的狀況?經過調查,王坤友找到了“病根”——水廠是集體所有,人浮於事,乾好乾壞一個樣。王坤友和村兩委班子決定在經營機制上“動刀”。首先對水廠重新“洗牌”,競爭承租。轉租後的水廠,自負盈虧,水不乾淨、不正常,村民拒絕繳費。
決定一出,好聲一片。
好是好,但少數人的利益受到了衝擊。原水廠廠長怕競爭不上,找到王坤友,要求繼續擔任廠長並且承包水廠。王坤友對他說:“你有權利繼續擔任,但必須通過競爭。符合條件的才有資格承包。”這個廠長看王坤友動真格了,嘀咕著就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廠長卻帶著自己的幾個親戚來到村部旁邊的王坤友“家”。找到王坤友,首先是軟求,表示要承包水廠。王坤友態度很明確,必須通過競爭。看到王坤友沒有商量餘地,其中一人走到王坤友的屋裡拎起灶台上唯一的一口鐵鍋就扔到了門外,鐵鍋被砸得粉碎。
鍋是碎了,但原則把住了。那時,一貫笑容可掬的王坤友,依舊笑呵呵的。他想,總有一天他們會理解的。而砸鍋的事,短時內在全村傳的沸沸揚揚,認為那個廠長沒有好果子吃了。
兩天后,水廠新一輪機制改革正式拉開。
參加競爭的人很多,其中也包括原水廠廠長。結果令所有人都沒料到,最終那個廠長以技術嫻熟、業務精湛,獲得了承包經營權。這個,令廠長自己都不敢相信。辦完相關手續後,王坤友給他三個“必須”:必須轉變工作作風;必須保證村民日常供水;流到村民家中的水,必須是通過淨化後的乾淨、衛生的水。同時,王坤友還誠懇地對他說,如果幹的好,下一輪優先承租。那一刻,他被王書記不計前嫌的大度折服了。
機制轉換增活力。新水廠投產後,水源、水質都得到了保證。看到那清澈的自來水流到村民的灶前,王坤友笑了。
“只要讓民眾能喝上安全水,個人受點委屈不算什麼。”談及當初“砸鍋”一事,王坤友坦然一笑,“雖然村官不大,但是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民眾做一點事,這是人生最高興的事了。”

第二件高興事

一口氣建了8口當家塘,十幾年來的第一次水利工程讓建成村受益至今
王坤友另一件高興事是在建成村建了8口當家塘。現在,只要旱情不太嚴重,8口塘完全可以滿足村中600多畝田所需。
建成村雖位於圩區,但是仍屬丘陵地帶,不少農田地勢較高,這為農田用水帶來了不少困難。“只要十幾天不下雨,農田就會缺水。每年農忙季節,用水問題總是困擾著村民。”王坤友說。
挖當家塘、建水渠,雨天存水、乾旱放水。王坤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村委們都表示同意。建成村兩委班子開始了建成村十幾年來的第一次水利工程。挖塘修渠雖是好事,可是不少村民們不怎么願意。
首先就是資金問題。無論是挖當家塘,還是修建水渠都需要資金。建成村村委決定,村集體拿出一部分資金,村民自籌一部分資金。可是當籌集資金時,許多村民都不願意繳納。王坤友和同事一家家地家訪做工作,經過艱苦努力,村委會籌集了一部分資金。但是這些資金根本就不夠,王坤友又通過多種渠道向無為縣扶貧辦申請了一批資金。
池塘放在什麼位置?水渠經過哪些田?挖塘過程中,一個個問題再次考驗著王坤友。那時天氣比較熱,王坤友頭戴一頂草帽,肩搭一條毛巾,穿梭在池塘和村民家中。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建成村挖了5口大塘和3口小塘。
現在,這8口塘不僅滿足了附近600多畝農田抗旱時的需要,也方便了村民生活,甚至塘泥都被村民們挖取作為肥料。
“上一次我去建成村,村民們還在說當家塘的好處,聽說最近不少村民主動提出再挖幾口大塘。”王坤友說,“田是農民的衣食來源,在我的努力下,建成村農田用水不再像以前那么難了,這是一件多高興的事!”

第三件高興事

當了幾十年赤腳醫生,沒出現過誤診;開山放炮,沒出現過安全事故
當談及人生經歷時,王坤友說:“在我工作的這幾十年中,當過赤腳醫生,給病人治過病,但是沒有因為我的原因耽誤了病人的病情。開過山、炸過炮,我負責了一次次危險作業,但是沒有出現一起安全事故。這讓我很欣慰。”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全國推行合作醫療,王坤友經過培訓成為了一名赤腳醫生。“每次看到病人的痛苦,我都像被敲了一次警鐘。我一次次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不能出差錯,不能給病人增加痛苦。”王坤友說。從那時起,他明白了責任一詞的沉重。在當鄉村醫生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醫療書籍,每次幫人看病,他都會細細的推敲,絕不讓自己出現誤診。“所幸的是,當了20多年的赤腳醫生,沒有因為我的誤診而給病人帶來更多的痛苦。”王坤友說。
讓王坤友至今心有餘悸的是在開發泊山洞期間。“開發泊山洞時,要經常放炮。炮一炸,碎石橫飛,一不小心就會將工人給炸到。”王坤友說。開山放炮,一不能讓碎石炸壞泊山洞內自然景觀,二不能讓人受傷。在開發泊山洞時,王坤友經常夜不能眠,每次放炮前,他都要仔細檢查,杜絕任何細小問題出現。“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用裝滿潮濕稻草的麻袋覆蓋在所要炸的區域,防止碎石亂飛。”王坤友笑著說。
在開發泊山洞的半年內,王坤友和工友們共用了5噸炸藥,沒有出現一例人員受傷。“人的生命安全最重要,現在我每次回憶起那時放炮的經歷,都心有餘悸,所幸的是,沒有一人受傷。”王坤友說。
足 跡
——他的身影深深地烙在他曾經工作過的地方
7月1日,烈日當空,地上的沙石被熾熱的陽光烤得滾燙。
我們一行三人沿著王坤友曾經的足跡去尋找那些屬於王坤友的故事,從新安到泊山洞再到白湖村,走訪他曾經工作過的地方,聆聽並記錄著王坤友的點滴。
清晨的王坤友,依舊起的那么早,吃完早餐剛剛到5點,穿起那身樸素的衣服再次沿著瀝青路去村民家中看看,路上一個個熟悉的村民見到他都會向他打招呼。
雖然已是癌症晚期,但是看看村民家中的養殖情況、沼氣運用的情況依舊是王坤友必做的事情。修上路燈、通上沼氣、貫通水利……新安村村民們見到我們的到來,不停的對我們說著王坤友做過的這些事,我們知道王坤友的身影在這裡早已被深深的烙了下來,新安村有自己的印記,那便是他們的村書記王坤友。
告別了新安村,我們來到了泊山洞。曾經和王坤友一起奮鬥的人早已不在泊山洞任職了。不過說起王坤友,附近的居民至今記得他。一位村民說:“他是哪裡有事,就頂到哪裡去工作,記得有個村子問題很嚴重他就去了那裡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是當地人對王坤友最深刻的記憶。
建成村和白湖村合併後,叫白湖村。現任村主任伍秀中接待了我們,隨即拉著我們來到了一片樹林前,高達10多米的成片的楊樹映入我們的眼帘,“這裡足足有120畝的楊樹,這些都是當初王書記帶頭搞的退耕還林時種下的,也是他給我們留下的非常寶貴的一筆財富。”伍秀中說,“即使剛上任時他的被子被人扔了,但是他沒有記恨這裡任何人,而是兢兢業業,努力地做一些事。在他工作期間,荒地被利用起來了,當家塘挖了,拋荒田被人承包了,他辦的一件件事到現在還給村民帶來方便和利益。”
白湖村張業艮前幾天和幾個老朋友一起去看望王坤友。他告訴我們,當他準備出發時,不少曾經和王坤友產生矛盾的人也加入進來一同去看望。
離開白湖村時,我們再次路過那片楊樹林。我們想起了中學時的一篇課文《白楊》。“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王坤友語錄

1;他忠誠於黨。面對組織,他的微笑是對信仰的執著。他說:“我是個黨員,組織上叫我乾什麼,我就乾什麼。”
2;他牢記宗旨。面對民眾,他的微笑是發自內心的真誠。他說:“老百姓的滿意,是我最大的滿足。”
3;他樂觀人生。面對不幸,他的微笑是百折不撓的品質。他說:“人活一天就要珍惜一天,乾好一天事。”

社會評價

新安村黨支部書記張君長:老書記忍受病痛為大家謀福利,從來不收任何報酬,連跑項目、跑資金的路費都是自己出的,協會成員想請他吃個飯都一律謝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