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侖

外科機器人手臂發明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獲得電子工程博士,1989年研製出用於醫學外科手術的聲控機器人手臂,2002年創辦inTouchHealth,提供世界領先的外科手術機器人和遠程學設備。美國國家工程院(NAE)2011年2月8日公布68位新院士和9位外籍院士名單,其中包括4位華裔學者,外科機器人手臂發明人王友侖是其中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友侖
  • 職業: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主要成就:發明外科機器人手臂
  • 性別:男
簡介,生活經歷,神醫“伊索”,“伊索”開刀,

簡介

王友侖孕育機器人醫生 王友侖左今年40歲,從小在美國長大。他的父親出生在上海,從祖籍來算,王友侖也可說是一個上海人了。王友侖父親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書30年,1995年到香港大學任教。這樣,又可說,王友侖是生長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了。

生活經歷

王友侖的媽媽回憶兒子的幼年時,充滿了驕傲之情:我兒子友侖從小就是一個好學生,他的好學精神有著他中國曾祖父的影子。友侖的曾祖父是清末最後一代的科舉考舉人。
友侖大學畢業時曾很中國傳統地問他的父親,自己該選擇哪一個專業方向去主攻。父親沉吟良久,吐出四個字:工程技術。理由是,工程技術能把工程和知識結合在一起,能用科學為人類服務。
後來,友侖走了一條他父親指的路。他在加州分校的機器人中心和電子顯微鏡中心讀研究生。再後來,在讀博士時,他又加了一個專業,用計算機來控制機器人。11年前,他遇見了摩星公司的董事長德根先生,他的聲控機器人事業得以起飛。
友侖曾獲得美國加州機械工程專業的重大貢獻獎;1999年、2000年還被美國“天才雜誌”選進“天才”目錄。
至今,友侖仍然為自己是中國上海人而自豪。遺憾的是,他不會說中文。據說,九月份他將專程來滬作學術交流,為此他正急於補習漢語。他實在太想心急也能吃下熱粥,一次,向大陸朋友討教學中文的經驗。朋友告訴他,“要速成中文,可以。天天上中餐館吃飯去吧”。
“伊索”為“阿拉”開刀 “胸悶、氣急,發病的時候胸口像有一塊什麼東西堵著一樣”。今年45歲的夏永忠,雖然外表長得濃眉大眼,很是精神。但是,風濕性心臟病已經折磨他有整整30年了。說起病苦,這條錚錚漢子,仍然掩飾不住內心深處的焦慮。

神醫“伊索”

1994年10月,第一代AESOP1000誕生;1996年11月第二代AESOP2000推出;1999年1月,摩星公司推出伊索---荷美中央聲控機器人,它是一種具有語言識別能力的機器人裝置。手術醫生在手術前把各種指令記錄在一張音效卡上,手術時只需將這張音效卡插入機器人的控制盒內,手術醫生就能用聲音直接控制內窺鏡的運作。

“伊索”開刀

早在6、7歲時,他患過一次風濕熱,由於歲數小,父母工作忙,也就並沒把這病當著一回事。小小的年紀只是常常覺得胸口不舒服、呼吸跟不上。一直拖到83、84年,他才想起到中山醫院去做一次檢查,超聲心電圖的診斷結果出來了: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醫生同時斷言,這病沒有藥物可以治療,除非進行換瓣膜手術。
換瓣膜?不就意味著要對心臟開刀嗎?心臟,這可不是身體的其他部位啊。一家人想想害怕,能拖還是拖吧,就這樣,一拖拖到了今年5月。
夏季即將來臨。在上海新凱福大酒店當監控員的夏永忠有一種直覺:不能再拖了。稍一幹活就累,連走走路都會感到氣喘不過來。雖說妻子已經下崗,兒子還剛讀初一,但這樣硬拖著上班,萬一一下徹底垮了,那可怎么辦?
5月26日,他住進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個星期前,當他得知,除了病友朱志傑之外,自己也“有幸”被點名成為讓機器人做手術的候補對象時,可以說是忐忑多於激動。而當蕭明第主任醫師再三向他講解這機械臂輔助微創外科,比起人工開刀是既安全又傷口癒合快的效果後,夏永忠以及家人便徹底的放心了。
昨天晚上,夏永忠胃口很好地吃完了晚餐,然後用手抹了抹嘴巴,對妻子說:“兒子要考試了,明天我手術不要叫他來了,等過兩天老爸出院時,叫他來接!”
神醫“伊索” 伊索聲控機器人(AESOP)是美國摩星公司開發研製的微創外科手術器械。伊索聲控機器人發明人是美籍華裔王友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