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通琇

玉林通琇(1614年~1675年),字玉林、玉琳,世稱玉琳國師。江蘇江陰人,清朝佛教臨濟宗高僧。玉林早年投磬山圓修出家受具足戒,傳臨濟宗。曾住浙江武康報恩寺,後奉召入京舉揚大法,受大覺禪師封號,次年受封大覺普濟禪師,受賜紫衣。順治十七年(1660年),董鄂妃去世,順治帝心灰意冷,意欲出家。後玉林通琇力勸其改變主意,順治帝改選僧受戒,特以其為本師,加封大覺普濟能仁國師。後晚年在浙江西天目山建禪源寺常住。康熙十四年圓寂。

基本介紹

  • 本名:玉林通琇
  • 別稱:玉林
  • 出生時間:1614
  • 去世時間:1675
生平,傳記,

生平

玉林通琇15歲讀《天琦和尚語錄》,立下參禪學佛之志。19歲從臨濟宗第34世傳人馨山天隱圓修出家,受具足戒。他勤奮好問,當機不讓。一晚偶乘月泛小舟,舉首之頃,頓忘迷悟;如虛實玲瓏,不可湊泊;因此急就證於天隱圓修。天隱知其“透脫”。嘆曰:“此吾宗師子兒也”。越四年即明崇禎九年(1636)天隱圓修示寂,他繼圓修住湖州報恩寺時,才23歲。這在禪宗史上,通算是一個“早熟”的人(也可說天賜機遇)這就是說,才出家四年,不僅已經“悟道”,而且已經“出世”開堂了。這在禪宗歷史上是很少見的。不過,他雖然年青“成名”,但在明末的那段時間裡,還不算什麼“顯赫”的人物;而到了清順治十六年(1659)二月十五日(他才46歲)欽差司吏院張嘉漠齎帝敕書,至武康金車山的報恩寺,詔命通琇第一次奉詔進京,在萬普殿說法,帝親臨聽問,賜“大覺禪師”之號。
他第一次見到順治帝(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後,翌年又被帝封為“大覺普濟”禪師,並賜紫衣之後,成為“名重朝野”的禪門顯要。順治十七年(1660)帝建壇選僧受菩薩戒,特又請通琇為本師。並進號:“普濟能仁國師”。選釋迦成道日在阜城門外慈壽寺為5000人說“菩薩大戒”。還去內廷說法撰《客問》帝命大學士金之俊附“評註”作序刊行。康熙四年(1665)浙江直宰官護法敦請通琇主持天目山獅子正宗禪寺,以重振高峰原妙法席。當時禪堂、寮舍已所剩無幾,完全處於頹垣敗壁之中。他經踏看後,決定在山麓的“雙清莊”的斷垣殘壁的基礎上,增新移舊,漸復叢林。後業由雍正帝御書“禪源寺”匾額(有說由雍正初筆書就,又經“四阿哥”,即後來乾隆帝,潤筆合成)。因這時玉林身為國師,地位“顯赫”,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故前後只化年余時間就已建成,寺宇恢宏,金碧輝煌的禪源寺,世人都嘆為觀止。
康熙十四年(1675年),玉林通琇飄然北游,時南谷穎冰藻復徹也,因觸熱渡江病逝於清江浦慈雲庵,並在這年八月初十,澡身跌坐說偈而逝,享年62歲。弟子行淳迎龕歸天目,塔全身於東塢坪,由中和殿大學士王熙兆府丞戴京曾各撰銘並鐫碑,一代國師,臨濟宗35世傳人玉林通琇,又使西天目山在中國佛教界再顯光環。
玉林即以“保護祖塔”為名,奪占善權。時人對此忿忿不平。……玉林既得善權,令其徒白松(行)豐主席,而寺隅有陳祠,豐欲占來改為方丈室,陳氏不允,康熙十三年(1674)九月十八日,為陳氏忌日公祭,耆長鹹集,揖拜未已,寺中舉棍猝發,陳眾披靡而遁,豐遂焚其主,撤其宇。陳氏不能忍,復率眾蜂擁而至,舉火燒寺,可憐一炬,豐焚死。巡撫馬?聞於朝,陳氏罹大獄,族長陳榜伏辜,眾始得釋。
玉林得訊,迅速飄然北游,並觸熱渡江而得病,……紅極一時的一代“國師”,因霸產而致禍,終於悲愧而死,而且死得相當淒涼。

傳記

通琇大師俗姓楊,別號玉林。江蘇省江陰人。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出生在一個歷代信仰佛教的世家。他的父母都是對佛教般若之學很有研究的在家居士。大師從小秉承家學,剛剛識字的時候,就開始誦讀佛家經典。由於他天資聰穎,敏悟夙成,晦澀艱深的佛學書籍,他都能依文解義領悟其中的宗旨。15歲那年,他開始接觸佛教的禪宗語錄。他一邊閱讀這些語錄,一邊用功坐禪,每天都寢食俱忘,生活在禪悅當中。平易近人的禪宗思想,機鋒冷峻的禪宗語錄,活潑生動的禪者生活,使他如魚得水,流連忘返,逐漸產生了蟬蛻萬緣,離塵絕俗的出家念頭。
崇禎六年(1633年)通琇大師毅然放棄了世間追求,割捨人間親情,在江蘇省宜興磬山的崇恩寺禮圓修和尚出家受戒。圓修和尚,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禪宗大家之一。不僅禪定功夫高深,而且精研佛教的五明之學,知識淵博,名重一時。通琇大師為了向他求教,甘願作他的生活侍者,服侍他的衣食起居。進則決疑請益,有立雪之誠;退則宴坐凝神,有破壁之心。有一天,當他正在打坐入定的時候,想起馬祖道一“一口吸盡西江水”的公案,頓時便覺身心慶悅,於言下大悟。從此以後,他講經說法如有神助,縱橫恣意,當機不讓。
有一次,一個自以為讀了幾本聖賢之書的無聊文人看到通琇大師正在演講,便想故意搗蛋,藉機出出風頭,讓大師在眾人面前出醜。他好不容易撥開里三層外三層的聽眾,擠到通琇大師面前,陰陽怪氣地說:“凡是讀聖賢之書的人,都知道忠孝是立國之本,你們這些出家人,每天不事生產,吃了閒飯到處跑,說東道西,既不報效國家,又不贍養父母,有什麼資格在這裡聚眾演說?”通琇大師和藹地看了他一眼,非常平靜地,不慌不忙地對他說:“作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對國家要忠,對父母要孝,當然是不錯的。但是,如果說披剃出家,皈依佛門,就是不忠不孝,那就未免太偏頗了一點。我們出家人,用佛法來教化眾生,淨化人們的心靈,勸人行善止惡,使我們的社會更安定,生活更美滿,怎么能說是不忠不孝呢?至於說我們不事生產,吃閒飯,那就更加錯誤了。如果一講報效國家,就是織布種田這樣的直接體力勞動,那么當朝皇帝、文武百官,甚至連你自己這樣的讀書人在內,都成了不事生產光吃閒飯的人了。能說得過去嗎?”一席話,說得那人灰溜溜地走了。
坐落在江蘇宜興的崇恩寺,是通琇大師出家後居住的第一個寺廟。這裡依山傍水,煙波浩渺的太湖瀕臨其側,為古寺平添了無限秀色,也為通琇大師陶冶自己的身心提供了有利條件。過慣了晨鐘暮鼓,息心絕念生活的通琇大師,偶爾也乘月泛舟,放曠雲水之間,心胸日漸開闊,講經說法的時候,也更加接近生活實際,舉手投足、默語動靜,都宛如轟雷掣電,即使是出家多年的老參宿學,聽了他的開示以後,亦如醍醐灌頂,一切粘結系縛,頓時解脫。一時之間,緇素四眾,無不傾心馳至。各地前來請他說法的人,更是絡驛於途。
大師在江蘇省江陰武康講經的時候,有一天夜裡泛舟湖泊之上,舉頭頓失迷悟,如虛空玲瓏,不可湊泊,便立即奔到武康的崇恩寺找天隱禪師印證。叩擊之次,迎刃不留,至掀案而出,天隱和尚知道他已開悟出世,立即站起來大聲地讚嘆說:“這個人了不得啊,他是我們禪宗的獅子兒,以後禪宗的擔子,就落到他身上了,只有他才承擔得起。”從此以後通琇大師的名氣更大了。
年青有為而又英俊瀟灑的通琇大師開悟得法以後,道價日高,甚至引起了當朝宰相的千金小姐注意和愛戀。為了他,相府的千金小姐日不思食,夜不安寢,衣帶漸寬人消瘦,慢慢病得臥床不起了,不論什麼樣的醫生來治,都治不好。最後只得讓做宰相的父親屈駕崇恩寺,要求通琇大師舍戒還俗,娶他的女兒為妻。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和懇求,以“萬金和尚”自居的通琇大師,終於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妙計來,不僅自己沒有棄戒還俗,而且還說服宰相的女兒出家做了尼姑。非常妥善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成為佛教史上傳頌一時的佳話。由此可見,通琇大師的辯才是多么善巧無礙。現代高僧星雲法師以他為原型,加工創作了著名小說《玉林國師》、流布海內外。“玉林國師”,“萬金和尚”的名字再一次成為一時之熱。
順治十五年(1658年),順治皇帝聽說通琇大師很有才華和修持,便遣特使召他入宮,讓他住在京城的萬善殿,隨時向他請教佛學上的問題。
一天,順治皇帝垂臨萬善殿,問道:“學習佛法,應該怎樣用功?”
大師答道:“端拱無為。”
又問:“如何是大?”
師答:“光被四表,格於上下。”
再問:“孔子和顏回的快樂在什麼地方?”
師答:“憂心悄悄。”順治皇帝聽後,皇情大悅,封他為“大覺普濟禪師”。
第二年春天,通琇大師再次奉詔入京,順治皇帝聽了他的開示以後,大嘆相見恨晚之情,敕諭說他“心源明潔,行解孤高”,賜號“大覺禪師”。
順治十七年(1660年)秋天,通琇大師第三次入京面聖。這一次,順治皇帝正式拜他做老師,稱他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使他成為我國佛教史上,年紀最輕、才華最富的國師之一。
通琇大師做了國師以後,名重朝野,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驕橫跋扈。他的天性,是恬淡矜持的。他的一生,六坐道場,七會說法,“掃末世之狂禪,秉如來之正覺”,在明清佛教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他自己從不私蓄錢財,也不輕易接受別人的布施供養。他進京說法時,皇帝賜給他的金印和紫衣,他從來都不曾穿用過,也從不拿給任何人看。到了晚年,更是閉門謝客,過著孤雲野鶴般的生活,隱跡在荒漠幽嶺之中,世人難以追蹤。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一代國師通琇大師,在江蘇淮陰縣境內的慈雲庵撒手西歸,終年62歲,戒臘43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