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子油

獾子油

獾子油是由獾(huān)子的脂肪提取的油脂。獾子,又分為狗獾豬獾食肉目鼬科物種。體形粗實肥大,體重約10至12公斤,體長500至700毫米,尾長150至200毫米。四肢短,耳殼短圓,眼小鼻尖,頸部粗短,前後足的趾均具強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後爪長。狗獾的脊背從頭到尾長有長而粗的針毛,顏色是黑棕色與白色混雜,故有“芝麻獾”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獾子油
  • :動物界
  • 對象:獾(huān)子
  • 文獻:《本草綱目》
簡介,動物形態,生活環境,獾子油的化學成分,採收加工,藥材性狀,

簡介

獾子油別名:狗獾,為食肉目鼬科狗獾的油脂。狗獾多棲息於森林中,挖洞群居。11月入洞冬眠,3月出倉。捕捉期最宜於冬眠前,皮下脂肪甚厚,臀部脂肪達35毫米,腹腔和腸網膜上也附著很多脂肪。

動物形態

狗獾在鼬科動物中是體形較大的種類,體肥壯,體重約5~10千克,體長50厘米左右。鼻面部尖如吻狀,頸短,外形難看。四肢粗短,爪長,針毛粗硬,尾短。體背暗駝色或白色混雜,體側白色成分增多呈淺褐色。頭部有3條白色縱紋,喉部黑褐色。鼻端具軟骨質但較堅硬的鼻墊,鼻墊與上唇之間被毛。腹、胸部與四肢黑褐色,尾毛黑棕色,尾尖黃白色。
獾子油

生活環境

狗獾棲息於森林、山坡灌木叢、田野墳地、沙丘草叢、湖泊、河溪旁等各種生境中,挖洞而居。洞穴離地面約3~5米,長達2030米。狗獾前爪發達,善於挖土。洞口周圍有數個淺坑,是排泄糞尿的場所。晝伏夜出,冬季有半冬眠習性。性勇猛,嗅覺、聽覺發達。食性甚雜,包括植物的根、莖、果實和蛙、蚯蚓、小魚、昆蟲、鳥卵、蛇及鼠類等。雌獾乳頭3對,每年繁殖1次,3~4月產仔,每產3~5隻,3年後性成熟。大興安嶺各地分布廣泛。

獾子油的化學成分

有學者從獾子油中分離得到2 個甘油酯類化合物,結構鑑定為三油酸甘油酯(1) 和1-亞油酸-2,3-二油酸甘油酯(2) 。
獾子油、豬油和蛇油中游離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均存在差別,獾子油中共檢測出11種脂肪酸,高於豬油9種和蛇油10種,且獾子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66. 946%) 也高於豬油(57. 012%) 和蛇油(61. 142%)。11種脂肪酸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油酸、11-六碳烯酸、棕櫚酸、亞油酸、十七烷酸、油酸、硬脂酸、花生二烯酸、花生一烯酸。

採收加工

秋季捕捉,此時脂肪最厚。殺死後,取其皮下脂肪及腸網膜上脂肪,入鍋中用小火熬煉成淡黃色的脂油,濾去油渣即成。放罐內密封,置乾燥處備用。

藥材性狀

生藥呈淺黃色凝固的油膏狀物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