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派

狂飆派

德國18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發生了狂飆突進運動,參加這一運動的詩人作家被稱為狂飆派。狂飆突進運動是德國資產階級內部第一次帶有全德性質的文學運動,是德國啟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狂飆運動”這個名稱是由運動的參加者克林格爾寫的一部劇本《狂飆與突進》而得名的。這個運動的主要代表是青年歌德、席勒和其他一些青年詩人。文藝理論家赫爾德爾被稱為狂飆突進運動綱領的制定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狂飆派
  • 類型:文學運動派別
  • 性質:資產階級內部全德性文學運動
  • 代表青年:歌德、席勒
飆突進運動,運動的思想主張與特色,狂飆突進運動文學,運動的影響,派的特徵,

飆突進運動

它是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全國性的一次文學運動,也是啟蒙運動在德國的延長與繼續。啟蒙運動的主要傾向,都在狂飄突進運動中得到發展與加強。文學史家也稱這一時期為“天才時期”或“天才時代”。舊的德國文學史大多把狂飆突進看作啟蒙運動的反動,說它要使德國人的生活與藝術擺脫啟蒙運動的理性枷鎖。關於狂飆突進運動新的研究成果,則認為它不是啟蒙運動的反動,而是啟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啟蒙運動的主要傾向,在狂飆突進中得到提高與加強。狂飆突進運動,又稱“狂飆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葉的德國,歷時十五年。它是文藝形式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時的階段,也可以說是幼稚時期的浪漫主義。其名稱來源於音樂家克林格的歌劇“狂飆突進”,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達的是人類內心感情的衝突和奮進精神。這個運動持續了將近二十多年,從1765年到1795年,然後被成熟的浪漫主義運動所取代。

運動的思想主張與特色

狂飆突進這個名稱,蘊含著一股摧枯拉朽的動力,它主張破壞舊制度,建設新制度。這個運動倡導了一些頗能反映時代特色的精神:
1、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個性解放。狂飆突進繼承了啟蒙運動理論家關於自然與人權的思想,充分肯定個人的地位、個性發展的無限可能性,反對在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阻礙人的發展的一切僵化保守的教條;反對現存的合乎傳統精神的處世態度;在藝術領域則否定任何相沿成俗的規則。
2、崇尚“天才”,認為“天才”體現了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的完美人的形象。狂飆突進的領袖、文藝理論家赫爾德提出的"天才不須規律"的口號,成了運動的信條。“天才”也是啟蒙運動曾經運用過的概念,狂飆突進根據揚格的解釋,賦予它新的意義。“天才”被認為是自由的人,他的行動不受任何社會的和形上學的條件的限制;他不模仿別人,自身便是一種能夠影響別人的創造性的力量。
3、“自然”在狂飆突進運動的辭彙中是一個特定的概念。從18世紀上半葉開始,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受到學術界重視。瑞士詩人、自然科學家哈勒曾經提出阿爾卑斯山應該成為文學描寫對象的觀點。瑞士出生的法國哲學家盧梭的《民約論》於1762年出版後,在德國引起強烈反響。他提出“返回自然”的口號,認為人脫離和平的自然狀態,私有制和勞動分工的形成,使人類越發不文明。而對狂飆突進的代表人物來說,這個口號意味著政治上反對封建諸侯的專制主義,藝術上反對模仿法國宮廷風格,提倡德國民族風格,把荷馬莪相莎士比亞推崇為最自然的天才。
4、如果說啟蒙運動提倡理性,則狂飆突進更強調感情,認為在理性與感情的結合中,由於感情的巨大作用,可以使人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這種對於感情的強調,顯然潛伏著推崇本能的危險,有些作家常常把粗獷的人看作個人和藝術的理想。哈曼就特別推崇感官的激情,赫爾德則主張感情應由理性控制。
狂飆突進的這些思想和主張,在德國市民階級中喚起了民族意識的覺醒,德國自三十年戰爭以來的四分五裂局面,被認為是不自然的政治狀況。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為了形成統一的德意志民族,繼啟蒙運動時期重要學者托馬修斯和沃爾夫之後,紛紛改用德語教學和著作,放棄用拉丁文治學的老習慣。在文學界繼戈特舍德和萊辛創立民族戲劇的嘗試之後,發掘民歌、民間文學傳統,成為一時風尚。
“狂飆突進”這個名稱,象徵著一種力量,含有摧枯拉朽之意。它得名於德國劇作家克林格爾在一七七六年出版的一部同名悲劇《狂飆突進》。此劇宣揚反抗精神,劇中的青年主人公維爾德這樣說:“讓我們發狂大鬧,使感情衝動,好像狂風中屋頂上的風標”。當時的德國,有一批初登文壇具有反抗封建專制鬥爭精神的青年知識分子,他們受到啟蒙思潮的影響與鼓動,想在落後的德國掀起一場風暴,要求自己象狂飄一樣衝破社會的黑暗,因而組織一個同名的社團。他們以“天才、精力、自由、創造"為中心口號,要求擺脫封建傳統偏見的束縛,主張個性解放,呼喊著民族意識的覺醒,並與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倡導的”返歸自然"的觀點相呼應。狂飆突進的領袖、文藝理論家海爾德爾提出的“天才不須規律”的口號,成了他們共同的信條。這場運動,實質上乃是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對腐朽的封建主義意識形態的一次有力衝擊。雖然它來勢兇猛,但不深入持久,猶如曇花一現,瞬即消逝。因為狂飄突進運動的參加者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他們的反抗往往流於無政府的暴亂情緒。由於當時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使得這個運動沒有能夠發展成為政治革命。他們提出的一些改革社會的要求,都未能改變當時的客觀現實,而只限於呼喚反抗封建意識的範疇。而且狂飄突進的參加者也含有遠離人民民眾,好高騖遠,宣揚個人英雄主義等不良因素。儘管這樣,他們反封建的旗幟是鮮明的,激情是高漲的,在推動德回新文學發展方面的歷史功績也是應該暫定的.青年時期的歌德和席勒都從參加"狂飆突進"的狂熱反抗開始,登上文壇,以自己卓越的藝術創作,把德國文學從狹隘的範圍引入歐洲文學的廣闊領域。狂飆突進的作家運用得最多的文學體裁是戲劇。歌德的《鐵手騎士葛茲·封·柏里欣根》和席勒的《陰謀與愛情》,就是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作。

狂飆突進運動文學

狂飆突進作家運用最多的文學體裁是戲劇,這種體裁最適宜表現人的行動和激情。“赫爾德一歌德派”的劇作家,創作了這個運動的代表性作品。《狂飆與突進》(克林格)(1776,原名《混亂》),表現了發展自我的問題,其中含有把個人絕對化的傾向。“天才”在克林格筆下是孤獨的、任性的,行動是沒有目的的。
萊澤維茨的《尤利烏斯·封·塔倫特》(1776)表現了盧梭對社會和文化的批判的思想。主人公尤利烏斯渴望過一種簡樸的、不承擔任何社會義務的生活,認為社會毒化人類,國家扼殺自由,任何有組織的社會生活,都會把人變成奴隸。
華格納的《殺嬰女人》(1776)以狂飆突進文學最流行的題材,控訴了封建等級觀念。
倫茨的劇作具有尖銳的社會批判性,他在《論戲劇》(1774)一文中,通過批判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否定現存社會制度。他的《家庭教師》(1774)揭示了封建階級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違反自然的。劇中主人公被表現為封建社會關係的犧牲品。
狂飆突進的詩歌成就不如戲劇,但由於赫爾德稱它為“文學之源”,在理論上提高了這種體裁的地位。狂飆突進詩歌的特點是,強調錶現個人生活感受。最初的成就是歌德青年時代以民歌式語言表現個人感受和自然美的抒情詩。他的《普羅米修斯》是狂飆突進一首代表性頌詩。

運動的影響

狂飆突進運動在小說方面影響最大的作品,是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小說,講的是一個十八世紀QC國式的感傷的愛情故事。歌德的這部小說發表後,不僅在德國,而且在全歐廣為流傳歐洲的各國青年一時形成“維特熱”,歌德名聞全歐。歌德花了六十年時間,直到一八三一年完成的詩劇《浮士德》,使歌德成為世界上第一流的名作家。《浮士德》是德國啟蒙文學成就的最高標誌,同時,也為德國文學在全世界範圍內爭得了巨大的聲譽。狂飆運動對當時和以後的音樂和美術創作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音樂受到了狂飆運動的影響,開始出現追求解放和自由的風潮。在18世紀七八十年代,湧現了大量此類作品,如海頓的《第101》,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K331等。狂飆運動的音樂作品的特色是用非理性創造崇高,旋律看似混亂,實際塑造了一種非理性的崇高感。
狂飆突進的時限,一般認為是18世紀70年代,但因它是一種歷史現象,它的發生、發展和衰落由許多條件促成。事實上狂飆突進作為一場運動,從18世紀60年代中期,即它的思想家赫爾德撰寫《論德國現代文學片斷》時己經開始,而代表狂飆突進精神的某些重要作品,到80年代末期,即法國大革命(1789)前夕才問世。一般文學史家公認,1770年赫爾德在斯特拉斯堡與歌德相會,是這場運動的重要標誌。法蘭克福的“赫爾德一歌德派”、“格廷根林苑派”、以席勒和舒巴特為主要力量的南德派,是這場運動的三支主力,歌德是旗手,赫爾德是精神領袖。狂飆突進運動的重要先驅是哈曼和梅塞爾。哈曼關於“天才”、關於自然與藝術的關係的論述,深深影響了赫爾德。赫爾德在《論德國現代文學片斷》、《我的1769年的旅行札記》、《論語言的起源》、《也是一種對人類進行教育的歷史哲學》和論莎士比亞、“莪相”等著述中,從天才觀、歷史觀、關於人的本質與作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令人囑目的嶄新見解,成了推動文學革命的思想武器。
雖然狂飆突進運動來勢兇猛,但不深入持久,猶如曇花一現,瞬即消逝。因為狂飆突進運動的參加者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他們的反抗往往流於無政府的暴亂情緒。他們提出的一些改革社會的要求,都未能改變當時的客觀現實。儘管如此,他們為德國留下了一筆豐富的精神遺產,對古典文學、浪漫主義、自然主義表現主義等文學思潮和畢希納布萊希特等作家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派的特徵

狂飆派的特徵是從啟蒙運動冷靜的對於自然的觀察發展到與自然的密切結合;從一般的政治宣傳發展到和人民接近,使用人民的語言;從溫和的社會改革發展到公開的反抗;從合乎理性的自由概念發展到多自由的熱烈要求。
表現在文學上,則是對人類自然狀態——如對兒童,對樸素的人,以及對理想化了的原始公社制度的歌頌,對民族風格、民間文學,特別是對民歌的重視,對個性解放的追求,這對當時人民的覺醒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