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負米救主

犬負米救主

原文

楊光遠之叛青州也,有孫某居圍城中,其田莊在青州西。城閉既久,內外隔絕,食且盡,舉族愁嘆。有犬徬徨於側,似有憂思。孫某曰:“家無糧,人且死,奈何?爾能為吾至田莊取米耶?”犬搖尾應之。是夜,置一布囊,並簡,繫於犬背。犬即由水竇出,至田莊吠。莊人啟門,識其犬,取簡視之,令負米還,未曉入城。如此數月,孫某舉族得不餒。後楊光遠敗,城開。(據《澠水燕談錄》改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犬負米救主
  • 外文名稱:Dog saved man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澠水燕談錄》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王辟之
出處,譯文,注釋,文言知識,文化常識,啟發與借鑑,作者簡介,

出處

本文由《澠水燕談錄》改寫。
《澠水燕談錄》《澠水燕談錄》
從體裁上來說,《澠水燕談錄》屬於筆記文中的史料筆記。從寫作目的上來看, 與眾多宋代筆記的作者一樣,王辟之脫離仕宦,悠遊林下,追憶平生經歷見聞,筆之於書,博記雜識,主要是為了 “談謔”。從寫作內容和範圍來看,《澠水燕談錄》所記大都是宋哲宗紹聖年間(1094年)以前到北宋開國(960年)之間140餘年的北宋雜事。

譯文

楊光遠青州發動了反叛,有一個姓孫的人居住在被圍的城中,他的田莊在青州外西側。城門已經關閉了很久,把城內和城外分隔開了,食物將要沒有了,全族人都愁苦嘆息。有一隻狗在旁邊走來走去,似乎有憂愁的意思。孫某說:“家裡沒有糧食,人就要死了,怎么辦?你能為我去田莊取米嗎?”狗搖搖尾巴答應他。這天晚上,他把一個布袋和書信系在狗的頭頸上。狗就從流水洞出去了,到了田莊就叫了起來。莊上的人開了門,認識這隻狗,拿下書信看了之後,讓狗背了米回去,天還沒亮就進城了。像這樣幾個月,姓孫的全家沒有餓死。後來楊光遠被打敗了,城門打開了。

注釋

1.楊光遠青州也:無意義,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古地名,在今山東境內。
2.既:已經。
3.徬徨:來回走動,心神不定。旁邊。倒裝句,應為“於側彷徨”。
4.奈何:怎么辦。
5.且:將要。
6.水竇:流水的洞。
7.啟:打開。
8.餒:飢餓
9.舉:全,整個。
10.竇:洞。
11.吠:狗叫。
12.令米還:背。省略句,應為“令其負米還“。
13.曉:天亮。
14.得:能。
15.置:放

文言知識

舉。“舉”有好多解釋,上文“舉家得不餒”中的“舉”,解釋為“全”、“整個”,意為全族人才能不受飢餓。又,成語“舉國歡騰”,意為全國人民歡呼跳躍。

文化常識

“簡”指竹簡,即竹片。我國古代在紙發明以前,有一段時期是把文字寫在“簡”上的。竹簡一般長一尺左右,闊一兩寸,用毛筆直寫,可寫一行或兩行字。自從東漢蔡倫發明了紙,竹簡逐漸不再用。但後代習慣用“簡”代表書信,因此上文所說犬身上背的“簡”並非竹簡,而是書信。現代漢語中的“書簡”、“簡札”均指書信。

啟發與借鑑

狗是通人性的,它們會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幫助我們,所以我們要愛護它們,成為它們最好的朋友。

作者簡介

王辟之
王辟之(1031—?),字聖塗,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4),他擔任河東縣(今山西省永濟縣)知縣,曾“廢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齊廟”,以“貴德尚賢”聞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