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降九龍

牯牛降九龍

牯牛降九龍位於黃山市祁門縣境內,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8535公頃。險、奇、幽、奧、野”於一身,並有“綠色自然博物館”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牯牛降九龍
  • 地理位置:黃山市祁門縣境內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18535公頃
保護區介紹,傳說,景區介紹,

保護區介紹

牯牛降九龍位於牯牛降東側,牯牛降九龍在赤嶺鄉倪村南邊的一個大山谷中。牯牛降九龍這裡山谷幽靜,叢林豐茂,九池溪水碧綠澄澈,如大小不一的珍珠翡翠散落其間。牯牛降九龍景區位於唐代大詩人李白、杜荀鶴多次詠誦的秋浦河之源頭。山嶽風光秀美綺麗。最高峰“牯牛大崗”海拔1727.6米,似牯牛頂天而立。  牯牛降九龍景區內自 然生態原始,恬靜、幽深,古木參天,奇樹非凡,牯牛降九龍被遊人譽為“森林浴場”。春來鳥語花香,山花爛漫;夏坐龍椅沖涼,消暑養身;秋賞龍池山江葉,層林盡染;冬至玉樹冰花,琉璃仙境。欲仙欲幻,一派桃源景象。現已開發的主要景點有九個形態各異的池潭,是整體岩體形成,形似人工雕琢,罕見的自然地質奇觀;三百多年的參天古樹;龍鳳呈祥(松樹和櫧樹)同根生,世上罕見;九龍湖屬高山平湖,泛舟湖面可與張家界寶豐湖相媲美,湖面四周,皆系原始森林。空氣清新,牯牛降九龍是人們所嚮往丘然氧吧。

牯牛降九龍牯牛降九龍

傳說

相傳,牯牛降九龍山上有座寺廟,僧侶眾多,香客不絕。有一年大旱,無數災民成群結隊來到九龍池山寺廟,祈求大佛降甘霖以救民苦。有一小僧乃真龍化身,有呼風喚雨的本事,生了悲憫之心。他騰身一躍,倒翻九個筋斗,著地處即成了九個洞池,到了廟前,又隨手一划,一股清泉順流而下,如一條白練,連線著九個洞池,即形成了如今的九個龍池。村人說九龍池的水龍王很靈,以前山腳有座祈雨台,石台、東至、青陽和祁門4縣遇有大旱,便有人來此祈雨。祈雨須由青壯男子焚香沐浴後,身帶竹筒,來到祈雨台,虔誠禱告,然後取第五龍池的神水晝夜不停趕回家鄉,即會一路烏雲,電閃雷鳴,雨隨人至。傳說令人神往,其實九龍池就是山頂一股清泉,順勢流下時在山澗里形成的一個個小水潭。然而,由於水至清、石至奇,水因石而增色,石得水而鮮活,水石相映,變幻莫測,形成一個奇景,曾有人盛譽為“黃山第一景”,足見其景色之美。  從山腳順溪而上,溪中石塊如壇,圓溜規整,兩岸山花異草,引人入勝。始進山,即有一石崖,溪水溢崖而下,落地成池,為一龍池,丈余,池水淺處黃綠,深處墨綠。據說是龍王洗澡的地方,村人又叫龍王澡盆,上方陡壁上有形似太師椅的河潭,是龍王納涼的寶座,故名“龍王椅”。龍王椅左上方橫排有一學堂基,占地一畝左右,是古代村中文人讀書的地方,學堂不知毀於何時。二龍池是一不規則池潭,靠山的峭壁長出一圓柱型伸到潭底,宛如老龍汲水,惟妙惟肖。池水較深,黑不見底。往前數十步,左側有一石拱背屈腿,活像一個蛤蟆,這就是蛤蟆石。二龍池附近還有一處有趣的奇景,一突兀的崖石聳立,正面看上去酷似中國的版圖,得名“中華石”。

景區介紹

三龍池和四龍池分別是群龍戲水和休息的地方。四龍池到九龍池相距不遠,為一高崖上連續跌宕的幾個深潭,上下均有瀑布,高度約為數十米,層層疊疊,遇到雨季,玉珠飛濺,水聲淙淙,景色甚為壯觀。五龍池相傳是最具有靈氣的,能讓祈雨者滿意而歸,因傳有老龍常臥其中,故稱“臥龍池”。六龍池背後有一凹進去的陰影,遠遠看去像一幅觀音像,面目慈祥,形狀象一個寶葫蘆,咕嘟咕嘟往下倒水,村人說那是濟公和尚醉後的酒葫蘆,這酒一泄下,造就了山里人好酒豪爽的性格。八龍池又叫龍門關,兩石相對而立,挾八龍池而為龍門,據說有人曾用8兩麻搓線捆上石頭投下去還沒有到底。九龍池離八龍池40餘米,一石崖伸到中央,水下有孔相通,像牛鼻子可以穿繩,又叫牛鼻串。由於植被茂密,這九個龍池始終滿貯清泉,不涸不竭,潭水飛瀑如串珠般相連,有分有合,千姿百態,有時迅猛奔騰,勢如驚雷;有時蜿蜒曲折,舒緩纏綿。  再往上行至山頂,豁然開朗,兩山之間砌著一道長石壩,攔住清泉,形成一灣水庫,高山出平湖,湖水清澈碧綠,似一塊巨大的翡翠,山風陣陣,波光粼粼,疑為瑤琳仙境。四面群山如聚,樹木蔥蘢,青松古柏,生意盎然,無論從那個方向看過去,均如巨幅山水畫卷,景色秀美絕倫。九龍池所處的峽谷,怪石崢嶸,峭壁看似驚險,卻有路可攀,密林中蘭草叢生,苔蘚鋪地,瓊花玉葉隨處可見,實為一個觀景探險、健身休閒的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