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以物流活動的整體為對象的。物流成本是進行物流管理、物流合理化的基礎。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部門的傳統課題,把物流管理的歷史叫做降低成本的歷史也絕非言過其實。在競爭加劇的市場背景下,如何使企業效益最大化是所有企業家們最關心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流成本
  • 外文名:Logistics Cost
  • 構成: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等
  • 釋義: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
  • 相關:物流成本管理
  • 特點:物流冰山現象和效益背反現象
概念,運輸,倉儲成本,流通加工,包裝,裝卸與搬運,物流管理,構成,特點,計算條件,相關問題,核算方法,分析方法,管理方法,分析指標,觀念,適用條件,外部條件,內部條件,

概念

它是產品在實物運動過程中,如包裝、裝卸、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等各個活動中所支出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總和。物流成本管理就是對物流相關費用進行的計畫、協調與控制。
中國在2006 年頒布實施的國家標準《企業物流成本計算與構成》(GB 廳20523-2006)中指出:“物流成本是企業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包括貨物在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以及與存貨有關的流動資金占用成本、存貨風險成本和存貨保險成本。”該定義的物流成本包含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直接在物流環節產生的支付給勞動力的成本,耗費在機器設備上的成本以及支付給外部第三方的成本;另一方面包括在物流環節中因持有存貨等所潛在的成本,如占有資金成本保險費等。
現代物流成本的範圍更廣,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從原材料供應開始一直到將商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所發生的全部物流費用。物流成本按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按產生物流成本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企業自身物流成本和委託第三方從事物流業務所發生的費用即委託物流費。如果按物流的功能,可以對物流成本做如下分類:

運輸

主要包括人工費用,如運輸人員工資、福利等;營運費用,如營運車輛燃料費、折舊、公路運輸管理費等等;其他費用,如差旅費等。

倉儲成本

主要包括建造、購買或租賃等倉庫設施設備的成本和各類倉儲作業帶來的成本。

流通加工

主要有流通加工設備費用、流通加工材料費用、流通加工勞務費用及其他。

包裝

主要包括包裝材料費用、包裝機械費用、包裝技術費用、包裝人工費用等。

裝卸與搬運

主要包括人工費用、資產折舊費、維修費、能源消耗費以及其他相關費用。

物流管理

包括企業為物流管理所發生的差旅費、會議費、交際費、管理信息系統費以及其他雜費。
種類
物流成本一般有以下幾種分類:
1,一般分類:直接成本或運營成本、間接成本
2,按物流功能範圍分類:運輸成本、流通加工成本、配送成本、包裝成本、裝卸與搬運成本、倉儲成本、物流信息技術相關成本;
3,按物流活動範圍分類:供應物流費、企業內物流費、銷售物流費、回收物流費、廢棄物物流費。

構成

現代物流成本的範圍更廣,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從原材料供應開始一直到將商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所發生的全部物流費用。物流成本按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按產生物流成本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企業自身物流成本和委託第三方從事物流業務所發生的費用即委託物流費。如果按物流的功能,可以對物流成本做如下分類:
1.運輸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費用,如運輸人員工資、福利等;營運費用,如營運車輛燃料費、折舊、公路運輸管理費等等;其他費用,如差旅費等。
物流管理機制物流管理機制
2.倉儲成本。主要包括建造、購買或租賃等倉庫設施設備的成本和各類倉儲作業帶來的成本。
3.流通加工成本。主要有流通加工設備費用、流通加工材料費用、流通加工勞務費用及其他。
4.包裝成本。主要包括包裝材料費用、包裝機械費用、包裝技術費用、包裝人工費用等。
5.裝卸與搬運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費用、資產折舊費、維修費、能源消耗費以及其他相關費用。
6.物流信息和管理費用。包括企業為物流管理所發生的差旅費、會議費、交際費、管理信息系統費以及其他雜費。

特點

物流成本和其他成本比較,有許多不同之處,但是最突出的只有兩點,這兩點被歸結為物流冰山現象和效益背反(交替損益)現象。物流冰山現象本來是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研究有關物流成本問題所提出來的一種比喻,在物流學界,現在已經把它延伸成物流基本理論之一,把它看成是德魯克學說的另一種描述。
百歲物流百歲物流
物流冰山理論認為,在企業中,絕大多數物流發生的費用,是被混雜在其他費用之中,而能夠單獨列出會計項目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這一部分是可見的,常常被人們誤解為他就是物流費用的全貌,其實只不過是浮在水面上的、能被人所見的冰山一角而已。
交替損益現象,是物流成本的另一個特點,物流成本的發生源很多,其成本發生的領域往往在企業裡面是不同部門管理的領域,因此,這種部門的分割,就使得相關物流活動無法進行協調和最佳化,出現此長彼消、此損彼益的現象是經常有的。其實,在任何一個大系統中,系統要素之間經常會出現這種矛盾,系統工程的主要目的,也在於從系統高度尋求總體的最優。

計算條件

根據物流成本的冰山理論,有很多項物流成本是隱藏的,物流成本可大可小,完全在於其計算的範圍和方法。因此,在計算物流成本時,必須首先明確計算條件。如果無視計算條件,物流成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物流成本的計算條件指:物流範圍、物流功能範圍和會計科目範圍。
1、物流範圍 物流範圍顧名思義,指的是物流的起點和終點的長短。人們通常所講的物流有:原材料物流,即原材料從供應商轉移到工廠時的物流;工廠內物流,即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工廠的不同車間、不同地點的轉移和存儲;從工廠到倉庫的物流;從倉庫到客戶的物流,這個範圍相當廣闊。所以,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為止,作為物流成本的計算對象,會引起物流成本發生很大的變化。
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2、物流功能範圍 物流功能範圍是指在運輸、保管、配送、包裝、裝卸、信息管理等眾多的物流功能中,把哪種物流功能作為計算對象。可以想見,把所有的物流功能作為計算對象的成本與只把運輸、保管這兩種功能作為計算對象,所得到的成本會相差懸殊。
3、物流成本計算科目範圍 成本計算科目的範圍所指的是在會計科目中,把其中的哪些科目列入計算對象的問題。在科目中,有運費開支、保管開支這類企業外部的開支,也有人工費、折舊費、修繕費、燃料費等企業內部的支出。這么多開支項目,把哪些列入成本計算對象中,對物流成本的大小影響頗大。所以,這三方面的範圍選擇,決定著物流成本的大小。企業在制定計算條件時,絕不可盲目或大意,而應立足於該企業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自己的合理的物流成本計算範圍。成本只有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比較時,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因此,為了各個企業間的相互比較,在計算物流成本時,應儘快統一行業標準。

相關問題

1.物流會計核算的範圍、內容不全面,只涉及部分物流費用。目前,企業日常物流會計核算的範圍著重於採購物流、銷售物流環節,忽視了其他物流環節的核算。按照現代物流的內涵,物流應包括:供應物流、生產物流、企業內部物流、銷售物流、逆向物流等。與此相應的物流費用包括:供應物流費、生產物流費、企業內部物流費等。
環京物流環京物流
從核算內容看,相當一部分企業只把支付給外部運輸、倉儲企業的費用列入專項成本,而企業內部發生的物流費用,由於常常和企業的生產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混在一起,因而容易被忽視,甚至沒被列入成本核算。其結果導致物流成本的低估或模糊。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不利於相關利益者以及企業內部管理者的決策。
2.物流會計信息的披露與其他成本費用的披露混雜。從物流會計信息的披露看,由於物流活動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始終,因而對於相關物流費用的核算基本上併入產品成本核算之中,與其他成本費用混合計入相關科目。例如,對於因取得存貨而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倉儲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等,作為存貨的實際成本核算,進而作為銷售成本的一部分從總銷售收入中扣除以得到總利潤。物流會計信息與其他信息的混雜,致使有關物流的數據信息需從相關會計信息中歸納,過程複雜且數據的時效性差,不利於物流管理和績效的評價。
3.部分物流費用是企業間接費用的一部分,其分配方法依然沿用傳統會計方法。隨著物流費用對企業利潤貢獻的加大,傳統會計方法中間接費用依據生產過程中的直接人工工時或機器工時的分配不僅歪曲了產品、服務成本,不利於生產業績的考核、評價,而且高級管理人員基於這些數據所做的決策也是不正確的。

核算方法

1.按支付形態劃分並核算物流成本。
把物流成本分別按運費、保管費、包裝材料費、自家配送費(企業內部配送費)、人事費、物流管理費、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態記賬。從中可以了解物流成本總額,也可以了解什麼經費項目花費最多。對認識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慮在物流成本管理應以什麼為重點,十分有效。
2.按功能劃分並核算物流成本。
分別按包裝、配送、保管、搬運、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來核算物流費用。從這種方法可以看出哪種功能更耗費成本,比按形態計算成本的方法能更進一步找出實現物流合理化的癥結。而且可以計算出標準物流成本(單位個數、質量、容器的成本),進行作業管理,設定合理化目標。
3.按適用對象劃分並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
按適用對象核算物流成本,可以分析出物流成本都用在哪一種對象上。如可以分別把商品、地區、顧客或營業單位作為適用對象來進行計算。
按支店或營業所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營業單位物流成本與銷售金額或毛收入的對比,用來了解各營業單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問題,以加強管理。
按顧客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又可分按標準單價計算和按實際單價計算兩種計算方式。按顧客計算物流成本,可用來作為選定顧客、確定物流服務水平等制訂顧客戰略的參考。
按商品核算物流成本是指通過把按功能計算出來的物流費,用以各自不同的基準,分配各類商品的方法計算出來的物流成本。這種方法可以用來分析各類商品的盈虧,在實際運用時,要考慮進貨和出貨差額的毛收入與商品周轉率之積的交叉比率。
4.採用ABC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
以活動為基礎的成本分析法是被人為確定和控制物流費用最有前途的方法。
以作業為基礎,把企業消耗的資源按資源動因分配到作業,以及把作業收集的作業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到成本對象的核算方法。其理論基礎是:生產導致作業的發生,作業消耗資源並導致成本的發生,產品消耗作業,因此,作業成本法下成本計算程式就是把各種資源庫成本分配給各作業,再將各作業成本庫的成本分配給最終產品或勞務。
以作業為中心,不僅能提供相對準確的成本信息,而且還能提供改善作業的非財務信息。以作業為紐帶,能把成本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很好地結合起來,即以作業為基礎分配成本,同時以作業為基礎進行成本分析和管理。
套用作業成本法核算企業物流並進行管理可分為如下四個步驟:
(1)界定企業物流系統中涉及的各個作業。作業是工作的各個單位,作業的類型和數量會隨著企業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一個顧客服務部門,作業包括處理顧客訂單、解決產品問題以及提供顧客報告三項作業。
(2)確認企業物流系統中涉及的資源。資源是成本的源泉,一個企業的資源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產維持成本(如採購人員的工資成本)、間接製造費用以及生產過程以外的成本(如廣告費用)。資源的界定是在作業界定的基礎上進行的,每項作業以涉及相關的資源,與作業無關的資源應從物流核算中剔除。
(3)確認資源動因,將資源分配到作業。作業決定著資源的耗用量,這種關係稱作資源動因。資源動因聯繫著資源和作業,它把總分類賬上的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
(4)確認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或服務中。作業動因反映了成本對象對作業消耗的邏輯關係,例如,問題最多的產品會產生最多顧客服務的電話,故按照電話數的多少(此處的作業動因)把解決顧客問題的作業成本分配到相應的產品中去。

分析方法

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很多,下面簡述一下全面分析和詳細分析的主要內容。
食品物流食品物流
1、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全面分析:
計算出配送中心物流成本之後,可以計算出以下各種比率,再用這些比率同前年、大前年比較來考察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實際狀況,還可以與同行業其他企業比較,或者與其他行業比較。
(1)單位銷售額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銷售額×100%
這個比率越高則對價格的彈性越低,從連鎖企業歷年的數據中,大體可以了解其動向,另外,通過與同行業和行業外進行比較,可以進一步了解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水平。
該比率受價格變動和交易條件變化的影響較大,因此作為考核指標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2)單位營業費用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銷售額+一般管理費)×100%
通過物流成本占營業費用(銷售額+一般管理費)的比率,可以判斷連鎖企業物流成本的比重,而且這個比率不受進貨成本變動的影響,得出的數值比較穩定,因此適合於做連鎖企業配送中心物流合理化指標。
(3)物流職能成本率=物流職能成本/物流總成本×100%
該指標可以明確包裝費、運輸費、保管費、裝卸費、流通加工費、信息流通費、物流管理費等各物流職能成本占物流總成本的比率。
2、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詳細分析:
通過全面分析,我們可以了解物流成本的變化情況及變化趨勢,但是對引起物流成本變化的原因,我們還要進一步按照職能分類,對物流成本進行詳細分析,然後提出對策,詳細分析所用的指標有四類,通過這四類指標的序時分析或按配送中心內的部門、設施分類比較以及與同行業其他企業進行比較,就可以掌握物流成本的發展趨勢及其差異。
(1)與運輸、配送相關的指標:
裝載率=實際載重量/標準載重量×100%
車輛開動率=月總開動次數/擁有台數×100%
運行周轉率=月總運行次數/擁有台數×100%
單位車輛月行駛里程=月總行駛里程/擁有台數
單位里程行駛費=月實際行駛三費/月總行駛里程
(行駛三費=修理費+內外胎費+油料費)
單位運量運費=運輸費/運輸總量
(2)有關保管活動指標:
倉庫利用率=存貨面積/總面積×100%
庫存周轉次數=年出庫金額(數量)/平均庫存金額(數量)=年出庫金額(數量)×2/(年初庫存金額+年末庫存金額)
(3)有關裝卸活動指標:
單位人時工作量=總工作量/裝卸作業人時數
(裝卸作業人時數=作業人數×作業時間
裝卸效率=標準裝卸作業人時數/實際裝卸作業人時數
裝卸設備開工率=裝卸設備實際開動時間/裝卸設備標準開動時間
單位工作量修理費=裝卸設備修理費/總工作量
單位工作量卸裝費=裝卸費/總工作量
(4)有關物流信息活動指標:
物流信息處理率=物流信息處理數量(傳票張數等)/標準物流信息處理數(傳票張數等)。

管理方法

1.通過採用物流標準化進行物流管理。
物流標準化是以物流作為一個大系統,制訂系統內部設施、機械設備、專用工具等各個分系統的技術標準。制訂系統內各個分領域如包裝、裝卸、運輸等方面的工作標準,以系統為出發點,研究各分系統與分領域中技術標準與工作標準的配合性,統一整個物流系統的標準。物流標準化使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基本設備統一規範,如現有托盤標準與各種運輸裝備、裝卸設備標準之間能有效銜接,大大提高了托盤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貨物運輸、儲存、搬運等過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有利於物流配送系統的運作效率,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2.通過實現供應鏈管理,提高對顧客物流服務的管理來降低成本。
實行供應鏈管理不僅要求該企業的物流體制具有效率化,也需要企業協調與其他企業以及客戶、運輸業者之間的關係,實現整個供應鏈活動的效率化。正因為如此,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僅僅企業中物流部門或生產部門要加強控制,同時採購部門等各職能部門都要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對顧客的物流服務可以確保企業利益,同時也是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3.藉助於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降低物流成本。
要實現企業與其他交易企業之間的效率化的交易關係,必須藉助與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尤其是利用網際網路等高新技術來完成物流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實現從網路前端到最終端客戶的所有中間過程服務。一方面是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正確、迅速地進行;另一方面,能由此建立起戰略的物流經營系統。通過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可以將企業訂購的意向、數量、價格等信息在網路上進行傳輸,從而使生產、流通全過程的企業或部門分享由此帶來的利益,充分對應可能發生的各種需求,進而調整不同企業間的經營行為和計畫,企業間的協調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這可以從整體上控制了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同時,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迅速發展,使混雜在其他業務中的物流活動的成本能精確地計算出來,而不會把成本轉嫁到其他企業或部門。
4.從流通全過程的視點來加強物流成本的管理。
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控制物流成本不單單是該企業的事情,即追求該企業的物流效率化,而應該考慮從產品製成到最終用戶整個流通過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亦即物流設施的投資或擴建與否要視整個流通渠道的發展和要求而定。例如,有些廠商是直接面對批發商經營的,因此,很多物流中心是與批發商物流中心相吻合,從事大批量的商品輸送,然而,隨著零售業界便民店、折扣店的迅速發展,客戶上要求廠商必須適應零售業這種新型的業態形式,展開直接面向零售店鋪的物流活動。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投資就有可能沉澱,同時又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現代物流發展要求的物流中心或自動化的設備。顯然,這些投資儘管從企業來看,增加了物流成本,但從整個流通過程來看,卻大大提高了物流績效
5.通過效率化的配送降低成本。
對於用戶的訂貨要求盡力短時間、正確的進貨體制是企業物流發展客觀要求,但是,隨著配送產生的成本費用要儘可能降低,特別是多頻度、小單位配送要求的發展,更要求企業採取效率化的配送,就必須重視配車計畫管理,提高裝載率以及車輛運行管理。
一般來講,企業要實現效率化的配送,就必須重視配車計畫管理,提高裝載率以及車輛運行管理。通過構築有效的配送計畫信息系統就可以使生產商配車計畫的制訂與生產計畫聯繫起來進行,同時通過信息系統也能使批發商將配車計畫或進貨計畫相匹配,從而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運輸和進貨成本。
6.通過削減退貨來降低物流成本。
退貨成本也是企業物流成本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往往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是因為隨著退貨會產生一系列的物流費,退貨商品損傷或滯銷而產生的經濟費用以及處理退貨商品所需的人員費和各種事務性費用,特別是存在退貨的情況下,一般是商品提供者承擔退貨所發生的各種費用,而退貨方因為不承擔商品退貨而產生的損失,因此,容易很隨便地退回商品,並且由於這類商品大多數數量較少,配送費用有增高的趨勢。不僅如此,由於這類商品規模較小,也很分散,商品入庫,賬單處理等業務也很複雜。由此,削減退貨成本是物流成本控制活動中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物流成本降低是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物流系統最佳化是關係到企業的競爭能力、影響到企業盈利水平的重大問題,應從戰略的高度規劃企業的物流系統。同時,要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係,使各個部門在最佳化物流系統的過程中相互配合。

分析指標

計算出物流成本以後,可以計算以下各種全面分析指標。用這些指標同前年、大前年比較來考察企業物流成本的實際狀況,如果可能的話,還可與同行業其他企業比較,或者與其他行業比較。
1.單位銷售額物流成本率= 物流成本 / 銷售額 x 100%
這個比率越高,則其對價格的彈性越低,從該企業歷年的數據中,大體可以了解其動向,另外,通過與同行業和行業外進行比較,可以進一步了解企業的物流成本水平。該比率受價格變動和交易條件變化的影響較大,因此作為考核指標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2.單位成本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 / 總成本×100%
這是考察物流成本占總成本比率的一個指標,一般作為企業內部的物流合理化目標或檢查企業是否達到合理化目標的指標來使用,這個比率受原材料價格變動和工廠設備折舊的影響較大。
3.單位營業費用物流成本率= 物流成本 / (銷售費用 + 一般管理費用)×100%
通過物流成本占營業費用(銷售費用+一般管理費用)的比率,可以判斷企業物流成本的比重,而且,這個比率不受製造成本變動的影響,得出的數值比較穩定,因此,適合於做企業物流合理化指標。
4.物流職能成本率=物流職能成本 / 物流總成本 x 100%
該指標可以明確包裝、運輸費、保管費、裝卸費、流通加工費、信息流通費、物流管理費等各物流職能成本占物流總成本的比率。
5.單位產品的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 / 產品數量
該指標是指單位產品的物流成本,它不受產品價格變化和交易條件變化的影響,因此,廣泛套用於企業內部管理。而且,通過歷史數據的比較,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物流成本的實際變動情況和趨勢。

觀念

儘管物流總成本觀念對物流管理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但是在物流決策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套用。形成這種局面除了經理人員的“隧道視野”、“本位主義”觀念之外,主要障礙來自於大多數企業採用帳號劃分成本,物流成本無法單列示,使分布在採購、生產、銷售領域的各項物流成本無法匯總核算。

適用條件

外部條件

1.企業所處行業的產品或服務基本上是標準化或者同質化的,由於產品或服務在性能、功能、質量等方面幾乎沒有差異,顧客購買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價格高低。
2.企業的市場需求具有價格彈性。顧客對價格越敏感,就越傾向購買低價格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
3.實施差異化戰略的途徑很少。很難進行特色經營以使自己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的優勢。
4.現有競爭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絕大多數顧客使用產品或服務的方式都是一樣的,相同標準的產品或服務就能滿足顧客的需要,此時較低的價格就成了顧客選擇品牌的主要決定因素。
5.顧客的轉換成本低。當顧客從一個企業轉向另一個企業所承擔的成本較低時,他就有靈活性,從而容易轉向同質量、價格更低的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

內部條件

1.持續的資本投資和良好的融資能力。
2.流通加工工藝技能。
3.業務流程便於整合
4.低成本的分銷系統。
5.企業的信息能實現共享
6.企業要有很高的購買先進設備的前期投資,進行激烈的定價和承受虧損,以攫取市場份額。
7.低成本會給企業帶來高額的邊際收益,企業為保持這種低成本地位,可以將這種高額邊際收益再投資到新的物流設施設備上。這種再投資方式是維持低成本地位的先決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