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分九等

物分九等

物分九等,中國古代評判人或物的標準。古代品評人、物常分九等,也有將其分為上中下三等的,分別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分九等
  • 出處:《書·禹貢》
  • 性質:中國古代評判人或物的標準
  • 意義:將其分為上中下三等
上等,上上,上中,上下,中等,中上,中中,中下,下等,下上,下中,下下,

上等

上上

【釋義】上等中的上等,也就是最上等。
【出處】《書·禹貢》:“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孔傳:“田第一,賦第六,人功少。” 唐·寒山《詩》之二七三:“上上高節者,鬼神欽道德。”
【示例】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王維》:“ 維詩入妙品上上,畫思亦然。” 清·錢泳《履園叢話·水學·水利》:“ 江南之田,古為下下,今為上上者,何也?有太湖之蓄泄,江海之利便也。”

上中

【解釋】上等中的中等,也就是第二等。
【出處】
1.《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孔傳:“田第二,賦第五。”
2.宋 晁貫之《墨經·松》:“根榦肥大,脂出若珠者曰脂松、品惟上中。”

上下

【解釋】上等中的下等,即第三等。
【出處】《書·禹貢》:“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 孔 傳:“田第八,賦第三。”《漢書·地理志上》:“田上下,賦中上。”顏師古註:“田第三,賦第四。” 宋 晁貫之 《墨經·松》:“可揭而起,視之而明者,曰揭明松,品惟上下。”

中等

中上

【解釋】中等中的上等,就是第四等。
【出處】
1.《書·禹貢》:“﹝ 青州 ﹞厥賦中上。” 孔傳:“賦第四。”
2.《書·禹貢》:“﹝ 豫州 ﹞厥田惟中上。” 孔傳:“田第四。”
【示例】
1.《魏書·肅宗紀》:“癸亥,初聽秀才對策,第居中上已上,敘之。”
2.宋 何薳 《墨經·松》:“明不足而紫者,曰紫松,品惟中上。”
3.魯迅 《書信集·致母親》:“其實以現在生活之艱難,家中歷來之生活法,也還要算是中上。”

中中

【解釋】中等里的中等,第五等
【出處】
1.《書·禹貢》:“﹝ 冀州 ﹞厥田惟中中。” 孔 傳:“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為第五。”
2.《書·禹貢》:“﹝ 徐州 ﹞厥賦中中。” 孔 傳:“賦第五。”

中下

【解釋】中等里的下等,第六等。
【出處】
1.《書·禹貢》:“﹝ 兗州 ﹞厥田惟中下。” 孔 傳:“田第六。”《書·禹貢》:“﹝ 雍州 ﹞厥賦中下。” 孔 傳:“賦第六。”
2.宋 何薳 《墨經·松》:“明不足而黃者,曰黃明松,品惟中下。”

下等

下上

【解釋】下等中的上等,即第七等。
【出處】
1.《書·禹貢》:“厥田惟下上。” 孔 傳:“田第七。”
2.《漢書·地理志上》:“田下上,賦下中三錯。” 顏師古 註:“田第七,賦第八,又雜出第七至第九,凡三品。”

下中

【解釋】下等中的中等。即第八等。
【出處】
1.《書·禹貢》:“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中。”
2.《史記·李將軍列傳》:“ 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

下下

【解釋】下等中的下等,就是第九等。
【出處】《書·禹貢》:“厥田惟下下。” 孔 傳:“田第九。” 唐 寒山 《詩》之二七三:“下下低愚者,詐現多求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