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郵票

牛郵票,,是郵政部門為適應郵政業務和商機有意識以生肖屬相或文字為圖案發行的郵資憑證。我國發行了多套牛或與牛相關題材的郵票,而真正意義的牛生肖郵票,則是1985年1月5日才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郵票
  • 面值: 8 分
  • 發行量:9,555.26 萬枚
  • 郵票尺寸:26毫米*31毫米
選材意義,選材依據,生肖郵票,歷史沿革,歷史意義,藏品價值,

選材意義

辭舊鼠、迎新牛,農曆,2009年為己丑年,稱牛年。牛在十二生肖中排列居第二位。牛年適宜食草動物生長,又促來年食肉動物生長。牛,具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優良品質與天性。因此,牛倍受華夏先民的喜愛與推崇,據說蚩尤部落農耕時就已使用了牛。古老文明的的華夏大地上、流傳著許多古人頌讚牛的傳說、典故,為中國的牛文化增添了許多耐人尋味的瑰麗藝術。

選材依據

以農耕為主的中國,自古就十分重視、愛護牛,在新中國郵票上反映牛題材的郵票有:紀.13《和平解放西藏第》郵票,第2.4枚上有氂牛;特.2《土地改革》郵票,全套四枚上都有牛耕地的情景;特.6《偉大祖國(第二組)建設》》郵票,第4枚“牛車·唐”上、可見先民以牛為交通工具的壯麗場景;特.37《全國農業展覽館》、第三枚郵票上,老牛與小牛親眯的姿態;特.58《民間玩具》第二枚春牛(泥·上海);《孔子誕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第二枚郵票,窺視到孔子坐牛車“周遊列國”的仿古韻味;《農業學大寨、建設新牧區》第三枚郵票,上有一群惟妙惟肖牛;《工藝美術》第三枚郵票,“犀牛”漆器展示歷史漆器風彩;《畜牧業—牛》郵票、全套六枚,在同一票面展現了不同種類的牛;《今日農村》第三枚郵票,形象生動的將“餵牛”的場景搬上郵票主圖;《敦煌壁畫》第二組郵票、“北周·農耕”形象生動展示了牛農耕的情景;《當代美術作品選》第三枚齊奮進郵票,是吳作人大師以惟妙惟肖的牛描繪齊奮進的畫圖;《經濟特區》、第一枚郵票,就是托荒牛的形象造型;《賀蘭山岩畫》、第三枚郵票“公牛”;《漢畫石像》郵票第一枚“牛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級)(二)的過橋票上有三條氂牛;《青藏鐵路通車紀念》郵票、第二枚上也有一群氂牛,等等不再贅述。
牛郵票

生肖郵票

生肖郵票的誕生
生肖郵票的誕生,是郵政部門為適應郵政業務和商機有意識以生肖屬相或文字為圖案發行的郵資憑證。我國發行了多套牛或與牛相關題材的郵票,而真正意義的牛生肖郵票,則是1985年1月5日才發行。己丑年《牛》生肖郵票、全套一枚,面值、 8 分,(另發行有小本票101.54萬本)發行量、9,555.26 萬枚,郵票尺寸(橫×豎): 26毫米×31毫米,整張枚數(橫向×豎向): 8×10=80張,齒孔度數、 11.5度,印刷版別: 影雕套印,原畫作者、姚仲華,郵票設計者、任宇女士,雕刻者、閻炳武,由北京郵票廠印刷。《丁丑年》生肖牛二枚“金牛奮蹄”、“牛耕年豐”。發行的二套生肖《牛》郵票在郵壇亮相,為華夏生肖文化增添了許多嶄新的牛文化韻味。為弘揚中華民族勤勞、奮飛的精神起了不小的宣傳、鼓動作用。
生肖郵票的舉例
如2009年發行第三輪生肖郵票,將中國的傳統農業史,與牛文華結下的不解之緣等這些珍貴牛文化寶貴財富作為發行生肖牛郵票的題材。如年年農曆“立春”,殘冬迎新春,鞭春祈豐年,是古人殘冬出土牛送寒氣的習俗,從兩漢(公元前206-公元220)立春之際舉行土牛迎春儀式為節日增添了無窮的情趣,傳說“土牛之肉宜蠶,兼辟瘟疫”。爭搶謂之“鞭春”或“鞭牛”儀式。唐詩人元稹(779-831)《生春》詩云:“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是“鞭春”、盛況描繪。

歷史沿革

古代地方官史、鞭打春牛行香主禮,宣告農事、勞作開始,祈禱年豐。宮中行“鞭牛”儀式,則由皇帝主禮。這時節街市隨處都有泥小春牛賣(特.58《民間玩具》郵票第二枚春牛(泥·上海)),春牛不僅是迎春儀式的主角,也是新春吉祥之物。中華民族幾千年農耕文化與牛、與春己融為一體,至今許多農村還能觀賞歷史的跡印。如鞭春牛送寒氣、促春耕,則是山東民間把土牛打碎,人人搶春牛土,謂搶春,搶得牛頭為吉利。浙江也有迎春牛,依次向春牛叩頭,拜備、百姓搖籃而上,將春牛弄碎,然後將春牛泥帶回家撒在牛欄、促牛繁殖之民俗。可見鞭春牛繁殖巫術在農村臆念之濃烈。
少數民族習俗“獻牛王”,貴州等地布依族,以農曆四月初八為牛賀歲是日,有的地區將農曆十月初一定為牛的生日,這兩個節的當天、牛都要休息一天,牛吃糯米飯,吃蛋炒飯。而仡佬族的牛王節則稱“牛神節”、“敬牛王菩薩節”、“祭牛王節”,農曆十月初一舉行。這天牛不耕作,並用兩糯米糍粑,掛在牛雙角,將牛趕到水塘邊照影,為牛祝壽。在貴州榕江、東江一帶侗族,每年夏天六月初六舉行“洗牛節”,春耕結束,把牛牽到河邊洗澡,並在牛欄旁插幾根雞毛和鴨毛,以示牛洗耳恭聽塵,祈禱耕牛平安健壯。 兒時,我們四川也有十月初一,不讓牛下田耕作,並用上好糯米做兩個糍粑給牛吃,示賀牛生日的習俗。四川、湖南有“結牛親”風俗。一頭 牛幾戶共用,稱為結牛親(兒時,家鄉也聞有此種作法),視為親戚,牛所有權一旦交換,其“親戚”關係化終結。

歷史意義

上述有關牛文化的故事,都是發行牛生肖郵票的絕佳題材。生肖牛是祖國燦爛文化寶貴的財富。源遠流長的牛生肖文化,是博大精深生肖文化寶庫中的寶貴遺產,具多元文化的生命力,不僅有渾厚文化價值、更有厚重、深遠的華夏農耕史價值。既是幾千年民族文化的縮影,又是華夏民族農業社會演變進程的佐證,是國家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文化寶藏。將它起源、發展背後的一個個傳奇典故、民風、民俗,發掘、整理,搬上郵票、展示於世人,重現幾千年的華夏牛文化瑰麗,宣傳古老農耕文化,是郵政、集郵者應盡之責,是保護、延續、弘揚、光大牛生肖文化的有效途徑。

藏品價值

1985年1月5日,郵電部發行“乙丑年”生肖郵票,主圖是一頭生氣勃勃,雄渾奔放的雄牛形象。這頭牛四蹄穩穩地立足大地,堅實有力;兩隻尖角直指蒼彎,氣宇軒昂,尾巴擺動,悠然自得;眼睛圓睜,炯炯有神,昂首長鳴,嘶嘶有聲。在色彩上,牛身採用青、藍、士紅、綠、灰黃熔於一爐的色調斕,構成五彩斑斕,牛氣沖天的憨牛形象。
中國人對生肖有特殊的情感寄託,集郵愛好者對收集生肖票也有特殊的偏好,生肖版票的收藏者也日益擴大,版票所體現的價值更大,版票所展示的專題信息更多,而且價格也不攀升,堪稱郵票版塊經久不衰的永恆題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