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突

牙槽突

牙槽突為上頜骨和下頜骨包繞牙根周圍的突起部分,兩側牙槽突在中線相接,形成牙槽骨弓。牙槽突有內外骨板,均為骨密質,內外骨板間夾以骨松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牙槽突
  • 位置:上下頜骨包繞牙根周圍的突起部分
  • 主要作用:支持與附著牙
  • 組成部分:一是支持骨,另一是牙槽骨本體
簡要介紹,主要作用,組成部分,支持骨,牙槽骨本體,

百科名片

牙槽突為上頜骨和下頜骨包繞牙根周圍的突起部分,兩側牙槽突在中線相接,形成牙槽骨弓。牙槽突有內外骨板,均為骨密質,內外骨板間夾以骨松質。

簡要介紹

牙槽突是頜骨的一部分。是上下頜骨包圍牙根周圍的突起部分,在牙根周圍形成牙槽窩,為支持牙齒的重要組織。從解剖的角度來說,它與上下頜骨的本體之間並無明顯的分界線,在組織方面,它與身體其它部分的骨組織也一樣,沒有什麼區別。
牙槽突牙槽突
牙槽突隨牙齒的萌出而發育。其組織結構,隨牙齒的功能需要而改變,當牙齒脫失後,牙槽突亦隨之而消失。

主要作用

牙槽突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與附著牙齒,使其能固定於頜骨上,行使咀嚼功能。此外,還有造血和儲存礦物質的作用。

組成部分

牙槽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支持骨,另一是牙槽骨本體。

支持骨

1、皮質骨:是緻密骨質,分布在牙槽突的唇、頰、舌和齶面的表層。在顯微鏡下觀察,皮質骨組織內,有很多與表面平行的板線,在較深層的部分,則由同心環狀的哈弗氏系統組成。
2、松質骨:在外板的深層,介於外板與牙槽骨本體之間,呈海綿狀,含有骨髓和骨小梁。骨小梁排列的方向,在牙槽突內,與牙根表面略呈垂直,在近根尖處,則從根尖向外呈輻射狀。這種排列方向,表示骨組織適應咀嚼力所引起的改變。在無功能的牙齒,其牙槽突內的骨小梁就沒有這種排列現象。
牙槽突松質骨的骨髓有造血機能,但其中含有很多脂肪。此外,在下頜骨的髁狀突和下頜角及上頜結節等處的骨髓內,亦具有造血功能。

牙槽骨本體

即固有牙槽骨,是一層較緻密而多孔的骨板,故亦叫做篩狀板或硬骨板。為牙槽突的內壁,是與牙根表面緊密相鄰的內層骨。其主要功用,是供給牙周膜主纖維的附著。它的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中有血管神經等通過到牙周膜內。
一般說來,上頜骨的牙槽突較下頜的牙槽突為薄,在口腔前部的較口腔後部的為薄,在舌側的較唇側的為厚。但亦有例外,如下頜後牙的牙槽突其頰側的遠較舌側的為厚。在前部的牙槽突其中松質骨較少,有時甚至外板與牙槽骨本體緊接。至於外板的厚薄,一般說來,在唇、頰面的較舌面的為薄,牙間隔則無骨外板,只有松質骨與牙槽骨本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