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馬人民抗英鬥爭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片馬人民抗英鬥爭遺址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1986年12月
片馬自古為中國領土。元代,片馬屬雲南中書省的雲龍甸軍民屬;明代,片馬屬雲南布政使永昌軍民府的茶山長官司;清順治5年(公元1648年),六庫土司段其輝征服片馬,得地300里,封段其光為登埂土司,從此,片馬地區屬登埂土司管轄。
由於片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長期以來,英國殖民者意欲以此為跳板,進入怒江、瀾滄江流域,再深入到中國的大西南,將中國的大西南與英屬緬甸連成一片。英國殖民者侵吞緬甸後,對我國領土片馬垂涎三尺。公元1898年(清光緒24年),英國公使竇納樂在給清政府的照會中就提到應讓地方官不得干預恩梅開江和怒江之間分水嶺西境之治理,完全暴露了英國企圖以分水嶺為界的侵吞野心。從公元1900年2月、5月直至1905年間,多次向我片馬境內進行挑釁。最終迫於無奈,於是在公元1910年4月7日派遣其新任駐騰越領事婁斯以“漁獵”之名,對片馬當地頭人進行收買賄賂,但未能得呈,於是惱羞成怒,冒然決定進行武裝入侵片馬的行動。
公元1911年11月4日(清宣統2年12月4日),由英國駐密支那府官郝滋上校率兵及費羅上校指揮,領英兵2000餘名,馱馬2000餘匹,以及修路工、趕馬工400餘名,氣勢洶洶,抵達高黎貢山的片馬,在片馬設營駐兵,實施軍事占領,並分兵進駐古浪、崗房等地。同時,焚燒了辦在片馬的漢學堂,趕走了學堂教師姜光躍,還威嚇、魚肉各族民眾,從此,片馬進入了歷史上空前的殖民統治黑暗時期,然而片馬是中國不可分離的神聖領土,片馬各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各族人民有不甘受辱、勇敢起來抗禦外侮的光榮傳統。片馬人民在管事勒墨奪扒的帶領下,迅速組織和行動起來,與英國入侵者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有力地打擊了入侵者,勒墨奪扒等抗擊英國入侵片馬的正義行為和他們的英名,將永遠留在怒江人民的光輝史冊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徹底解決中緬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1961年6月4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片馬、崗房、古浪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985年2月,正值怒江各族人民喜迎新春之際,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蒞臨怒江視察工作,並高度評價和讚揚了片馬人民的抗英鬥爭精神。2月16日8時,總書記親筆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同年,劃定了片馬人民抗英鬥爭遺址保護範圍,總保護範圍1005525平方米。中央和省委批准了州委、州政府關於修建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館和紀念碑的報告,並為之撥出了專款。在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在州縣領導的直接指導下,總投資150多萬元的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館和紀念碑,於1986年12月開工建設,1988年12月30日竣工,總建築面積3036.04平方米;1989年6月4日,紀念館開館。館內設有展廳,陳列展品116件,其中文學資料56件,圖片資料34件,文物實物26件;會議室一個(40個座);報告廳一個(247人座),以及辦公室、接待室、休息室、保管室等。紀念館是我州境內對廣大幹部、部隊官兵、民眾及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展示祖國西南邊陲風土人情和自然資源景觀的重要場所。1989年5月,被怒江州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11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10月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館建成19年來,對促進片馬口岸的開放,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帶動邊境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建立邊疆民族地區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陣地,為我縣乃至全州的“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