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鰍科

爬鰍科

鯉形目魚類一科。爬鰍科魚類俗稱「石貼仔」,此科魚類的生活習性必然與石頭緊密相關。石貼仔主要生活在河川中上游的高海拔區,喜歡水流湍急且高溶氧的環境,常見它棲息在急流的岩面上,為了抵抗強勁的水流,不僅身體和頭部前端變得扁平,連腹部也很平坦,而且它的胸鰭和腹鰭擴展成扇形,鰭條下方還有「趾墊」的構造,可以像吸盤一樣牢牢吸附在石頭表面。爬鰍的體色斑紋變化大,也會隨棲息環境而調整身上的色澤明暗。它們主要以石頭上的附著性藻類為食,也會吃有機碎屑和水生昆蟲等無脊椎動物。本科魚類僅分布於印度、中國、台灣、婆羅洲等地,台灣目前有四種。其中,屬於台灣特有種的台灣間爬岩鰍,主要分布在台灣北部和中央山脈以西的中上遊河川溪流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爬鰍科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魚綱
  • :鯉形目
爬鰍科
爬鰍科
Balitoridae
分類:鯉形目
種類:全世界共有27屬110種,台灣現有4屬4種
生態:底棲,卵生,藻食或雜食
台灣共有80餘種純淡水魚,其中有37種,即超過三分之一都是特有種。主要是因為許多不同河系的高山溪流魚類,在河川襲奪或板塊運動後,易受地形或地理阻隔而分化為不同魚種的緣故。像是台灣的四種爬鰍:台灣纓口鰍、台灣間爬岩鰍、台東間爬岩鰍和埔里中華爬岩鰍,均為台灣特有種或固有種,也就是全世界只有台灣才有分布,不見於其他地區,因此它們的保育也就更形重要。除了台灣間爬岩鰍分布在台灣北部和中央山脈以西的中上游外,台東間爬岩鰍只見於本島東部河川,埔里中華爬岩鰍只分布於大甲溪以南的水域,而台灣纓口鰍則分布於濁水溪以北的水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