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燭武)

燭之武

燭武一般指本詞條

燭之武,燭地叫武的人,春秋時期鄭國人。公元前630年,秦、晉合兵圍鄭,燭之武前往秦營之中,向秦穆公陳說利害,終於使得秦穆公放棄了攻打鄭國的打算,並派兵保護鄭國,拯救鄭國於危難之中。

民間對他的評價是:“五論救弱國,妙語退秦師。”

基本介紹

  • 本名:武
  •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地鄭國
  • 主要成就:智勇雙全的愛國義士
  • 官職圉正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人物評價,軼事典故,藝術形象,史書記載,

人物經歷

燭之武,春秋戰國時期鄭國人。聞名於歷史的是因為,公元前630年,秦晉攻鄭,燭之武智退秦師,保護了鄭國。(“之”為介于姓、名之間的語助詞。)
秦晉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燭之武燭之武
晉國聯合秦國圍攻鄭國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聽取了他的話。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沒有能力辦事情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么敢用這件事勞煩您手下的人呢。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既然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裡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國受損而使晉國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希望您能好好考慮‘闕秦以利晉’這件事)!”
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杞子、逄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軍容整齊的軍隊打軍型散亂的軍隊,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這樣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主要成就

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他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並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後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人物評價

燭之武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愛國義士,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說服秦君,他在說秦伯之前,只是鄭國的一個圉正,小小的養馬官,有著懷才不遇的憤怨,但在鄭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隻身去說服秦伯,足見其義、勇。說服秦伯時,他隻字不提鄭國利益,而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分析亡鄭對晉有利,而存鄭對秦有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運用智慧最終化解了鄭國的危難,所以說他是一個有義有勇有智謀的愛國之士,具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正所謂:
危難之時挺身行,
寶刀未老入敵營。
但憑三寸不爛舌,
說退秦師留美名。

軼事典故

燭之武之中,“燭”代表一個地名,“之”作為名字中的字在古現通譯中不必做翻譯,何況其本身也沒什麼意思。“武”為他的名字。如果翻譯的話,直接稱燭之武就可以。例如北京的張三,按照這么講就是‘京之三’,大概就是這樣。

藝術形象

馮夢龍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燭之武的名字被寫作燭武。小說中他是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養馬的長官),相當於《西遊記》里所說的“弼馬溫”。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

史書記載

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