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公

鄭文公(?-前628年),姬姓,鄭氏,名踕,鄭厲公之子,春秋時期鄭國第八位第十任國君,前672年-前628年在位,在位45年。前673年五月,鄭厲公去世,兒子姬踕即位,是為鄭文公。鄭文公在位期間,曾數次搖擺依附於晉、楚兩個大國之間。前628年(鄭文公四十五年),鄭文公去世,其子鄭穆公即位。

基本介紹

  • 本名:姬踕
  • 別稱:鄭文公、公子踕
  •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鄭國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去世時間:前628年
  • 身份:鄭國第8位第10任國君
  • 前任鄭厲公
  • 繼任鄭穆公
  • 在位時間:前672年5月-前628年
  • 諡號:文
人物生平,楚國來伐,首止之會,驅殺諸子,與楚結親,無禮重耳,攻打滑國,收納周王,逼立太子,為政舉措,政治,外交,趣聞軼事,人物評價,史書記載,家庭成員,父祖,弟弟,妻妾,子孫,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楚國來伐

當時,東周王室日益沒落。諸侯國中以齊國最為強大,宋、魯、陳、蔡、衛、鄭、許、邾、曹等國皆服從齊國,稱齊桓公為盟主。
前667年(鄭文公六年),鄭文公與魯莊公、齊桓公、宋桓公陳宣公再次會盟。
但是,雄居長江中游的楚國,自持國大兵強,不尊周王室,也不服從齊國,經常出兵中原,和齊國爭奪諸侯國,欲稱霸中原。
前666年(鄭文公七年),楚成王以鄭國背楚向齊為由,派楚國令尹(相當於執政大臣)公子元為中軍元帥,斗御江、斗梧為先鋒,公孫游、公孫嘉為後衛,發兵車六百乘討伐鄭國,爭奪鄭地。
公子元率領楚國兵馬已經攻破鄭國的梏敉關(今河南鄭城南郊的關口),攻入純門(今河南鄭城外城的南門),將到達逵市(今河南鄭城純門通往內城的大道)。
鄭國的正卿叔詹正確地估計形勢,認為楚國發六百乘兵車伐鄭,傾國內全部兵力,國內必空虛,害怕國內生變,不敢久戰,便大膽地設空城計以待楚師。公子元害怕,不敢攻鄭城,撤兵回楚。
前664年,公子元率兵馬伐鄭不戰而回,楚成王大怒,乘機殺死公子元。
前658年,楚成王派兵伐鄭,斗章俘虜了鄭將聃伯。
前657年,齊桓公聞報楚軍伐鄭,便與宋、江、黃等國會盟於陽穀,謀劃伐楚。
前656年,齊桓公帶領諸侯的軍隊侵蔡,蔡潰,於是伐楚。為此,楚成王派與師言說:“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候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隸。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於陘。夏天,楚成王派屈完如師。師退,駐紮在召陵。

首止之會

前655年(鄭文公十八年),齊桓公得知周惠王有意廢掉太子姬鄭,改立次子姬帶為太子,便與宋、魯、鄭、衛、許、陳、曹七國國君在首止共同拜會太子姬鄭,表示擁戴太子姬鄭,藉此機會向周惠王表明眾諸侯擁戴太子姬鄭,以鞏固姬鄭的太子地位。
周惠王派周公去首止,私自會見鄭文公,說:“我安撫你去跟隨楚國,又讓晉國輔助你,這就可以稍稍安定了。”鄭文公對周惠王的命令感到高興,又對沒有朝見齊國感到懼怕,所以打算逃走回國而不參加盟誓。孔叔阻止,鄭文公不聽。
齊桓公對鄭文公在首止私自逃盟很不滿意,又聽說鄭文公派人私通楚國,大怒,於前654年(鄭文公二十八年)率領齊、魯、宋、陳、衛、曹等國兵馬討伐鄭國,包圍鄭國的新城(今河南新密東南)。
楚成王得知齊國伐鄭,便親自率領兵馬伐許國,包圍許城。齊桓公聽說楚兵伐許,便轉移伐鄭的兵馬去救許,鄭城才得救。
前653年(鄭文公二十九年),齊國人進攻鄭國。孔叔對鄭文公說:“俗語有這樣的話:‘心志假若不堅強,怎么能又怕屈辱?’既然不能強硬,又不能軟弱,因此只有死路一條。國家危險了,請您向齊國屈服以挽救國家。”鄭文公說:“我知道他們是為什麼來的了,姑且稍稍等我一下。”孔叔回答說:“情況危急,早晨到不了晚上,怎么等待君王呢?”夏季,鄭文公殺死申侯以討好齊國,秋季,魯僖公和齊桓公、宋桓公、陳國的世子款、鄭國的世子華在寧母結盟,策划進攻鄭國。冬季,鄭文公派遣使者到齊國請求訂立盟約。
前652年(鄭文公三十年),魯僖公和周王室的使者、齊桓公、宋桓公、衛文公、許僖公、曹共公、鄭世子款在洮地會盟,商談安定王室。鄭文公請求參加盟會,表示順服。

驅殺諸子

前653年(鄭文公二十九年),鄭文公派太子華代前往寧毋。太子華對齊桓公說:“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違背您的命令。您如果除掉他們而和敝國講和,我國作為您的內臣,這對您也沒有什麼不利的。”齊桓公準備答應他時,管仲說:“君王用禮和信會合諸侯,而用邪惡來結束,未免不行吧。兒子和父親不相違背叫做禮,見機行事完成君命叫做信。違背這兩點,沒有比這再大的邪惡了。”齊桓公說:“諸侯進攻鄭國,沒有得勝,現在幸而有機可乘,利用這點,不也行嗎?”管仲回答說:“君王如果用德來安撫,加上教訓,他們不接受,然後率領諸侯討伐鄭國;鄭國挽救危亡還來不及,哪敢不害怕?如果領著他的罪人以兵進攻鄭國,鄭國就有理了,還害怕什麼?而且會合諸侯,這是為了尊崇德行。會合而讓奸邪之人列於國君,怎么能向後代交代?諸侯的會見,他們的德行、刑罰、禮儀、道義,沒有一個國家不加以記載。如果記載了讓邪惡的人居於君位,君王的盟約就要廢棄了。事情做了而不能見於記載,這就不是崇高的道德。君王還是同意為好!鄭國一定會接受盟約的。子華既然做了太子,而要求憑藉大國來削弱他的國家,也一定不能免於禍患。鄭國有叔詹、堵叔、師叔三個賢明的人執政,還不能去鑽它的空子。”齊桓公於是向子華辭謝。子華因此得罪了鄭國。鄭文公得知後大怒,之後把兒子全部趕出鄭國。

與楚結親

公元前643年(鄭文公三十年),齊桓公去世。不久,齊桓公的幾個兒子爭奪君位,相互攻打殘殺,齊國大亂,政局不穩,國力日落,諸侯紛紛叛離。這時,鄭文公見齊國沒落,便開始朝於楚國。
公元前639年(鄭文公三十四年),楚成王和宋襄公在孟邑(今河南睢縣西北)與諸侯會盟。
前638年(鄭文公三十五年)夏季,宋襄公進攻鄭國,楚人進攻宋國以救援鄭國,宋軍被打得大敗,宋襄公大腿後受箭傷,跟隨宋襄公的卿大夫子弟任護衛的被殲滅。十一月初八日早晨,鄭文公夫人羋氏、姜氏在柯澤慰勞楚成王。楚成王派師縉把俘虜和被殺死的敵人的左耳給他們看。君子說:“這是不合於禮的。女人送迎不出房門,和兄弟相見不出門檻,打仗時不接近女人的用具。”初九日,楚成王進入鄭國接受享禮,主人敬酒九次,庭院裡陳列的禮品有一百件,另外再加籩豆禮品六件。宴請完畢,夜裡出來,文羋送他到軍營里。楚成王帶了鄭國的兩個侍妾回去。

無禮重耳

公元前637年(鄭文公三十六年),晉國的公子重耳逃亡時路過鄭國,至鄭城。鄭文公得知公子重耳將要到鄭城,召集群臣商議,說:“晉國公子重耳叛父君而逃亡國外,不忠不孝,到什麼地方都不受人歡迎,屢遭飢餓。此不忠不孝的人,我們不必以禮相待!”正卿叔詹勸鄭文公說:“晉國公子重耳有‘三助',是天佑的人,將來必得國為君,不可怠慢!”鄭文公不信,問有何“三助”。叔詹回答說:“公子重耳是狐氏女所生,狐與姬是同宗,同宗為婚,出類不凡,必成大材。此一助。自從重耳流亡國外十八年,國內一直不安,無人能管理,是天意等待賢人回國為君。此二助。跟從公子重耳的趙衰、狐偃、介子推等人,皆為當代的英雄豪傑。重耳得而用之,必成大業。此三助。公子重耳有此‘三助',將來必得國為君。主公應以禮相待才是。”鄭文公不聽叔詹的勸言,說:“重耳已在外流亡十八年,將近六十歲了,有何做為!”叔詹見主公將無禮重耳,又說:“主公若不禮公子重耳,請將他殺了,以免留下後患。”鄭文公一聽大笑,說:“大夫所言是何道理,一會兒讓寡人以禮相待他,一會兒又讓寡人殺了他。以禮相待有什麼好處?殺了他又是因為有什麼仇怨!”當即下令,讓門吏緊閉城門,不準公子重耳入鄭城。晉公子重耳等人聽說鄭國不讓他們進入鄭城,怒而改道往楚國去了。
公元前636年(鄭文公三十七年)春天,重耳回到了晉國,並繼承晉國國君之位,是為晉文公

攻打滑國

公元前636年(鄭文公三十七年)秋天,鄭文公派兵攻打滑國,鄭軍進入滑國的時候,滑人聽從命令。軍隊回去,滑國又親附衛國。鄭國的公子士、洩堵俞彌帶兵進攻滑國。周襄王派伯服、游孫伯到鄭國請求不要進攻滑國。鄭文公怨恨周惠王回到成周而不給厲公飲酒禮器杯子,又怨恨周襄王偏袒衛、滑兩國,所以不聽周襄王的命令而逮捕了伯服和游孫伯。周襄王發怒,準備領著翟人進攻鄭國。富辰勸諫說:“不行。下臣聽說,最高的人用德行來安撫百姓,其次的親近親屬,由近到遠。從前周公嘆息管叔、蔡叔不得善終,所以把土地分封給親戚作為周朝的屏障。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各國,是文王的兒子。邢、晉、應、韓各國,是武王的兒子。凡、蔣、邢、茅、胙、祭各國,是周公的後代。召穆公憂慮周德衰微,所以集合了宗族在成周而做詩,說:‘小葉楊的花兒,花朵是那樣漂亮艷麗,現在的人們,總不能親近得像兄弟。’詩的第四章說:‘兄弟們在牆裡爭吵,一到牆外就共同對敵。’像這樣,那么兄弟之間雖然有小不和睦,也不能廢棄好親屬。現在您不忍耐小怨而丟棄鄭國這門親屬,又能把它怎么辦?酬答勳勞,親近親屬,接近近臣,尊敬賢人,這是德行中的大德。靠攏耳背的人,跟從昏暗的人,贊成固陋的人,使用奸詐的人,這是邪惡中的大惡,拋棄德行,崇尚邪惡,這是禍患中的大禍。鄭國有過輔助平王、惠王的勳勞,又有厲王、宣王的親屬關係,鄭國國君捨棄寵臣而任用三個好人,在姬姓諸姓中屬於近親,四種德行都具備了。耳朵不能聽到五聲的唱和是耳聾,眼睛不能辨別五色的文飾是昏暗,心裡不學德義的準則是頑固,嘴裡不說忠信的話是奸詐。狄人效法這些,四種邪惡都具備了。周室具有美德的時候,尚且說‘總不能親近得像兄弟’,所以分封建制。當它籠絡天下的時候,尚且害怕有外界的侵犯;抵禦外界侵犯的措施,沒有比親近親屬再好的了,所以用親屬作為周室的屏障。召穆公也是這樣說的。現在周室的德行已經衰敗,而這時又改變周公、召公的措施以跟從各種邪惡,恐怕不可以吧!百姓沒有忘記禍亂,君王又把它挑起來,怎么來對待文王、武王呢?”周襄王不聽,派遣頹叔、桃子出動狄軍。夏季,翟軍進攻鄭國,占領了櫟地。

收納周王

當初,甘昭公受到惠後的寵愛,惠後打算立他為嗣君,沒有來得及惠後就死去了。昭公逃亡到齊國,周天子讓他回來,他又和隗氏私通。周天子廢了隗氏。
前636年,頹叔、桃子說:“狄人這樣,是我們指使的,狄人可能會怨恨我們。”就奉戴大叔攻打周天子,周王的侍衛人員準備抵禦,周王說:“如果殺死太叔,先王后將會說我什麼?寧可讓諸侯來商量一下。”周王於是就離開成周,到達坎欿,都城裡的人又把周王接回都城。秋季,頹叔、桃子奉事太叔領了狄人的軍隊進攻成周,把周軍打得大敗,俘虜了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周襄王離開成周去鄭國,住在汜地。太叔和隗氏住在溫地。鄭文公和孔將鉏、石甲父、侯宣多到汜地問候天子的官員和檢查供應天子的用品,然後聽取關於鄭國的政事,這是合於禮的。之後,晉文公護送回到成周。
公元前632年(鄭文公四十一年),鄭國幫助楚國攻擊晉國。因為晉文公經過鄭國時鄭國沒以禮相待,所以鄭國背叛晉國幫助楚國。
公元前631年(鄭文公四十二年)十月,晉文公齊昭公宋成公魯僖公、蔡莊公、秦穆公、鄭文公、陳共公以及邾、莒的國君會盟於溫,皆到河陽朝拜了周襄王。

逼立太子

公元前630年(鄭文公四十三年),晉文公因鄭國幫助楚國討伐晉國,以及晉文公經過鄭國時鄭文公對他的無禮,便與秦國國君秦穆公一起圍攻鄭國。
當初,鄭文公有三個夫人,有五個寵愛的兒子,都因罪早死。鄭文公發怒,把眾公子全都趕出鄭國。公子蘭逃到晉國,隨隨晉文公圍攻鄭國。公子蘭服侍晉文公很小心謹慎,晉文公寵愛他,公子蘭於是在晉國暗中活動,爭取回鄭國作太子。晉國這時想抓住叔詹把他殺掉,鄭文公於心不忍,不敢對叔詹說。叔詹得知後,對鄭文公說:“我曾經對您說過,您不聽我的,晉文公終於成為鄭國禍患。然而晉國圍攻鄭國的原因,是為了我,我死而能赦免鄭國,是我的心愿。”於是自殺。鄭國人將叔詹的屍體交給晉國。晉文公說:“一定要見到鄭國國君,侮辱他一番才離開。”鄭國人擔憂這件事,於是派人暗中對秦國說:“攻破鄭國增強了晉國,是對秦國不利的事。”於是秦軍撤兵。
晉文公想將公子蘭送回鄭國立為太子,將此事告訴鄭國。鄭國大夫石癸說:“我聽說姞姓是后稷的元妃,她的後代應當有興起的。公子蘭的母親是姞姓的後代。再說夫人的兒子全都死了,剩下的庶子沒有比公子蘭更賢德的。今圍攻緊急,晉國為公子蘭請求,沒有比這更大的好處。”鄭文公於是答允晉國,與晉國結盟,而終於立公子蘭為太子,晉軍才罷兵離去。
公元前628年(鄭文公四十五年),鄭文公去世,公子蘭即位,是為鄭穆公

為政舉措

政治

鄭文公繼位後,任叔詹為正卿,執掌國政;任用堵叔、師叔為大夫。叔詹、堵叔、師叔被合稱為鄭國“三良”。

外交

當時,東周王室日益沒落,諸侯國中以齊國最強,鄭國與宋、魯、陳、蔡、衛、、許、邾、曹等國皆服從於齊國,推齊桓公為盟主。公元前667年,鄭文公與魯、齊、宋、陳等國再次會盟。

趣聞軼事

鄭文公有個妾是南燕國女,姞姓,故稱燕姞。公元前649年(鄭文公二十四年),燕姞夢見天神給她一支蘭草,並對她說:“我是伯鯈(伯鯈是南燕國始祖)。我是你的祖先,把蘭草作為你的兒子,蘭草是國中最香的草。”燕姞把夢講給鄭文公聽,鄭文公便與她同房,又給她一支蘭草作為憑證,於同年生下兒子,取名為蘭,即後來的鄭穆公

人物評價

鄭文公是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國君中在位時間較長的一位,執掌鄭國政權四十五年(公元前673年―前628年)。鄭文公在位時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失去鄭莊公時代地區小霸的威風,充其量只能算是個二流諸侯,因此鄭國常受到像楚、晉這樣強國的欺凌。好在鄭文公一是能忍,並善於察言觀色;二是常常出席大國主持的盟會,尋求“保護傘”,鄭國也因此躲過了一次次滅國危機。

史書記載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

家庭成員

父祖

祖父:姬寤生,鄭莊公
父親:姬突,鄭厲公

弟弟

叔詹,公元前530年自殺。

妻妾

陳媯,鄭文公嫡夫人,生太子華、公子臧。
燕姞南燕國之女,姞姓,故稱燕姞。
羋氏,楚成王之妹,生伯羋、叔羋。

子孫

  • 兒子
姬華,即太子華,鄭穆公兄,被鄭文公所殺。
姬臧,即公子臧,鄭穆公兄,被鄭文公所殺。
姬蘭,鄭穆公,與燕姞所生。
  • 女兒
伯羋,羋氏長女。
叔羋,羋氏次女。
  • 孫子
姬夷,鄭靈公
姬堅,鄭襄公,鄭靈公弟(一說鄭靈公兄)。
姬去疾,字子良,即公子去疾,鄭襄公弟。
姬喜,字子罕,即公子喜,鄭襄公弟。
姬騑,公子騑,字子駟,鄭襄公弟。
姬發,公子發,字子國,鄭襄公弟。
姬嘉,公子嘉,字子孔,鄭襄公弟。
姬偃,公子偃,字子游,鄭襄公弟。
姬舒,公子舒,字子印,鄭襄公弟。
姬平,字子豐,鄭襄公弟。
姬姓,字子羽,鄭襄公弟。
姬姓,字子然,鄭襄公弟。
姬志,字子孔,又稱公子志、士子孔,鄭襄公弟。

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閆懷禮 飾演 鄭文公
《東周列國·春秋篇》中的鄭文公《東周列國·春秋篇》中的鄭文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