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龍

燒龍

燒龍是廣東省揭陽市喬林鄉的一項歷史頗為久遠的民俗活動,現已沿革為揭陽最隆重的一種民間藝術活動。按其傳統習俗,每年農曆正月初二起,開始游龍迎春,至初十晚燒龍。彩龍身上裝滿煙火,由一群青壯男子托舉,點火燒龍時,伴隨鑼鼓聲,爆竹聲,彩龍騰躍飛舞,口吐火球,身噴煙火,五彩奪目,極為壯觀。另外,燒龍時天氣尚寒,而舞龍者僅身著短褲,身塗植物油(火星掉在身上易滑落),煙火映照之下,全身紅光發亮,成燒龍時又一奇景。 相傳燒龍活動是祈禱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燒龍
  • 地點:廣東省揭陽市喬林鄉
  • 目的:祈禱風調雨順
  • 起源時間:明末清初
喬林鄉燒龍,歷史由來,概述,由來,習俗誕生,燒龍細節,喬林簡介,

喬林鄉燒龍

喬林鄉所游、舞、燒的龍,由最早的十多米長發展到現在的三十多米長,燒龍經費也達到十幾萬甚至數十萬。現在喬林燒龍的場面要比過去壯觀得多,燒龍時在鄉中廣場設了三個燒龍場,燒龍場中央安放著各式各樣煙花,四周掛著一串串鞭炮。當三聲巨炮響後,燒龍場內各式各樣煙花大顯英姿———夜空,頓時變成一個花園。整個燒龍場籠罩在一片光怪離奇、五顏十色的幻境之中。接著,由鑼鼓隊和弦樂隊伴送來各色各樣填滿火藥、煙花的龍,在繞場三周后,點燃龍上各式火藥、煙花,由八名壯漢舉龍在場內飛舞。這時,龍珠在前面引路,彩龍口吐火星、火珠,龍眼射出青色光束,龍身四處頻頻直冒火星,龍尾橫噴五光十色的火花,響聲如雷、煙霧燎繞、火光閃閃……遠遠望去酷似真龍在騰雲駕霧!每年一次,每次燒四條龍,四條鳳,八條魚。

歷史由來

概述

廣東揭陽喬林鄉,很久以前就有燒龍的民俗活動。新編《揭陽縣誌》載:“燒龍始於明代的古喬(即今喬林鄉)”;《廣東揭陽縣磐東區志篇》又這樣記述:“喬林的游龍、
舞龍、燒龍的民俗活動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是潮汕地區獨特的民眾性民俗活動。”

由來

相傳明末清初,政治腐敗,盜賊四起。有一年賊寇對喬林鄉大舉進犯。駐守喬林鄉的官兵一面派人向縣衙告急,一面部署防守和退敵之策。
這伙強盜為首的叫劉國華,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他糾集了數百人,進犯喬林鄉。喬林鄉軍民雖奮力抵禦,但漸漸力不能支,在這危急之際,從寨門口右邊哨棚上傳來一個孩子的聲音:“大膽劉國華,還不快快退走,若不退走,你性命難保!”劉國華見是一個小孩,不以為然地說:“小小年紀,不知死活,等會兒我衝進寨去,把你五馬分屍!”小龍氣得眉頭一挺,張弓搭上火箭,大聲說:“看我燒掉你的黃龍戰旗!”劉國華手下有一認得小龍的,上前小聲對他說:“他就是遠近有名的神箭手林小龍。”劉國華吩咐手下把黃龍旗左右搖擺,心想這樣林小龍就難以射中。但只聽見“呼———”的一聲,火箭不偏不斜地射在劉國華那黃龍戰旗的旗桿上,燒去黃龍旗的一大片。劉國華一見大驚失色,正巧這時有人急報“縣衙派遣的援兵已到”,劉國華這時已無心攻寨,慌忙下令退兵逃命。

習俗誕生

自此“林小龍一箭退賊兵”的傳說就傳開了。不久,適逢元宵佳節來臨,鄉人認為:當天林小龍一箭燒去賊寇的黃龍旗,使賊寇大敗而逃,使喬林寨獲得平安,這是個好兆頭。逐一致公議用“燒龍”的方式來慶祝地方昇平、祈求來年五穀豐收。於是“燒龍”這一民俗活動就一直流傳下來。他們把游龍、舞龍、燒龍看成是勝利的象徵、勤勞勇敢的象徵、興旺發達的象徵。

燒龍細節

喬林鄉的神龍迎春活動,歷史悠久。據資料記載,明代,他們就已有舞龍、燒龍的習俗。每年,從正月初一開始,到初十日,舞龍活動分幾個階段。初一日舞龍拜年:拜年時,由“龍珠”引路,青年壯漢高擎布龍,後面配以鑼鼓八音,笙歌弦樂。一路上,擎龍者左右騰躍蟠旋,來回擺動環繞,每到一處,喜炮轟鳴,長老迎接,大吉待客。
安插煙花安插煙花
正月初四夜間游龍燈,用粗竹篾紮成骨架,能靈活轉動的彩龍。各節點上燈燭,龍身通體透明,色彩鮮艷奪目。游龍在前面遊動,龍後鑼鼓、弦樂隊伴奏,穿街過巷,樂曲悠揚。路上,爆竹噼啪,鑼鼓鏗鏘,鎖吶聲喧,笛音悅耳。每當停下來時,便奏賀春樂曲,誠心的婦女就到龍前上香,恭請龍頭燭回家添丁發財。這晚,好幾條龍燈游遍全鄉,場面壯觀,到處喜氣洋洋。
正月初十日:經過煙花專家“武裝”後的彩龍,顯得氣宇軒昂,英姿風發,充滿生機。二十多位體格魁梧強壯青年的舞龍隊,很早就把巨龍抬到曠埕上。按傳統習俗,擎龍的壯漢,當晚須齋戒沐浴,以視崇敬。擎龍者還須赤膊上陣,只穿短褲,頭戴無葉小竹笠。短褲和小竹笠也必須經過長時間浸透了水,這樣,才不易引燃煙火。龍頭還配一名既強壯又有經驗者,手執三股鋼叉托住龍頸。於燒龍時助龍頭活動。
夜幕降臨,燒龍埕(燒龍廣場)四周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艷裝麗服,肅靜屏氣。忽聽一陣禮炮響起,燒龍開始了!
穿長衫的鄉中長老點燃火線,每節龍身一人,同時點火。煙火噴發了。彩龍徐徐繞場三周,場邊鞭炮齊鳴鼓勁助威。健兒們高擎神龍,在龍珠的招引下,繞場旋轉奔跑。邊跑邊摸擬游龍騰躍的動作。人越跑越快,煙火越燒越旺。彩龍口吐五光十色的金珠,龍身四周噴射出五彩繽紛、光芒萬丈的星火;龍尾一擺,只見“火箭”沖天,“明墜”閃爍,“火斗”旋轉騰飛盤旋。場面火樹銀花,光怪陸離,美不勝收。
湘西“燒龍”
湘西燒龍是湘西苗族為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傳統祭祀活動之一,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夜色中,在燒龍司儀的指令下,燒龍人為龍頭繫上紅布,寓意將祝福心愿傳達給先祖,硃砂筆在龍睛上輕輕一點,舞龍漢子們大吼一聲“起”,4條長龍便仿佛有了生命、靈性,迫不及待地躍入了沸騰的人群中間。
受到舞龍人情緒的感染,鋼花陸續點燃,鋼火師將長竹夾舉過頭頂,對著龍身猛烈噴灼。夜空里,橘紅色的鋼花沖瀉而出,火花越烈,舞龍人越歡,全然不顧火星打在身上。“湘西人的本色就是不懼傷痛,勇往直前!”借著微醺,舞龍人張慶將手中的長龍更是耍得風生水起,煙燻火燎之下的他滿臉烏黑。
夜色愈濃,只見火焰狂瀉,鋼花飛濺,爆炸聲此起彼伏。臨近尾聲,廣場上的音樂噴泉噴射出流光溢彩的水幕,與祥龍遙相呼應,龍光普照,熠熠生輝。此時,空氣中全是火藥味,舞龍人將早就燒得只剩篾條的長龍玩得飛起。

喬林簡介

喬林鄉地處揭陽城西門外,始於明代磐溪都之古喬,即今東山區磐東鎮之喬西,喬東,喬南,史為望族。該鄉素以地饒物阜,多殷實人家而聞名。向來家蓄圖籍,人習禮儀,民風淳美。在文化的薰陶下,鄉人多厲志進取,外出拓展謀求富裕發達。近年,國祚昌盛,民生熙樂,尤以正月神龍年迎春而聲名遠播,一年更比一年盛況空前,是揭陽春節民間文化娛樂活動的一道壯麗景觀。
燒龍現場燒龍現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