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盛肢厥

熱盛肢厥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溫熱病的初期常表現為肺衛症狀,屬手太陰肺經。具傳變有二, 順傳則發展為熱盛肢厥,逆傳則出現心包證。熱盛肢厥主要是指溫邪侵犯肺經及逆傳心包的證候,也包括頭面、胸脅等的病證。

症狀,病因,特點,治法,

症狀

高熱抽搐,神識昏迷,灼熱肢厥,角弓反張,頸項強直,兩目上翻,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脈弦數。

病因

熱盛肢厥
熱盛肢厥熱盛肢厥
溫熱之邪侵襲肺衛,衛氣被遏,奮起抗邪,則發熱;微惡風寒,肺合皮毛主表,肺氣失宣,開合失司,則無汗或少汗;溫熱之邪傷津則口微渴;溫熱之邪犯肺,肺失宣肅則咳嗽;咽為肺之門戶,溫熱之邪侵襲則咽紅腫痛;溫熱之邪侵襲體表,故苔白,舌邊尖紅,脈浮數。溫熱之邪道傳心包,心神被擾,則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心開竅於舌,心神被擾則舌蹇;熱盛於內,陽氣鬱遏,不達四肢則肢厥;熱盛波及營分,則舌紅或降。

特點

一是邪熱內盛,而致壯熱不惡寒,脈洪大或滑大或滑數。二是熱迫外越而有熱汗自出。三是熱傷津液,於是煩渴引飲。四是熱郁不達,而現陽明熱甚,並發脈滑肢厥的真熱假寒證。五是二陽合病,側重於陽明熱勢充斥,津液耗傷,表現為陽明熱證為主,伴見腹滿、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自汗出等,均為陽明熱盛所見,與陽明里實猶有不同。

治法

熱盛肢厥
熱盛肢厥熱盛肢厥
方中石膏為君,取其辛甘大寒,辛能透熱,寒能勝熱,故能外解肌膚之熱,內能清肺胃之火,甘寒相合,又能除煩生津以止渴,可謂一舉三得。如張錫純認為石膏:“寒涼之力遠遜於、龍膽草、知母、黃柏等藥,而其退熱之功效則遠過於諸藥……諸葛亮藥之退熱,以寒勝熱也,而石膏之退熱,逐熱外出也。是以將石膏煎服之後,能使內蘊之熱息息自毛孔透出”(《醫學衷中參西錄》)。配知母苦寒以清熱瀉火,質潤以滋陰為臣;用甘草、粳米護胃和中為佐,庶乎大寒之品,無傷脾胃之虞;甘草調和諸藥,兼作使藥。諸藥配伍,共成清熱生津,止渴除煩之劑,使其熱清煩除,津生渴止,由邪熱內盛所致之主證自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