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tropical upper-tropospherictrouth)是暖季形成於北太平洋中部和北大西洋中部熱帶地區對流層上部的低壓槽,又稱大洋中部槽,英文簡稱為TUTT。熱帶對流層上部槽的結構、發生髮展機制及其對天氣的影響,尚在深入研究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 外文名:tropical upper-tropospherictrouth
  • 簡稱:TUTT
  • 別稱:大洋中部槽
  • 形成地區: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中部熱帶地區
  • 屬於:氣候概念
基本介紹,研究內容,

基本介紹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tropical upper-troposphrictrough;TUTT)出自氣候概念,在對流層上部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環流和南亞高壓環流之間,一般總存在一個相對的低壓槽區(TUTT),就其範圍和強度而言,都不及東、西兩側的高壓環流,因此它並不太引人注意。七十年代以來,國內外一些研究發現,TUTT的活動同颱風的發展有一定的關係,認為TUTT的激發是熱帶擾動發展或颱風的重要機制之一。
位於熱帶高空的槽線,它可以是由中緯度西風槽振幅延長而伸展到熱帶而成,也可以是高層反氣旋南側之高空東風倒槽,TUTT會帶來強垂直切變而影響熱帶氣旋(TC)的發展,也有情況是因為帶來良好的高空散度而助長TC發展。發展伸向低層,誘生TC,也有人認為由於能量頻散產生強高空散度,有利於低層渦旋發展。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多活動於大洋中部北緯5-10°間300hPa等壓面以上的高度,而在200hPa等壓面上最為明顯。它們由大洋東部向西南延伸,貫穿整個大洋中部,是暖季大氣環流重要系統之一。據統計,西太平洋熱帶對流層上部槽的強弱與低空熱帶輻合帶的強弱以及颱風形成的數量有密切的關係。
熱帶氣旋(TC)的生成和發展問題是熱帶氣旋研究領域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也是業務預報的難點。在熱帶氣旋發生階段,常伴有擾動的發展,環流中心逐漸由雲團之外進入雲團內部.這種環流中心與雲團的相對位置關係和對流層上部的環境流場密切相關。發展擾動的環流中心總是位於高空輻散氣流的上風方向一側,在構成這種有利的高空輻散氣流的過程中,向西延伸的200mm大洋中部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擾動雲團不一定只位於TUTT的某一確定部位才發展,關鍵在於TUTT與四周天氣系統的配置,只要滿足擾動雲團的上空時輻散氣流,環流中心位於輻散的高空氣流上風方向一側,就有利於擾動發展。

研究內容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飛機觀測的資料增多和氣象衛星的套用,人們在熱帶海洋上發現了許多過去未知的天氣系統,熱帶對流層上部槽就是其中的一個。它是首先在北太平洋中部的高空發現的,以後在大西洋中部也發現有類似現象,故統稱為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或大洋中部槽。
夏季在熱帶高空 200百帕等壓面上,存在著低壓槽和高壓脊的複合體,脊線呈螺旋狀,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出現雙重脊線;兩脊之間即為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槽中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好。槽的北側為東風氣流,經常出現捲雲;槽的南側或東南側為西風氣流,可出現對流雲系,一般並不深厚;槽內冷性渦旋中心也常為晴空區,渦旋東南側可出現深厚的對流雲系。在低空條件合適時,對流雲發展旺盛,由水汽凝結釋放的潛熱,使對流層中上部增暖,冷性渦旋趨於破壞,這時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減弱。有時,熱帶對流層上部槽內的冷性渦旋加強,向下伸展至低空的東北氣流中,誘使東風氣流發生波動,甚至產生弱的氣旋性渦旋,極個別的可發展為颱風。熱帶對流層上部槽的強弱同低空熱帶輻合帶的強弱或颱風發生的數量有密切的關係。
據統計,西太平洋熱帶輻合帶強和颱風發生較多的年份,大多是熱帶對流層上部槽較弱的年份,反之亦然。熱帶對流層上部槽中的冷渦生成後,一般可存在4~7天,以十分緩慢的速度西移,但低空東風氣流中的氣旋性擾動西移較快。當低空氣旋性擾動移到高空冷渦東側時,低空系統常被激發加強,當低空氣旋性擾動移到冷渦中部或西部時,激發作用隨即消失。北太平洋熱帶對流層上部槽的變化很大,在不太活躍時期,槽中一般沒有閉合的氣旋式渦旋;在活躍時期,它可從亞洲大陸高空的高壓脊以南向西延伸,直到南海上空,並在槽內形成一串冷性氣旋式渦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